摩托车是机动车吗应该走哪条路,电动摩托车是机动车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凤洁

摩托车是机动车吗应该走哪条路,电动摩托车是机动车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凤洁来为大家解答摩托车是机动车吗应该走哪条路,电动摩托车是机动车吗这个热门资讯。摩托车是机动车吗应该走哪条路,电动摩托车是机动车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摩托车是机动车吗能走机动车道吗

视频加载中...

在《交通法》中,对电动助力车有明确规定,属于非机动车;但是对于燃油助力车却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的标准,燃油助力车应是轻便摩托车。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中对“轻便摩托车”的界定为:“无论采取何种驱动方式,最大车速不大于50公里/小时,若使用内燃机,其排气量不大于50毫升的两轮或三轮车辆。”按此规定,许多燃油助力车时速超出50公里,因此这种车不能界定为轻便摩托车,确实属于机动车的范畴,既然属于机动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驾驶人应该到交管部门办理上户、上牌手续,驾驶者办理驾驶执照,并在助力车机动车道上行驶,违反规定也应按机动车助力车进行处罚。

道路交通标示中关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如下:(标示中以小汽车的图样来代表所有机动车,并非专指小汽车)

两轮摩托车是机动车吗

来源: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

近日,徐汇分局华泾派出所民警在老沪闵路设卡整治查酒驾的过程中,查获一名酒驾司机徐某。当时,徐某正驾驶摩托车路经过此地,后被民警拦下,做酒精呼气测试,测试结果为45mg/100ml,属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当民警询问你是否喝过酒时,徐某非常斩钉截铁地回答,喝过。徐某最终被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记满12分。

燃油摩托车是机动车吗

出行几乎是每个人的需求,而现在的人们出行方式主要是依赖于代步工具,20年前依赖于自行车,如今选择更多了,有了更舒适、快速的汽车,也有经济实惠的电动车,让我们的出行效率变得更高效。

但每一种交通工具,如果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就会带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汽车的数量过多,显而易见的是带来了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而电动车的数量过多,没有带来拥堵,但却带来了较高的事故问题。

拥堵问题只是影响通行效率,没有那么棘手,但事故问题却带来了人身伤亡的后果,解决电动车的安全性,已经成为当下交管部门十分重视的,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电动车在近2年频繁迎来了相关规定,其中,把电动车身份再定义,成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

电动车一直都被认知为非机动车,应该享受非机动车的“权利”,行驶的道路也是非机动车道,但作为非机动车,其实是没有持有驾驶证、购买保险的要求,但随着现在的电动车产品的丰富,越来越多时速快、动力强的电动车问世,而时速快、动力强的车型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要提高门槛。

在2019年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就明确把电动车身份“再定义”,对它的非机动车身份进行了重新明确,让电动车主了解,电动车其实并不只有非机动车,它包括了:“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三类,后两者属于电动摩托车,而电动摩托车也是摩托车,所以同属于机动车

这意味着,只要购买时速超过25公里/小时的电动车,就属于机动车,需要持有驾驶证、每年缴纳保险费,但问题就来了,当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后,屡屡看到一些网友表示: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为啥不能在机动车道行驶,甚至一些车主认为这样并不“公平”,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小行家用3大理由告诉你,电动摩托车也是摩托车,为什么却不能在机动车道行驶?

理由一:时速相差大

机动车道都是一些机动车,常见的有汽车、公交车、出租车,这些车辆的时速快、动力强,而电动摩托车,只要超过25公里/小时都属于机动车,如果车辆最高时速只有30公里/小时,行驶在机动车,而其他车辆在不限速的情况下一般都能保持在时速60公里或80公里,明显的时速差距,不仅影响了通行效率,还会导致因为后者想超车带来的追尾、剐蹭等事故。

而燃油摩托车则不一样,它无论是在起步的动力,时速基本都能赶上小汽车,摩托车的时速在80公里/小时都是很正常的一个时速,所以,在同时速的道路行驶,对道路的通行效率不会有太大影响,也能尽量避免因为被超车带来的一些事故。

理由二:容易存在视觉盲区

电动车是出了名的小巧轻便的交通工具,这样的特点让它在拥堵的道路环境下占了很大的优势,但如果在机动车道路行驶,却要“吃大亏”,机动车道行驶的车辆基本上都是庞然大物,即便是电动摩托车在他们面前,也都是“弱不禁风”的小交通工具,很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夜晚行车,更容易因为存在的视觉盲区,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其实摩托车也因为体积小的特点,被一些机动车主认为不应该行驶在机动车道,所以,交通法第35条就明确规定:摩托车在机动车道行驶,必须走最右边车道。但即便是摩托车也存在体积小的特点,但摩托车因为在发动的时候会有“轰鸣声”,这比“无声”的电动车,其实还是多了一道安全防线。

理由三:电动摩托车数量太多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两轮电动车数量在3.8亿辆左右,而时速超过25公里/小时的电动车有2亿辆左右,而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仅有2.7亿辆左右,可见道路上的电动摩托车数量占比并不低,这也是一到上下班高峰期,无论大小城市,非机动车道几乎都被电动车“塞满”的原因,而如果一旦时速超过25公里/小时的电动车可以在机动车道行驶,那么,原本就拥堵的机动车道,通行效率会更低。

虽然我国也有9000万的摩托车,但别忘了我国的主流城市都是有“禁摩”措施,能够行驶在城市道路的摩托车数量并不多,尤其是一些道路拥堵的大城市,基本上很难见到摩托车的身影,所以,摩托车在机动车道行驶,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而电动摩托车则不同。

探讨:电动摩托车只能走非机动车“公平”吗?

最后,小行家在和大家探讨一下电动摩托车只能走非机动车“公平”吗?一直都有人认为,电动摩托车既然属于机动车,就应该行驶在机动车道上,这样更能体现“公平”,但小行家认为,看待问题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如果是从纯粹的“路权”来理解的话,电动摩托车确实应该拥有在机动车道行驶的权利,但如果换了一个角度,电动摩托车就没有在非机动车道行驶的权利,这样看,只是把机动车道的权利和非机动车道的权利做了一个互换,对于车主来说,我认为是公平的

而且,之所以不少地方不允许电动摩托车在机动车道行驶,出发点还是结合上面的3大理由,是为了保障广大电动车主的安全,毕竟电动车和汽车发生事故,很明显电动车会是事故中的“弱者”,这样看似“不公平”的规定,其实是为了保障车主自身的安全,我们应该要理解,也不是带有抵触情绪单纯的认为,伤害到了自己的机动车“路权”。

那么,对于电动摩托车应不应该在机动车道行驶,您怎么看?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关注电动车小行家,每天分享电动车相关资讯和观点。

黄牌摩托车是机动车吗

电动车如何被认定为机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上述规定,涉案车辆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影响到民事赔偿责任,并关系到行为人是否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

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的法律规定,我们知道对于不同的车辆属性,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事故责任认定存在区别。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些区别,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共同来认识一下电动两轮车的分类依据。

交通法相关规定

(一)机动车、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定义

1、机动车、非机动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

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2.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规定,电动自行车的车速不应高于20km/h。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重量)应不大于40kg。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摩托车是机动车吗应该走哪条路,电动摩托车是机动车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