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意见是什么意思,代理意见和答辩状的区别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黄月文

代理意见是什么意思,代理意见和答辩状的区别

大家好,由投稿人黄月文来为大家解答代理意见是什么意思,代理意见和答辩状的区别这个热门资讯。代理意见是什么意思,代理意见和答辩状的区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代理意见书格式范文

本期主题:代理意见。

杨亮律师。

上个视频给大家介绍了代理意见非常重要,一份好的代理意见可能会被法官直接采纳而取得胜诉的成果。那么好的代理意见应该怎么写?这期我就重点给大家说说。根据杨律师多年的诉讼经验,我就做一个抛砖引玉,不对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正。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四方面注意事项。

·其一,在意见书中描述方面务必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你虽然是当事人一方的律师,但你不要让法官感觉到你只是不顾吃相,不管什么情况都在给自己找理由,而是要让法官感觉你能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事实和证据,再帮助法官还原事实,这样法官更容易采现你的意见的内容。

·其二,思想上你要跳出原被告的思维,从法官的思维角度去写。也就是说假如你是法官,你会怎么想、怎么看、怎么看?你要带着一种全局的观念去写意见书,这样法官就会看得特别舒服。有一个标准可以参考,那就是照着判决书说理部分的格式和层次去写,你写得好自然就会被法官引入到判决书中,那你的官司还能不赢吗?

·其三,内容上要紧紧围绕案件的争议焦点。任何一个纠纷案件都会有核心的争议焦点,有时候还不止一个。你要结合双方主张的事实证据材料、庭审答辩,总结出你这个案件所涉及的争议焦点,然后把争议焦点明确列出一个一二三来,最后详加分析,这又叫做打蛇打七寸。抓到一个关键点,逻辑性要非常清晰,这也是法官喜欢看到的代理意见。

·其四,严谨度上要尽量有理有据,使用法言法语。代理意见的目的就是引导法官做出有利于己方的判决,最好是直接采纳代理意见的内容。所以你的代理意见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撑,语言上不要用大白话,尽量使用标准的法言法语进行陈述。

总之提交一份质量上乘的代理意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代理意见怎么写


律师提交代理词的目的是什么?


毋庸置疑,是希望法官能够采纳律师的代理意见。但采纳的基本前提是,法官能看到,且愿意看下去,如果法官根本不看,又谈何接受进而采纳呢?


实践中,代理词相较于起诉状和答辩状,在写作形式上更灵活,更能发挥律师的个性,也更能体现律师的专业素养。我们总结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把如何写好一份代理词的要领归纳为“五要”“五不要”,只需能做到,你就成功了一半!


第一,视觉美观。是指行文格式和排版要规范美观,这里更多的是形式要求,字体、字号、字间距、行间距、标点符号的应用等,要统一、规范,不要让法官见到就反感。


据说人与人之间第一印象只有0.38秒,55%外在形象,38%行为举止,语言只占7%,没人给你第二次建立形象的机会,而形象是人一生最好的名片!因此,一份“外在形象”良好的代理词,距离法官愿意看就进了一步。最佳参考格式和排版就是裁判文书。具体理由不再赘述,能懂的早就在做了,不懂的慢慢悟。


第二,方便识别。是指律师的观点,能让法官第一眼就看到,让法官以最小时间成本理解我们的主张,且能让法官快速识别该主张是否具备采信标准。不要让法官觉得你在捉迷藏,还要法官给你归纳总结说了啥。


有的律师喜欢套用裁判文书法官评析部分的写法,比如:“关于案涉合同性质问题”“关于案涉工程延误期间及违约责任应如何认定,以及各方当事人损失数额的计算标准应如何确定的问题”等,这样的表述都是对案件争议焦点的归纳。


一方面,律师照猫画虎,意图让法官直接引用甚至拷贝,这一想法未免太过天真。姑且不论你的观点和论证是否可信,换位思考一下,法官怎可放弃自主性,若真拷贝了你的意见,成为你在外面吹牛的谈资,真是好说不好听。


另一方面,当法官如此概述争议焦点问题时,通常表明当事人双方争议较大,法官必须不偏不倚地进行评价,立论与驳论会交叉出现,这对写作技能以及对案件把握的能力要求极高,没几把刷子,建议不要轻易采用,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还需特别注意,针对同一个问题,律师在论证时,展开的逻辑层次,最多不超过三级,除非特别疑难复杂的案件。对于一般案件,二级论证足够,一级:表明对争议焦点问题的态度、观点、立场;二级:依据法律结合事实证据阐述具体理由,第一、第二、第三等。切忌!一般案件还没有复杂到那个程度,需要把问题分条缕析到那个程度(不是不需要,而是现实不允许)。


第三,专业可靠。是指行文语言要规范专业,不要让法官一眼看出你是个外行。


曾听一位资深法官说过一个现象,很多律师分不清诉讼标的和诉讼标的物。我不清楚是真是假,姑且引用说明问题。即便有些夸大,不排除笔误总是有的,若真出现,律师的专业度必然减分。


第四,论证有力。是指行文逻辑要规范严谨,不要让法官感觉你是个“杂文”写手。


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强调,要加强裁判文书说理,法官的说理体现在文书评析部分,即本院认为一节,我们发现,能令人信服的裁判,大部分总是会遵循严谨的形式逻辑,三段论推理。有的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说自话,“来回穿梭于事实和规范之间”,逻辑混乱。你的代理词在论证方法上应遵循严谨的逻辑推理。


第五,表达中肯。是指行文用语、语气和语态要客观、中肯,不要让法官厌恶你的表达。


律师应多站在法官的角度考虑问题,但须坚持自己的正确(强词夺理必然会令人厌恶)观点,本质上要求律师的观点和论证在事实上、法律上、法理上以及约定成俗的习惯上都能站得住脚。设想,你的代理意见若被法官采纳,体现到裁判文书当中,当事人会如何看待?其他人看到会如何评价?因此必须要考虑到代理意见的接受度问题,必须相信法官的居中裁判立场。


切忌!代理意见不是当事人以及代理律师的情绪发泄、不是得理不饶人,更不是颐指气使!


有的律师在开庭时情绪化一点尚且能够理解和包容,在代理意见当中还将情绪进行到底——对方的所有意见都是错的,只有自己对,法官你不听我的,你就会错!换位思考一下,这样的方式有几个人能接受?


因此,律师提交代理词的终极目的是,请法官再一次倾听你的声音!律师要做的,就是让你的声音是悦耳动听的旋律,而不是杂乱无章的噪音!


代理意见什么时候提交

问:仲裁代理意见除了说清楚对争议事项的观点之外,还需要提及哪些内容?

答:代理意见不仅要把你的观点所涉及、依据的背景信息单列出来,还要把仲裁庭撰写裁决书需要查阅、引用的背景信息单列出来,这样可以同时解决仲裁庭的安全、效率诉求。

单列前者,可以让仲裁庭方便查阅这些信息,你的观点就更具可信性,仲裁庭采纳你的意见的可性能就更大。单列后者,可以让仲裁庭在了解全貌基础上审阅你的意见,他们就会更可能认为你的意见是最优的,采纳你的意见的可能性就更大。

例如一个股权转让协议纠纷案,就要把下述信息列出来:(1) 双方签约过程以及签订的所有文件,如意向书、备忘录、补充协议等;(2) 转让方、受让方、目标公司、案外人的身份及其主体性质(公司还是个人、是否属于上市公司);(3) 标的股权的情况;(4) 交易价格及其确定方式;(5) 交易对价的支付及后续安排;(6) 股权转让后公司的治理安排;(7) 双方业绩对赌及补偿方式;(8) 交易具体履行情况及完成的程度(特别是工商变更是否完成、价款是否支付);(9) 双方的纠纷及其发生原因、不能解决的事项及其原因。

作者:邓永泉

北京仲裁委员会/北京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员



代理意见什么时候宣读

不少人认为,庭审和证据准备

对于案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开完庭这个案子也就基本结束了。甚至不少律师也是这么考虑的,开完庭以后就等着出判决就可以了。本人认为庭审和准备证据确实很重要,重要性可能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但是还有百分之二三十往往被当事人、律师所忽略。我个人感觉这百分之二三十就是在代理意见上面。

代理意见是代理律师就双方争议焦点发表的关于事实与法律方面的意见。详细来说,第一,代理意见并不是从头到尾再将案件事实复述一遍,而是针对争议焦点发表的意见。案件事实法官会针对双方认可的证据和查明事实来认定,单方说再多事实可能都无济于事。可能一个案件无论如何复杂,其实争议焦点都是相对明确的,比如合同类纠纷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合同效力、能否解除、哪方违约等等,继承类案件则主要是继承人范围、遗产范围、遗嘱效力、分配份额等。因此,代理意见必须是明确清晰地就争议焦点的表达自己看法的书面文件,并不是案件事实的反复陈述。其次,代理意见要结合双方庭审一些双方陈述,反复强化对己方有利的观点。因为法官案件非常多,庭审过程很多可能都记不清了,需要反复强化。切记,强化的是有利的观点,并不是案件事实,事实点到即可。第三,代理意见尽量在开庭后一周内递交,因为这个时间段个人记忆是相对清晰,不至于遗漏庭审的关键点。同时,一般来说大部分案件不会一周内就出判决书,太晚递交可能会错过最后表达意见的机会。最后,不要质疑法院是否会看代理意见,个人感觉是,大部分法官会看。所以,写代理意见并不是无用功。一些的观点是有可能被法官采纳并引用在判决中。

综上,代理意见十分考验一个律师对庭审和案件情况的把握,能否准确将案件争议焦点总结并写出一份合格的代理意见是衡量一个律师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代理意见是什么意思,代理意见和答辩状的区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