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立案程序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实际程序来进行申请,同时立案后也可以根据合法途径进行变更,但是要准备一些相关材料以及证据。
可以的。在开庭审理的一审辩论终结前都可以更改诉求。但是,有可能因为您的诉求变更导致对方需要另行举证的话,建议您及时与法官沟通,先行变更,否则对方有可能要求休庭,争取举证时间或是拖延案件审理过程。另外,如果您没有请律师,不知道具体庭审中辩论终结前是什么时候,那么一开庭就可以告诉法官与书记员,并提交给他们更改过诉讼请求的诉状。
行政诉讼法脱胎于民事诉讼法,条文篇幅远少于民事诉讼法,很多程序性规定都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同时,行政诉讼法也有不少规定与民事诉讼法不同,而民事诉讼法中不少规定不适用于行政诉讼。经梳理,民事诉讼法共284条,其中197条是两法共通的,行政诉讼法可以适用。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了54条,还有143条未作规定。未规定的143条主要在审理和判决、执行、涉外行政诉讼等3章,包括回避、财产保全、调解、审理前的准备程序、开庭审理程序、判决与裁定、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涉外行政诉讼等。民事诉讼法中其余的87条行政诉讼法不能适用,其中66条行政诉讼法完全不适用,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也未作规定,21条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作了与民事诉讼法不同的规定。
为了保证民事诉讼的公正性,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套比其他民事争议解决制度更为复杂的程序, 也可以说,民事诉讼在形式上是最为公正的程序。民事诉讼还要求法院和所有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必须符合规定的方式,违反了规定的方式和程序虽然不是绝对,但有可能导致诉讼行为的无效。相比之下,民事调解和仲裁在程序和方式的严格性方面就不如民事诉讼。这就使民事诉讼程序呈现出一定刚性化特征。
尽管民事诉讼程序在制定时会尽量考虑方便、灵活地解决民事纠纷,但依然无法达到其他 非民事诉讼程序那样的程度。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立案后可以变更诉求吗法院
●立案后可以变更诉求吗怎么办
●立案之后可以更改诉讼请求嘛
●立案后能变更诉求吗
●立案后可以更改事实和理由吗
●立案后可以变更被告吗
●立案之后还能改诉状吗
●立案后可以变更案由吗
●立案后可以变更诉求吗怎么办
●立案后可以更换起诉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