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被继承人一般会将遗产分配给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不过基于被继承人生前的意思表示,遗产还可以分配给继承人以外的人,有两种方式:一是遗赠;二是遗赠扶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遗产处理方式,是自然人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协议,由该组织或者个人负责自然人的生养死葬,并在该自然人死后获赠其遗产。
一、遗赠扶养协议有哪些特征?
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
遗赠扶养协议不同于遗赠,遗赠是由遗嘱人、遗赠人单方作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遗赠扶养协议需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方能成立。
2.遗赠扶养协议是有偿的
双方都需要向对方支付对价,扶养人支付对价的方式就是负责受扶养人的生养死葬,受扶养人就是通过死后将遗产赠与扶养人的方式支付对价。
3.遗赠扶养协议为要式法律行为
遗赠扶养协议需要以书面方式作出,因为双方达成遗赠扶养协议后,协议的履行期限往往较长,且扶养人在受扶养人死亡后才能取得遗产。如果没有书面协议,受扶养人死亡后,将死无对证,无法确认双方是否存在真实的遗赠扶养关系。
4.遗赠抚养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遗赠扶养协议作为双方法律行为,一旦成立生效,对双方当事人都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将构成违约。
例如,恩施市人民法院在[(2017)鄂2801民初5168号]判决书中认为:
本案原、被告自愿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有效,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性。且由于本协议,原告的原有生活住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若无重大的违反约定及法定的情形发生,双方均不得随意予以改变。
二、如何订立遗赠抚养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是受扶养人为自己的老年生活设下的保障,那么合法的遗赠扶养协议应当符合哪些条件呢?
1.遗赠扶养协议的主体
与受扶养人签订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需要注意的是,签订协议的另一方必须是继承人之外的人。若是与继承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协议是无效的,因为继承人本身就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例如,山西省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15)晋中中法民终字第1375号]判决书中认为:
本案中,许某甲与许某金所写的护养父亲协议,该协议不属于遗赠抚养协议,且许某金将田某云的财产也写在该协议中,应属无效协议。
2.遗赠扶养协议的主要内容
遗赠扶养协议就是按照协议,作为扶养人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受扶养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根据合同法的一般原理,遗赠扶养协议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协议双方当事人
协议应当载明受扶养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等基本信息,以及扶养人个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或者组织的名称、住所等基本信息。
(2)扶养人的义务和受扶养人的权利
遗赠抚养协议中,扶养人的主要义务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生养”。在受扶养人生存期间,扶养人需要承担对受扶养人生活上的照料和扶助义务,特别是在受扶养人生病时应当提供的照护,在协议中应尽量写明照料的标准和水平。
另一方面就是“死葬”。在受扶养人死亡后,扶养人应当负责办理受扶养人的丧事,包括按照受扶养人的遗愿办理遗体火化、埋葬等事宜。这些扶养人的义务,同时也是受扶养人的权利。
(3)受扶养人的义务,也就是扶养人的权利
扶养人的权利主要就是根据协议取得受扶养人所赠与的遗产。因此,双方应当在协议中写明,受扶养人拟将哪些遗产赠与扶养人。同时还应约定受扶养人在世期间不得擅自处分协议所涉及的财产。
(4)协议的解除
双方可以在协议中约定,如果一方违反约定,另一方有权要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并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
(5)争议解决条款。
双方可以在协议中约定一旦发生争议,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通过仲裁,还是调解,还是诉讼方式。同时应尽量明确约定争议解决的具体机构。
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需要符合上述规定,否则将不被认定为遗赠扶养协议。
例如,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法院在[(2014)辰民初字第1019号]判决书中认为:
赵四X生前与被告赵二X签订遗赠抚养协议,该协议形式上为遗赠抚养协议,但有悖于法律规定的形式,内容上实质为遗嘱性质,系赵四X生前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该协议系赵四X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应认定有效。
结语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考虑到自己年迈后的饮食起居,以及百年后出葬等问题,而同本来不存在法律上的扶养关系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就是与继承人之外的人之间签订的协议。遗赠扶养协议制度能更好的保障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如何订立遗赠扶养协议书
●如何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模板
●遗赠扶养协议成立条件
●如何订立遗赠扶养协议合同
●遗赠扶养协议的形式要件
●遗赠扶养协议怎样才有法律效力
●遗赠扶养协议怎么办理
●遗赠扶养协议如何签订
●如何订立遗赠扶养协议模板
●遗赠扶养协议怎么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