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化工事故案例警示教育
大家好,由投稿人熊若悦来为大家解答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化工事故案例警示教育这个热门资讯。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化工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化工事故案例分析
今年3月
发生2起较大爆炸事故
应急管理部官网公布初步调查情况
↓↓↓
江苏泰州惠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11”较大爆炸事故
2025年3月11日,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惠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4人受伤,经初步调查,事故企业在现有中试车间非法试验生产2-碘酰基苯甲酸,在产品晾干收集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河南周口红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20”较大爆炸事故
2025年3月20日,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红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3人受伤,经初步调查,红旗生物科技公司将厂房出租给青岛亿途新材料公司生产医药中间体,后青岛亿途新材料公司又转包给项城市三得利生物科技公司,在非法生产过程中因反应釜蒸馏超温导致酰基叠氮化物分解爆炸。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化工企业非法违法生产
安全风险隐患大
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警示案例
01
2024年8月19日14时45分许,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化工新材料园区,宁夏顺邦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生较大爆燃事故,造成5人死亡。调查认定,事故企业在不具备试生产条件的情况下,擅自改变工艺流程和设备用途,隐蔽性非法组织生产,职工误操作引起钠盐罐内过氧化物分解放热爆燃,引发车间内其他过氧化物爆燃。
02
2024年6月5日13时20分许,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大单镇寺后杨村港鑫化工厂一车间因非法生产发生容器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经调查分析,事故发生车间工人胥某民、魏某城在生产过程中关闭了不锈钢尾气吸收罐进出口阀门,密闭的内部超压,达到容器极限后发生爆炸。
春季天气多变
很多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凸显
如何落实各项安全生产防范措施?
这份提示请收好!
↓↓↓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融媒体工作部制作
化工事故案例心得体会
根据荆州应急管理、静海应急等多个应急管理部门微信公众号通报,6月10日,河南某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液氯钢瓶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10日7时37分,开封市某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开封市某运输公司危货车辆运载11只液氯空瓶到该企业购置充装液氯;8时左右,公司氯气缓冲站3名员工开始对11个钢瓶充装液氯;9时左右,7个钢瓶充装完毕装车,另外4个钢瓶先后开始充装;9时5分,其中1只钢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3人受伤,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同类事故。
案例1
2011年9月5日,山东某企业液氯充装岗位在充装液氯时发生钢瓶爆炸泄漏。事故的直接原因为:用氯客户在生产二氯丙烯腈过程中使丙烯腈混合物倒流回瓶内,使充入瓶内的氯气与气瓶内的丙烯腈发生了剧烈反应,产生的反应热使瓶内温度急剧升高,一方面使钢瓶耐压强度下降,另一方面使液氯极速气化。此时,瓶内的压力迅速超过钢瓶的承受压力,从而引发爆炸。
案例2
1995年7月4日,四川省某企业液氯包装岗位钢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进行液氯灌装时未认真检查,钢瓶内存有石蜡,液氯进入钢瓶与石蜡发生剧烈反应导致爆炸。
案例3
1985年5月9日,山东某企业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瓶内残存的芳香烃与液氯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导致气瓶超压爆炸。
案例4
1979年9月7日,温州电化厂液氯工段,一只容积为415升、充装量为0.5吨的液氯钢瓶发生了粉碎性爆炸。爆炸钢瓶的碎片和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撞击到其附近的液氯钢瓶上,又导致了4只液氯钢瓶的爆炸,5只液氯钢瓶被击穿,另外还有13只钢瓶被击伤至产生严重的变形,导致10吨液氯泄漏扩散,高浓度的剧毒氯气最终导致了59人死亡、779人中毒住院。最后的调查结论认为:这是一起由液氯使用企业的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灌装液氯后产生化学反应而引发的一起重大化学爆炸事故。
液氯的生产、储运、使用是个庞大的安全系统工程,无论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有可能导致恶性事故的发生。各有关企业和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液氯生产、储运、使用全过程的管理,充分汲取事故教训,不断完善安全制度和规程,并严格落实,将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来源:极目新闻、开洋聊化工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原因及措施简短
去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积极推动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并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有效激发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内部活力。为进一步广泛调动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积极性,应急管理部近期选取并公布了5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案例12024年11月,贵州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木工班组某员工发现塔吊钢丝绳有断股现象,随即向施工班组负责人报告了相关情况,班组负责人随后将该隐患上报至项目安全管理部门,项目安全管理部门迅速组织核实,并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企业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奖励该员工1000元,同时在企业内部会议上对该员工进行通报表扬,对于积极参与隐患处理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绩效加分。
案例22024年12月,山东某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某员工发现液化气瓶储存区的通风设备出现故障,可能形成易燃易爆混合气体,一旦遇到火源,极有可能引发爆炸和火灾事故。该员工随即向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报告了相关情况,企业立即按规定进行整改,并对整个储存区的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排查,消除事故隐患。企业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奖励该员工2000元。企业将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与开展“企业可持续发展项目”(SCORE)相结合,建立了完善的事故隐患和合理化建议采集、落实、评优、奖励、公示机制。
案例32025年1月,陕西某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运保车间某员工在乙醇车间加氢单元巡检时,发现加氢反应器(R-301)三层筒体有白色气体泄漏,随即向乙醇车间管理人员汇报了相关情况,经技术人员对漏点进行现场研判,R-301为Ⅲ类压力容器,此漏点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现场决定加氢系统紧急停车进行抢修,消除事故隐患。企业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奖励该员工1万元。
案例42025年1月,安徽某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某员工在1号车间发现部分焊机橡胶管老化的安全隐患,随即向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报告了相关情况,经核实,企业第一时间采取更换橡胶管的措施进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企业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奖励该员工2000元。
案例52025年2月,江苏某印染有限公司纺织车间2名员工在防火巡查时闻到织布车间内有焦煳味,排查发现8109#机台保电的电路板过热,2名员工对车间进行断电处理,同时通过“企业管家”App的“隐患随手拍”模块将问题隐患上传至企业安全科。企业接报后立即组织人员对该电路板进行维修,举一反三对全车间904台织布机进行专项检查,发现5台织布机电路板、变频器存在类似情况,及时进行了维修更换,消除事故隐患。公司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奖励2名员工各5000元,奖励参与后续隐患排查的5名员工各3000元,并在月度会议上通报表扬。
(总台央视记者 王晨)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赵慧
化工事故案例心得体会500字
10月24日下午,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虎山路附近一化工厂发生爆炸,发出巨大响声,现场浓烟滚滚。
24日晚,威海文登区应急管理局发布通报:10月24日16时10分许,文登经济开发区山东亘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车间发生火情。目前,火已扑灭,无人员伤亡,未检测到有毒有害气体。原因调查、善后处置等工作正在进行。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并非该化工厂第一次爆炸。“2023年冬天时,就曾发生过一次爆炸,爆炸灰尘飘到三公里远。附近居民区曾多次投诉爆炸后空气有味道。”
化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各类工厂企业应时刻紧绷
“安全生产弦”
严防事故发生
2023年8月13日21时25分左右,江苏连云港东海县一石英制品公司内发生氢气泄漏并引发火情,当地紧急疏散附近群众百余人。据了解,事发企业一辆运输氢气的车发生泄漏,因氢气流动产生静电,静电产生火花,引燃泄漏氢气。据东海县应急管理局通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2017年9月24日16时40分左右,湖北大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硫酸中心熔硫工段发生一起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3.85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没有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证、没有通风置换、没有对槽内空气进行检测分析、没有采取任何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有关人员违章进入1#助滤槽内进行检修作业,在发现槽内有人窒息后,不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盲目进行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2020年9月28日,湖北省天门市岳口镇岳口工业园天门楚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42.5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楚天生物公司在使用压滤试验机对二硝基蒽醌滤料进行压滤作业时,滤料在压力作用下流动,与聚丙烯纤维滤布摩擦产生静电,能量积聚达到滤料的静电爆发临界值后,引发滤料起火分解,压滤试验机内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从而导致压滤试验机内的二硝基蒽醌爆炸。
秋季天干物燥,昼夜温差大
冷暖变化不规律
这些看似寻常的气候变化
往往会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
如果安全管控不到位
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秋季化工企业安全生产
可千万不能大意!
来源丨文登区应急管理局、广东应急管理、广东消防等
编辑丨黄峻楠
校对丨章杰飞
审核丨王曦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化工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