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法人是什么意思,事业法人和企业法人有什么区别
大家好,由投稿人董铭来为大家解答事业法人是什么意思,事业法人和企业法人有什么区别这个热门资讯。事业法人是什么意思,事业法人和企业法人有什么区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事业法人是事业单位吗
什么是法人?法人有哪些特点?我国对法人是怎样分类的?你知道机关是什么法人,事业单位是什么法人吗?确立法人制度有何意义?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三章“法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五十七条的解析吧!
相关阅读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56条)|关于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承担,民法典是怎样规定的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55条)|什么是农村承包经营户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54条)|什么是个体工商户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53条)|撤销死亡宣告后财产怎么处理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52条)|撤销死亡宣告对收养关系有哪些影响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51条)|宣告死亡和撤销死亡宣告对婚姻关系有哪些影响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50条)|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怎么办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49条)|被宣告死亡但并未死亡的,影响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吗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48条)|被宣告死亡的人的死亡日期如何确定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47条)|有人申请宣告死亡,有人申请宣告失踪,怎么办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46条)|宣告死亡有什么条件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45条)|撤销失踪宣告的条件是什么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44条)|财产代管人的变更有哪些情形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43条)|财产代管人有哪些职责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42条)|失踪人的财产怎么处理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41条)|下落不明的时间怎么计算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40条)|宣告失踪有哪些条件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39条)|监护关系终止有哪些情形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38条)|监护资格能恢复吗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37条)|监护人资格被撤销后,法定扶养义务人还负担相关费用吗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36条)| 监护人资格可以撤销吗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35条)| 履行监护职责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34条)|民法典对监护职责及临时生活照料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33条)|什么是意定监护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32条)|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的,谁来担任监护人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31条)|监护有争议,该怎么解决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30条)|怎么理解协议监护有关规定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29条)|怎么理解遗嘱监护有关规定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28条)|哪些人可以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27条)|哪些人可以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26条)|父母子女之间有哪些法律义务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25条)|什么是自然人的住所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24条)|认定或者恢复某种民事行为能力状态的法定程序是什么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23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由谁来担任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22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能否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21条)|自然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怎么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20条)|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民法典有些什么规定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9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龄下限标准是多少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8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哪些人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7条)|关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标准,民法典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6条)|关于胎儿利益保护,民法典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5条)|怎么证明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4条)|怎样理解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3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怎样规定的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2条)|民法典对效力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1条)|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怎么办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0条)|人民法院、仲裁机构依据什么处理民事纠纷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9条)|怎么理解绿色原则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8条)|怎么理解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7条)|怎么理解诚信原则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6条)|怎么理解公平原则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5条)|怎么理解自愿原则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4条)|怎么理解平等原则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3条)|你知道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是什么意思吗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2条)|你理解民法典的调整范围吗
民法典·条文解析(第1条)|你知道民法典的立法目的和依据吗
事业法人证书
【法典条文】
第八十八条 具备法人条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公益服务设立的事业单位,经依法登记成立,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资格;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取得的规定。
【精解提炼】
1、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2、按照社会功能不同,现有事业单位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3、事业单位经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后,应当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登记或者备案,事业单位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实行分级登记管理。
4、例外情况,除规定登记取得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还规定了自批准之日起即取得法人资格的,不需登记,但要备案。
5、《民法典》规定的事业单位法人仅指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供公益服务设立的事业单位,不再包括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事业法人登记证书查询官网
关于机关单位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是否能兼任企业法人、兼职的问题,都有相关文件上的规定。根据中组字(2004)2号文件,国家严格规定公职人员不得在企业兼职任职,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兼职职工进行了全面清理。而且不光是在职在编的公职人员,就连离职、退休后的干部也做出了严格禁止的规定。
机关单位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不允许在企业兼职,不能兼任企业法人,更不能从事任何生产经营类活动,这在《公务员法》中是被明文禁止的。这些规定包含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参公人员等在内的所有公职人员。主要目的就是杜绝兼职赚取酬劳,违规问题严重的,甚至还会被开除党籍。
事业单位在编职工如果确实因家庭困难,需要兼职赚取额外酬劳的,可以在填写《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企业社会转化审批表》后,经过层层审批,可以在一定工作范围内兼职、任职。当然,这主要还是事业单位人员才可以享有,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目前为止仍不能有兼职、任职的现象。
而且还规定事业单位人员的任期不能超过两年及以上,而且兼职收入情况都要向单位汇报,且不能同时领取两份收入,任职期间的工作成绩也要如实和单位汇报。两年期满后,可以继续留在企业任职,但前提条件是要办理离职手续;也可以回原单位继续工作,薪资待遇、岗位编制一切照旧。
事业法人在线
《民法典》中,有关事业单位法人是如何界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先看相关民法典法条~
首先,与一般的法人不同,事业单位法人的组织机构也具有显著的特点。原则上,事业单位法人的决策机构是其理事会,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前,我们国家正在积极地推进事业单位法人组织机构的改革,各地都在逐步地完善事业单位法人的治理结构。例如2020年9月,上海博物馆理事会正式成立,并且制定了上海博物馆理事会章程。
其次,事业单位法人也要设立法定代表人,由该法定代表人代表事业单位法人行使管理职权,对外代表该法人。一般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定代表人由其主要负责人担任。
你可能还喜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事业法人是什么意思,事业法人和企业法人有什么区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