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局是干嘛的部门,劳动局是干嘛的?
大家好,由投稿人陶安振来为大家解答劳动局是干嘛的部门,劳动局是干嘛的?这个热门资讯。劳动局是干嘛的部门,劳动局是干嘛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局是干嘛的处理什么问题呢
【前言】社保局一般设置有服务大厅,办理社会保险业务。可以为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投保人员,办理其在职期间的有关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等保险缴纳的缴纳工作,为退休离休人员办理离退休金核定发放及相关工作。
社保局是干什么的
社保局的职能是: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社会保险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2、研究、起草有关地方性社会保险政策;
3、指导各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关社会保险的工作;
4、组织实施本级社会保险工作计划,加强业务工作的日常管理等。
社保局属于什么单位
社保局是依法享有国家赋予权力、以国家预算作为活动经费行使职权的、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政府部门,是政府行政机关,是负责社会保障各项业务的管理与经办机构。社保局的全称,有的地方一般为“社会保障管理局”或“社会保障局”,也有的地方社保局不单独设立,其社会保障的业务,归纳到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
社保局的咨询电话是多少
“12333”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全国公益服务电话,主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劳动关系等领域的业务咨询、政策解读、信息查询、在线受理和投诉举报等服务。如果您有以上需求,请拨打当地12333进行咨询。各地12333提供5×8小时电话人工咨询服务和7×24小时电话自动语音服务,部分地区提供7×24小时电话人工服务
社保局周六日上班吗
社保星期六日不上班。
社保机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确定上班和休息时间,正常情况下的周末属于休息日,社保不上班。但是目前有很少部分地方为了方便参保人办理业务,特意安排了工作人员在休息日值班办理业务。但是周六上班的,不对公对个人是开放的。
根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第三条 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社保局上班时间
社保局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 下午 14:00-18:00。
社保局礼拜六和礼拜天是不上班的,如果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可以选择周一到周五工作日办理。银行、医院、派出所户籍科、燃气集团网点等有便民服务时间,所以有的周六或周日也上班。另外,有些窗口办事人多,需提前拿号,只有拿到号当天才能办理,所以要提前去。
社保局在哪个位置
1、可以拨打12333进行咨询,12333热线于2003年12月16日开始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为群众提供涉及就业促进、社会保险、劳动关系、人事人才政策等人力社保政策咨询及办事指南服务。
2、社保局自助机,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内如果设有社会保险自助机查询系统,刷卡或根据屏幕提示输入卡号或身份证号进行查询。
3、社保中心查询,如果对自己的社保办理地点不清楚,可以携带身份证到各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办理大厅查询。
没交社保公司怎么补偿
公司不交社保,劳动者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以上内容由海南远创人力资源为大家带来解读,欢迎我们留言评论转发!假如你还有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留言或者后台私信我们哟!
劳动局是干嘛的,求解
《人民日报》1982年5月22日曾刊载过一篇题为《铁纪委》的报道,写的是40年前延安地区纪委的两则故事。如今读来,仍或可借鉴。
第一则故事是“七下洛川”。1980年初,洛川县有人给延安地区纪委写信,反映洛川一些干部在招工中欺上瞒下、掺假作弊。延安地区劳动局前去调查,但当事人不肯讲,知情人不敢揭,调查组很快“班师回朝”。这一来,还未回到延安,群众的揭发信已到了地委,连调查组也一同告发了。
于是延安地区纪委派出调查组两次下洛川开展复查,按名单逐人核实查清了真相。原来,1979年,延安行署拨给洛川招收集体工指标354名,对象为下乡知青和城市待业青年,但洛川县竟违规招收了134名农村青壮年和10名城市超龄人员,其中,干部亲属72人,还涉及县委常委及其他领导。
地委听了调查组的汇报后,决定对不属于招工对象的一律清退。但因县里许多部门的负责人从中“捣鬼”,竭力阻挠清退工作,5个月过去,只清退了十几名。为此,地区纪委又派出工作组两次到洛川督促整改,县里却仍有人发牢骚:“难道一个也不能照顾?干嘛非死盯住我们不可?”县委班子内也相互推诿。
地区纪委没有动摇,次年3月又派工作组第五次下洛川,督促清退了111人。4月,六下洛川时才完全清退,但临走时却发现又有近10人第二次作弊。直至9月,地区纪委书记亲自带队再下洛川,才督促彻底清退。就这样,历时近两年,延安地区纪委派工作组七下洛川,才彻底纠正了违规招工问题。
这起案件,涉及领导干部数量多达数十人,干部之间互讨方便、互相包庇,集体违纪、集体对抗,性质十分恶劣。二下洛川时事实已经查明,但之后又反复下洛川五次,持续近两年时间,才将违规招工全部清退。在这个过程中,先是劳动局的业务检查被“捣鬼”蒙蔽,地区纪委介入后又经历了拖延、说情、推诿、牢骚,甚至二次作弊,如果不是地区纪委一抓到底,大概率会不了了之。
回味细品“七下”二字,延安地区纪委之所以能如此坚持,就是因为这是涉及民生和公平的大事;群众向纪委揭发,正说明他们相信纪委是站在人民一边的。
第二则故事是“敢查专员”。1981年2月,有人反映地区计委在计划外买了一辆吉普车,地区纪委前往查办时,计委负责人竟满不在乎地讲道:“车是副专员给我们买的,钱是财政局批的,你们查什么?”口气之硬且不说,竟然还牵扯一名副专员,着实有些棘手。
在纪委办公会上,大多数同志认为,如果涉及副专员就不敢管了,“群众会说我们的工作只对下、不对上,必须查下去!”纪委的调查惊动了地委和行署大院,有人议论:“纪委检查专员,不顶事。”纪委同志在风言风语中跑了好些部门,同近20人谈了话,翻阅了原始单据。
5月中旬,他们找那名副专员核实,没想到对方态度强硬:“车是我买的,你们查什么?我买辆车就买下错误了?我这个专员不当了!”纪委将情况向地委书记作了汇报。6月底在地委常委生活会上,地委书记批评了这名副专员。
不久,这名副专员冷静思考之后向纪委认了错。原来,新车是他在北京开会时向国家经委要来的,他当时明知计委有旧车,却同意换掉。而财政局明知是动用“行政费”,却改作“事业费”,帮助计委申请,又违反规定擅自给计委追加行政购置费15000元。
是非已清,如何处理?地区纪委提出退车,并通报全地区。但地委常委们却认为有关人员做检查就算了,下不为例。最终,在地区纪委的坚持和省纪委的支持下,新车另行分配,有关责任人受到了严肃处置。
如果说“七下洛川”查的是一起“大案”,那么“敢查专员”就是一起“要案”了,涉及同级监督,这在今天也是难点和重点。当年前辈们之所以能够做到并且做好,一个在于“敢”字,即敢于斗争、敢于监督,一句“如果涉及副专员就不敢管了,群众会说我们的工作只对下、不对上”蕴含的是忠诚和担当。另一个在于“实”字,纪委同志能在“风言风语”中把外围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再开展核实谈话,实事求是提出处理意见,体现的正是对事实、对同志的高度负责。此外,核查过程中地委书记对副专员谈心与批评,研究处分时及时向省纪委的报告获得支持,也是峰回路转的关键所在。
掩卷沉思,又不禁遐想,40年前纪检监察史上的两个小片段,之所以能在多年后仍引人入胜、启迪心扉,根本在于在我们党的历史中,在一代代纪检监察干部身上,存在着一脉相承的精神品质。那就是《铁纪委》结尾所写:“这个纪委能这样硬、这样韧”,“有股拗劲、缠劲”,“抓一件事就坚持抓到底,不管碰到什么阻力,都百折不挠”。(申玖)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劳动局是干嘛的地方
社保卡
当您看到您手里的这张卡,是不是以为它只有这些功能:
或许您还知道它具备借记卡功能,但是您可能不知道这些优惠:
其实,它的功能远远不止这些...
社保卡咨询日活动
12333能做什么?
12333是全国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益服务电话,具备自动语音应答、人工接听解答、投诉等服务功能。我市自2008年开通了12333服务热线,始终秉承用心倾听、真诚服务的宗旨,为市民查询社保卡进度、医保余额、社保缴费、就业岗位等信息,咨询人事考试、小额贷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等政策法规和办事程序,受理用工投诉、社保卡口头挂失、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等,在方便群众和企业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人社部门各级窗口服务单位的工作压力,提高了服务效率,为市民提供更好、更优质的便民服务。
作者:黄琦
本期编辑:彭锐
投稿邮箱:wxbwxk@163.com
打12333劳动局会出面解决吗
#律师来帮忙#
你没听过一句话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吗?工人讨薪,尤其是一群工人集体讨薪,他们根本就不会选择去劳动局。
去劳动局多麻烦啊,还要按照规定,填各种表格,提交各种资料。很多农民工大字都不识几个,你让他们去仔细阅读那些表格,然后按照要求去填,那些等于要了他们的老命。作为劳务公司的法律顾问,我知道那些农民工签合同协议根本就不会去看,那些条款他们也看不懂,让他签字画押,就闭着眼睛直接签字,直接捺印。
为什么,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没想着发生问题去走法律程序。农民工出现最多的问题无非就是拖欠工资和工伤两大类,拖欠工资了,就直接罢工,由工头带着一帮农民工,大概率是一个村的,去售楼部、项目部静坐,他们也学聪明了,不敢随便闹事,动用武力,因为这样很容易把自己弄进去。基本上就是一群人各司其职地,或坐或躺地在售楼部的椅子上纳凉,他们反正有的是时间。因为他知道这样就会影响售楼部卖房,而你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这种情况下,甲方就会给劳务公司方面施压,让他们尽快处理农民工工资问题。你这时候说按照之前签的合同来,按照正规结算来,他们根本就不会听的。包工头只是说自己做这个工程亏了,按照约定的结算不行,跟工人发工资都不够,大家都不同意。然后就逼着劳务公司跟他们谈。所以你看懂了吧,签的那些协议什么的,对于这些人根本就没用,所以他们也不看,最后闹得都是协商解决,你不协商,我就天天一帮人过去让你堵得慌,看谁耗死谁。
有人说,那干嘛不报警,把这些人都抓起来啊。他们只是静坐而已,不吵不闹,就是让你心里膈应,反正你钱也没跟他们结算,你给的价格他们不同意,他们就有权利不走。特别是当有些领导来工地视察,这些人就干脆横七竖八躺在工地,怎么影响“市容”怎么来。你说你能怎么办?领导脸一黑,说你这工地上屁事这么多,我下次项目还敢给你做吗?甲方把工程承包给劳务公司,不就是为了避免自己烦心这些事情吗?那你劳务公司就要想办法处理好,不然我就找你劳务公司的麻烦。
所以,现在这些农民工讨要工资,早不是以前那种什么老板跑了,农民工血本无归,无比悲惨值得同情的那种。现在农民工也变聪明了,也学会了跟老板们斗智斗勇,知道如何在合适的时候施压,击打老板的痛点。
而通过这波骚操作,往往见效快,钱很快就能到账,干嘛还跑去劳动局,又是投诉又是仲裁的,那过程一走得多久?况且他们不熟悉流程,办起来也麻烦,大部分人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去走法律程序的,请律师还得花钱呢。
其实不仅仅是农民工,现实中大部分人,虽然知道可以通过劳动局或者走法律程序去争取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不会去走。
为啥,因为耗时耗力啊。除非通过法律途径能够拿到的钱特别多,公司又特别过分,才有人下定决心走法律程序,争取到底。一般人,都想跟公司协商解决,亏就亏点吧,比起耗时间,甚至花钱请律师,其实也多争取不了多少。甚至有些人,连协商都懒得协商,结清工资就直接走了。
要知道,大部分人都是懒惰,且不愿意思考的。而咱们对劳动者的保护措施,再完备,那也不是自动强制执行的程序,还是需要你自己准备证据材料,先搞清楚相关规定,再去走流程去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这些对于很多人来说,既陌生又繁琐,还要走漫长的程序,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这个就放弃了。对于相对有文化的城市白领来说,都是这样,何况这方面知识更为欠缺的工人阶层呢?
在大力推行维稳政策的背景下,对于这种集体讨薪的情况,不仅仅涉及到法律问题,更是社会稳定的问题,各级领导都在防范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给企业的压力也是相当巨大的,从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对民工们的偏袒,所以也算是有恃无恐吧,形成这种用极端手段讨薪的歪风邪气,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劳动局是干嘛的部门,劳动局是干嘛的?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