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业军人干部,转业干部条件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傅浩子

转业军人干部,转业干部条件

大家好,由投稿人傅浩子来为大家解答转业军人干部,转业干部条件这个热门资讯。转业军人干部,转业干部条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部队转业干部在企业退休补助是多少

根据上述文电通知,现整理有关军官转业的政策如下:

关于军官转业的最新政策:

①自主择业年限和退役金计发基数:

从以前的满20年军龄放宽到满18年,本人提出申请,经组织批准,可以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安置。其中,军龄满19年、18年自主择业干部的月退役金计发基数比例,分别按照79%、78%的标准执行。(满17年不足自主择业条件的军官可以选择写保证书预定满18年后自主择业。)

②计划分配略有微调:

担任师职职务(含局级文职干部)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队干部,年龄不超过53周岁(截止上年度12月31日),本人申请,经批准可以安排转业,列入军队干部转业安置计划,接收安置师职转业干部任务较重的地区,实施指标控制。

③计划分配干部的安排去向

军官所在单位被撤销、合并、降格、改编、移防的计划分配军队转业干部,其配偶取得部队所在地常住户口的,可以在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未婚或者离异的,可在服役地安置;不符合到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安置条件的,可以到原籍、入伍地或者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地级城市安置。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服役满10年的军队转业干部,不符合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安置条件的,可以到原籍、入伍地或者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地级城市安置。

④地方党政机关接收转业干部增编比例

对于地方党政机关接收军队转业干部,据小编了解以近三年各省(区、市)计划分配数的平均数作为改革期间计划分配基数,各省(区、市)在基数内安置仍按照计划分配的25%增加行政编制;高于基数部分则按照40%增加行政编制。

部队干部转业

有人说科普军转政策是闲的蛋疼,更有人感觉紧张,特别不理解,不是呼吁让军人成为全社会最崇尚的职业吗?我感觉这些比某些宣传片更有效果,内容全部来源于网上公开,无非是因为有军转经历,所以拿来学习,提供给战友们,很多内容虽然不适应当下,但是这才过去几年?人还在,仅供参考。

之前听说有的地方对于接收军转态度不是很好,更有不配合的现象,还有人说风凉话,自2018年以后,风气大为好转,感谢这个时代的到来。

有人总拿职务职级比较,什么级别套什么级,说着就没边没沿了,超出范围的事情,不是你我讨论的话题,作者为少校正营级,也没有那样的高度,活在当下。

每一条每一款都有说明,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地方甚至会有细则,只是有的不完全公开,只告诉你是和否,咨询这个事怎么说呢,不如完全公开来的实在。

再有人说技术职级不应该安排行政岗位,我就不客气了,再有说军转一律事业岗真就不友好了,有参照,有比较。

时间是最好的验证工具,谁也骗不了谁,当下军转大多大学以上学历,上进心强,人稳重,值得信赖,聊过很多地方领导,倾听他们的声音,都说喜欢军转干部,来了能上手,又是男的,无非就是一个职级,应该给落实。





部队转业干部安置办法

最近,有战友提出疑问,如果报考军校到部队当上军官后,军校毕业后觉得部队不想继续干了,能想转业就转吗?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已经规定,干部如果想转业至少要满足“6+3”的条件。那什么是“6+3”呢?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6”是指,军校毕业后最低必须服役满6年;“3”是指,任本衔级满3年。也就是说,军校毕业后6年内是不要有任何走的想法,与其天天在那数日子,又不能走,还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的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满足任职最低年限后,能够有机会提升。

大家也看到了,现在部队的政策和待遇越来越好了,每年都会增加一些新的待遇,为何政策越来好,还是有人想着能够早点走呢?

不少人想走的原因其实都差不多,应该是部队的纪律约束太多,部队的训练强度现在非常大,部队每年在外驻训的时间好多单位比较长。

我们再从军官职业化之后,让好多战友看不到希望了,如果要想退休干到50岁太难了,现在转业安置的情况,虽然安置岗位不错,但转业时四十多岁到地方哪有什么优势,如果自己想到社会自己找出路,逐月政策也不让看好。

对于有一些战友,既不不符合退休,又不想转业,也不能逐月的,只能复员。可是即使要想复员,也不是起走就能走的,因为复员也是占当年转业名额的,现在复员的比例都严格控制在5%以下,不少单位不超过2%,几乎是不可能复员的。

在“6+3”的条件限制下,你不满6年,新晋升不超过3年,都是不可能转业的。

对于好多人来说,是不是未来的路已经非常清晰呢?即使不能走,那就在部队努力好好干,慢慢的等着符合条件,该提升的抓住机会,这也是大部分战友要走的路。未来中校也是有可能达到退休条件,对于那些不想转业,又想干到退休的来说,肯定是一个好消息。

不知大家对“6+3”这样的政策,是否有想要说点什么呢?

据《陕西日报》消息,11月23日,2019年陕西省级单位接收计划安置军转干部功绩制排名选岗大会在西安举行,314名军转干部参加,303人选岗成功,选岗成功率达到96.5%。

据介绍,功绩制排名选岗是将军转干部服役期间的德才表现与选岗结果相挂钩,突出对功臣模范和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及舰艇、海岛等特殊岗位工作军转干部的倾斜照顾。选岗大会现场,军转干部按照正团职、副团职、营职及以下(技术)分类进行选岗,选岗结果在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

当日,在副团职军转干部选岗中排名第一的退役军人刘玉在接受采访时说:“军转干部凭贡献立身、靠实绩选岗,选岗过程公开、透明。今天我选到了自己最想去的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今后我将继续发扬部队的优良作风,为广大退役军人服务。”

据了解,今年陕西省共接收军转干部2456名。其中,计划安置1482人、自主择业974人。干部年龄结构呈年轻化、高学历特点,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390人、占总数的93.8%,其中博士24人、硕士174人。

据《陕西日报》报道,2019年10月29日,陕西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陕西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张广智出席并讲话。陕西省副省长胡明朗主持会议。陕西省军区副政委戴振东、武警陕西省总队政委龚冠宇出席。

张广智指出,军转安置工作是一件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事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大事。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各项工作。要严格落实安置计划,千方百计挖掘潜力、拓宽渠道,不折不扣完成安置任务。要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把功臣模范、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工作的转业干部安置好,树立良好的安置导向。要坚持人岗相适,把军转干部专业特长和用人单位需求精准对接起来,实现人尽其才、事竟其功。要注重做好思想工作,教育引导军转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积极主动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扎实履职尽责,密切协作配合,圆满完成军转安置任务,全力助推新时代追赶超越。

胡明朗强调,要切实增强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的使命担当,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严肃安置纪律,确保11月底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今年军转干部安置任务。

今年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全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新闻发言人、副巡视员金小奇在发布会上表示,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将以退役军人为中心,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拓宽渠道,确保退役军人在享受优惠性政策和公共服务基础上给予特殊优待,积极探索创新军事人才资源转化运用的方法路径,努力开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新局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转业军人干部,转业干部条件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