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有取保候审吗,诈骗一方认罪怎么判

刑事辩护 编辑:邹乐

一、诈骗犯有取保候审吗

诈骗犯可以取保候审。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符合特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对于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诈骗犯,能取保候审。若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在可取保候审范围内。此外,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以及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诈骗犯,同样可以取保候审。

不过,能否成功取保候审,需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和证据进行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由相关司法机关决定是否准许。

二、诈骗一方认罪怎么判

诈骗一方认罪后的判刑,会依据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

首先,依据诈骗金额量刑。不同地区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一般而言,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属“数额特别巨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次,认罪态度会影响量刑。犯罪嫌疑人认罪,属坦白情节,根据法律规定,可从轻处罚;若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就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构成自首,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此外,退赃退赔情况、是否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也会对最终量刑产生影响。司法机关会综合全案情况,依法作出公正判决。

三、精神病诈骗要判刑吗

精神病患者实施诈骗是否判刑,需依据其在作案时的精神状态来判定。

若经法定程序鉴定,犯罪时该精神病患者处于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即便实施了诈骗行为,也不会被判刑。不过,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医疗。

若精神病患者在犯罪时具有部分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若精神病患者在犯罪时精神正常,具备完全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应按照刑法规定,对其诈骗行为进行定罪量刑。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精神病患者的刑事责任能力,关键在于准确认定其作案时的精神状态,这通常需专业的司法精神病鉴定机构来进行鉴定,以确保司法的公正和准确。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诈骗犯有取保候审吗怎么处理

诈骗犯有取保候审吗判几年

诈骗罪有取保候审的吗

诈骗犯有取保候审吗

诈骗案有取保出来的吗

诈骗罪能取保候审出来是不是就不是很严重

诈骗犯可以取保候审需要多少钱?

诈骗犯有取保候审吗判几年

诈骗案取保候审有案底吗

诈骗犯能取保候审能办取保候审吗

诈骗一方认罪怎么判刑

诈骗认罪态度好全部退赔

诈骗案认罪了会被不起诉吗

诈骗犯认罪能否还钱

诈骗犯法庭认罪态度好能减刑吗?

诈骗罪认罪认罚基本怎么判

诈骗罪认罪认罚可以量刑多少

认定诈骗罪后 受害人金钱可以追回吗?

诈骗犯认罪了还会侦查资金去向吗?

诈骗罪签了认罪认罚能判缓刑吗

来源:头条-精神病诈骗要判刑吗,精神病 诈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