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社保局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电话
大家好,由投稿人李晴来为大家解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社保局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电话这个热门资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社保局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电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有哪些
第
一 步
打开“掌上12333”APP,并点击“服务”,下拉至“社保关系转移”板块,再点击“社保转移经办机构查询”。
第
二 步
点击“请选择地区”,选择您想要查询的具体地区,再点击“查询”,您就可以查询到相应社保经办机构的联系方式了。
资料:市社保中心徐汇分中心
供稿
:
沈骥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哪里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热点推荐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娄宇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社会保险事业的经办管理遵循着自身的发展规律。19世纪末,德国将源自中世纪行业自治抵御职业风险的传统写入法律,医保基金会就被确定为享有自治管理权力的公法法人,这项制度创新兼顾了当时德国政府财力薄弱和商业保险机制发育不足的情况,为现代社会保险的确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20世纪五十年代之后,以英国为代表的福利国家建立了高度统一的政府管理和支配的社会保障模式,并一度甚嚣尘上,但是七十年代之后呈现出来的政府职能膨胀和源于福利支出的高税收使国家不堪重负,英国转而采用“代理政府”“国家市场化”“政府新模式”等主张,八十年代中后期,英国专门建立了法人化的公立机构,代表民众负责向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购买医疗服务,抛弃管理者的职能,主要扮演付费者的角色。
虽然德国和英国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略有差异,前者系民办非营利组织,属于服务于特定群体(参保人)利益的公法色彩较淡的法人机构(即公法财团型法人),后者系公办法人机构,但是在本质上是非常类似的,都是基于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能够代表参保人利益,通过“公共契约模式”向医疗机构购买服务的付费者。
社会保险经办管理的发展规律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下两点:第一,经办机构法人化的发展路径可以有所不同。将市民社会的传统用立法的方式确立下来,抑或是通过政府机关内部的改革都可以,立足于本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阶段,认清客观发展的事实即可,英国的经验告诉我们,缺乏社会组织自治的传统不应当成为我们改革的“拦路虎”和“绊脚石”;第二,经办机构的法人类型和改革过程不存在统一的模式。法人化作为经办机构发展的方向,应该服务于整个经办体制的民主和高效运行,也就是在独立的事权和管理权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代表参保人的利益,更有效地通过契约式管理购买医疗服务,因此其究竟采用市场化更强的自治管理模式还是公办法人模式都不会改变法人化这个大方向。
有鉴于我国各地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水平不一,基金多寡各异,经办人员待遇有差,盲目地推行单一模式的法人化改革是不现实的。我个人建议,可以先在基金规模较大的地区开展试点,再将成功的经验推广至全国。
原标题:法人化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发展方向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人员经费由谁保障
社保经办服务不仅影响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落地,更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022年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文章指出,要完善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街道)的五级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保障经办服务的重要指示,以务实创新举措推动社保经办服务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为民服务品质。
以刀刃向内的姿态适应时代发展
“现在社保业务办理流行网上办、掌上办。”“以往几天才办结的事项,现在几分钟就搞定。”这样便捷高效的社保业务办理体验源于技术飞跃带来的深刻变革,得益于人社系统社保经办服务的自我突破。
用好科技,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以前咨询社保政策、办理社保业务还要跑到当地人社部门,费时又费力。”安徽市民李向阳说,自己曾备受办事难、办事慢的困扰。
无谓证明材料不用交,重复信息不用填,异地业务不用跑,办理时限再缩短……这样高效便捷贴心的社保经办服务成为群众内心的期盼。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近年来,人社部持续推进“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和信息化便民创新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社保业务网办和数据协同共享。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统筹城乡的五级社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社保事务实现就近办、线上办、快速办。
目前,电子社保卡开通62项全国性服务、1000余项属地化服务,领用人数超过5.36亿人,2022年一季度访问量25.48亿人次。应用范围持续拓展,各地已普遍实现人社领域95项应用,社保“小卡片”正在彰显服务民生大作为。
打破壁垒,数据共享让服务实现“一网通办”——
“要适应人口大规模流动、就业快速变动的趋势,完善社会保险关系登记和转移接续的措施,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对象精准认定机制,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习近平总书记在《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要文章中强调。
近年来,人社系统持续推动社保数据系统互联互通,助力提升社保服务便民化水平。2019年9月,人社部上线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并不断拓展其功能。该平台现提供社保关系转移、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失业保险待遇申领等9类33项全国“一网通办”社保服务,新开通7项“跨省通办”服务。
“我在涟水缴的社保真的不用申请就转到无锡来了。”电话咨询江苏省无锡市社保中心关系转移部后,周晓萍喜出望外。“我打算在无锡办退休,老乡说得赶紧把社保转过来,结果工作人员说全省一体化了,只要在江苏缴的社保都算一家,这真是太方便了!”
目前,平台累计访问量超过30.68亿人次,超过400万人次享受到了“不见面”服务,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巧做“加减法”,推进经办服务优化升级——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曾经,办理社保业务要多窗口奔波、长时间排队;业务办理期限少则几天,多则数月;证明材料五花八门,群众不胜其烦。
针对群众的“急难盼愁”问题,2020年4月,人社部启动了“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明确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全面推行社保经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动实现“零材料”办理。办理时限能缩尽缩,高频业务事项办理时限普遍压缩50%以上。
2021年,人社部新增110个部联系点,实现部、省联系点地市级全覆盖,推出跨省办、上门办、就近办、一卡办和免申即办等服务方式。同时,拓展应用功能,推进事项简单整合向流程深度融合转变,让群众拥有更好体验。
以作风建设引领社保经办提质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社系统持续改进作风,让社保经办服务有力度更有温度,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整改落实,不断提升为民服务品质。
持续优化“适老”,让经办服务更有温度——
“孩子给我们买了智能机,但我实在用不来,我和老伴还是习惯来窗口领养老金。”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的退休人员刘梅说。
人社部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切实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人社部深入推进“适老化”服务工作,融合线上线下举措,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同时,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手段,构建“寓认证于无形”的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新机制。目前,约2亿名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认证。“只要提交身份证、社保卡相关信息,系统就自动认证,真方便。”从“现场认证”到“静默认证”,群众幸福感大大提升。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人社系统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其提供更加贴心暖心的社会保障服务。
转变方式,人社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个人身份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吗?”“社保养老PK储蓄理财养老,谁更划算?”“工作地变了必须办理养老保险转移吗?”……针对群众关心的社保问题,人社部以漫画、动画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相关政策解读。干货满满,讲解通俗易懂,真正实现人社政策文件“看得懂算得清”,广受网友好评。
“练兵比武强技能,人社服务树新风。”从2019年开始,人社系统坚持开展练兵比武活动,强化经办队伍建设。2021年,全系统66.7万余名干部职工参加“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线上练兵。“练兵比武活动为基层人社干部提供了技能比拼、风采展示的舞台,检验了为民服务本领。”2020年度全国“人社知识通”朱利铭说。
践行为民初心,献礼建党百年。2021年,人社部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为民办实事‘人社服务标兵’万里行”宣传活动,在系统内掀起强学习、促提升、当先进的热潮。
问题导向倒逼,社保经办效能大幅提升——
2021年,人社系统干部“走流程”活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大批人社干部转换角色,变换视角,以经办人员、办事群众等身份,深入基层一线“沉浸式”体验社保经办流程,发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群众有哪些困惑和难题?”“流程快不快?感受好不好?”“如何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带着这些问题,大批人社干部走向基层一线,找出症结、提出对策,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更加优质。
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近年来,人社部对各地窗口单位作风建设情况实现暗访全覆盖,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时,通过互联网+督查平台、国家政务服务平台、12333、“好差评”系统以及信访等渠道,了解群众办事的堵点难点,实行“台账式”管理,做到有求必应,件件销号。今年以来,受理问题近400件,以“办实事”体现民生的温度和质感。
以创新实践诠释经办服务为民理念
各地探索亮点纷呈,助力民生保障。“无感直发”“一门一窗”“15分钟社保服务圈”“不见面办理”各地人社部门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各具特色、效果显著的“土特产”“一招鲜”不断涌现。
“我今天来查看社保信息。提供身份证后,社保信息表不到2分钟就现场打了出来,速度真快,而且现在在家门口的银行就能办理,真是太方便了。”在郑州市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办理业务的李莉说。这是河南省社保经办服务不断升级的鲜活缩影。
近年来,河南省坚持高质量推进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建设,建成社银网点312个(在建542个)、基层服务网点191个,初步构建起以社保经办机构为主体,社银网点、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为补充的社会保险服务新格局,有效实现了社保服务“就近办”“多点办”。
在山西,社保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业务融合应用全面展开,实现参保人员“一趟清”、业务经办“一条链”,服务质量“一个标准”,切实减轻了参保单位和群众的事务性负担。
“只需拿身份证或社保卡,到省内任一处社保经办机构业务大厅窗口,就可以查询或打印参保证明,自动加载‘山西省社会保险业务专用章’电子印章,不需要人工重复盖章,实现‘即打即用’。”“快速、简单、方便”是群众体验当地社保经办服务的普遍感受。
江西南昌“小i机器人智能咨询”智能问答,广东珠海社保全业务“掌上办”,甘肃全面推行远程自助认证服务新方式,云南“康乃馨”行动筑牢社保服务进家门,福建上线社保经办“老年人”模式,提升社保温度。
……
各地人社部门在社保经办服务的创新实践,深刻诠释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人社改革无止境,创新服务无终点。持续优化社保公共服务,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提升参保便利性和推进社保经办精准性。社保经办服务在新的起点上,久久为功,行稳致远。(王东丽)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社保局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电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