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律师——公房承租人变更为子女其他子女能否撤销,公房承租人在世变更承租人条件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俞依茹

原告诉称

原告张某强、张某军、张某亮、张某立向本院提出如下诉讼请求:依法分割坐落于门头沟一号房屋(以下简称一号房屋)的拆迁利益。事实和理由:张父与张母系夫妻,育有张某强、张某亮、张某立、张某军、张某权五个子女。一号房屋包括张父承租的公房及购买的自建房、厨房等。张某亮、张某立、张某权与张父一直在此居住。张父去世后,张某权私自将房屋过户至自己名下,后又签署了拆迁协议,获得两套安置房和拆迁款。张父购买的自建房及厨房属其遗产,因此获得拆迁安置利益应由所有的继承人继承,故诉至法院。

被告辩称

被告张某权辩称,不同意四原告的诉讼请求。一号房屋院内的公房原系张父承租,张父去世后,承租人变更为我,办理变更手续时四原告均无异议;承租公房原带有一间自建房。院内其他房屋均系我建的,与四原告无关。

本院查明

当事人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当事人无争议的证据,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

对双方无争议的事实,本院认定如下:

一、关于身份关系

张父与张母系夫妻,育有张某强、张某立、张某亮、张某军、张某权五名女儿。张母于1977年去世;张父于1990年4月9日死亡注销户口。

二、关于一号房屋院内房屋情况

一号房屋院内有公房一间及部分自建房,其中公房原系张父承租,张父去世后,承租人变更为张某权。

三、一号房屋的拆迁安置情况

2012年6月29日,张某权作为被征收人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房屋征收事务中心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约定被征收人在一号房屋有住宅平房6间,建筑面积65.19平方米。在册人口1人,实际居住1人,分别为户主张某权。被征收人应安置房屋面积106.7平方米,分别为二居室二套。征收补偿、被征收奖励、补助费扣除应缴房款后共计77013元。2015年5月11日,张某权与门头沟区房屋征收事务中心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安置补充协议》约定,被征收人选定新增10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地块、商业项目定向配建棚户区安置房及其他房源二居室二套。协议内征收补偿款加上周转费及二次搬家费为121191元。

《房屋平面示意图》载明:被征收房屋共计6间,分别为1、2、3、4、5、6号房屋。各方当事人均认可2号房屋为公房。

2019年4月4日,安置房屋交付,分别为北京市门头沟区二号房屋;北京市门头沟区三号房屋。张某权交纳超出面积房款16020元。

双方争议的证据和事实:

一、一号房屋院内自建房的建设情况

四原告主张,《房屋平面示意图》中的1号、5号房屋(厨房)系张父购买公房时一并购买的;3号、6号房屋是我们姐妹五人2000年后共建的;4号房屋原为院子,后由张某权棚的顶。四原告未能就其上述主张提供证据证实。

张某权主张,1号房屋承租公房时即带有厨房;5号房屋原来是棚子,分公房时就有,后由我拆除重建;3、4、6号房屋均为我自建。提交建房审批表一份(申请翻建院墙),以证明建房情况。

四原告对建房审批表不予认可,称该审批表只是对院墙的审批,不是建房的审批。

二、对于拆迁利益的分割

四原告主张,1号及5号房屋系张父购买,属于其遗产,因此获得的拆迁利益应由原被告共同分割。具体意见:张某强主张15万元,估算;张某军主张30万元,认为其应有的;张某亮主张30万元,认为其应有;张某立主张31万元,包括房屋折价款30万元、拆迁款1万元,估算。

张某权主张一号房屋院内房屋均为我个人所有,因此获得的拆迁利益也属我个人。但同意给付四原告每人25000元的经济补偿。

裁判结果

一、张某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张某强、张某立、张某军、张某亮各25000元。

二、驳回张某强、张某立、张某军、张某亮的其他诉讼请求。

房产律师靳双权点评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四原告称一号房屋院内1号及5号房屋系张父购买,但未提供相关证据证实,且上述自建房屋依附于公房,而公房承租人为张某权,四原告以上述自建房所取得拆迁利益属张父遗产为由,要求进行继承分割,没有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张某权自愿给付四原告每人25000元经济补偿,法院不持异议。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公房承租人变更给子女

公房变更承租人是必须所有的子女都要签字

公房改变承租人

公有住房变更承租人其他子女反对

公房承租人在世变更承租人条件

公有房屋承租人变更

民法典公房承租人变更

公房承租人变更去哪里办

公房变更承租人是必须所有的子女都要签字

公房承租人变更给子女有多钱费用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