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赞同派这样说:@十六我是小镇女孩,人生一路向前向上。读最好的乡村小学,最好的县城中学,最好的省城大学,我什么都努力拼到最好,为什么要在择偶上拉低自己呢?我的人生不允许再往后退。@阿西西西西西很多人酸,因为他自己不是这个圈子的,其实不管是985,还是211、本科、专科毕业,只要相亲,这些条件都是存在的。难道985就一定要爱情至上,不能提这些要求吗?@小奈支持。我是985的。学历真的能帮你筛除一些人。白天我要打卡上班,晚上我要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个时候没有一个聪明的队友,我的人生压力未免太大了。反对派这样说:@狗竹我是985的。但我认为“985相亲圈”还是太过局限,也并不值得提倡。最重要的是三观契合,不在一个精神层次的两个人很难相处得好,这跟9不985没关系。@来咯火锅985的身份背景也并不意味着“共同语言”,因为衡量是否有共同语言,专业知识、家庭背景和工作经历,都比学历本身可靠得多。@人生可以如释重负作为一个结过婚的人觉得:学历只是其中一项参考,人品才是最重要的,人品不过关,啥都不谈。
Part2客观地说,这是一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观点碰撞。恋爱婚姻,本身就是如此纠结。不讲究门当户对,来一场说结就结的真爱婚姻好?还是家境匹配,学历相近,外貌般配,用硬性标准把爱情放在秤上反复称量好?谁都不敢打包票。说到底,“985婚配985”是一套标准,找到“小鹿乱撞”的爱情是另一种体系。每个人的婚姻,都只能如鱼饮水,只有事到临头才自知。在适度的范围和程度内,我们自负盈亏。但如果将择偶观、婚恋观过于功利化,甚至极端化为“唯名校论”,肯定是不合适的。
Part3分享高分电视剧《父母爱情》。故事里的主角,一位是根正苗红大字不识几个的军官江德福,一位是从小养尊处优的资本家大小姐安杰。在那个时代,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需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与考验,一边是牺牲平顺的晋升仕途,卸甲归田,一边是湮没在琐碎生活中的小资幻想与憧憬。可就是这样,他们仍然在各自坚持与妥协的博弈中互相磨合,潜移默化地彼此影响,一路搀扶着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最初的悸动,最后的平淡,那些真切经历过的磕磕绊绊,才经得住岁月的洗礼。
Part4婚姻需要经营,爱情也从来没有标准答案。倘若真是因为学历错过了一个值得共度余生的人,又何尝只是「可惜」二字。或许当你走出去,见到背景优越也能保持谦和的人,见到学历不高也闪闪发光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做真正良好的教育。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对不起,我只想找985的女朋友
●对不起,我只想找985的对象
●对不起我们只要985211的学生
●对不起,我只和985搞对象
●对不起,我只想找985的老公
●对不起,我只想找985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