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火灾逃生三角区,什么是火灾显示盘
大家好,由投稿人安安菲来为大家解答什么是火灾逃生三角区,什么是火灾显示盘这个热门资讯。什么是火灾逃生三角区,什么是火灾显示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火灾定义是什么
火灾看似是突如其来的灾难
实则遵循着严谨的科学规律
日常常见的油锅起火、
电动车起火等灾情背后
都隐藏着火灾发生的关键密码——
燃烧三要素
今天我们用一张图
带你看透火灾的底层逻辑
学会真正有效的防范方法
↓↓↓
少一个就烧不起来
燃烧的「致命三角」
所有火灾都离不开三个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氧气)、着火源。三者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缺一不可。
举例:
2·23南京雨花台区小区火灾事故
在2024年2月23日南京电动车火灾事故中,锂电池(可燃物)在充电(着火源:高温/电火花)时接触氧气(助燃物),形成完整的燃烧链条,最终酿成15人死亡的惨剧。
01可燃物:比你想象的更多样
定义:可燃物是指能够燃烧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常见的可燃物有木材、纸张、布料、石油产品等。
特点:可燃物的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氧气,一旦达到其着火点,就会发生燃烧反应。
02助燃物:看不见的"推手"
定义:助燃物是指能够支持燃烧的物质,主要是氧气。在空气中,氧气是最常见的助燃物。
特点:燃烧反应需要氧气参与,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反应越剧烈。
03着火源:达到温度就能引发灾难
定义:着火源是指能够引发燃烧的热源,包括明火、高温物体、电火花等。
特点:着火源的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引发燃烧反应。
火灾发生的底层逻辑
如何控制三要素防止火灾
通过控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三要素,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接下来就延伸到日常防火的三个基本方法:
1控制可燃物
- 减少可燃物:尽量减少存放可燃物的数量,尤其是易燃易爆物品。
- 隔离存储:将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存储,避免火势蔓延。
- 安全处置:对废弃的可燃物进行安全处理,如焚烧或回收。
举例1:“三清三关”行动,清理楼道杂物
我们经常提到的“三清三关”就是利用了“控制可燃物”的原理,减小火灾风险。日常,金华消防会重点针对防火隔离不到位、楼道堆积易燃可燃物等问题进行检查及整改,做到“落实防火硬隔离”、“楼道杂物全清理”,尽可能降低火灾风险。
2隔绝助燃物
- 减少氧气供应:通过密封或使用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来减少氧气的供应,降低燃烧的可能性。
- 防止空气流通:在易燃区域限制空气流通,减少氧气与可燃物的接触。
举例2:油锅起火处置办法
平时我们遇到油锅起火时采用的锅盖、灭火毯盖灭及倒入大量冷蔬菜等方法就是利用了“隔绝助燃物”的原理灭火。
3控制着火源
- 避免明火:在易燃区域避免使用明火,如火柴、打火机、蜡烛等。
- 控制热源:确保热源(如电焊、暖气设备)远离可燃物,并采取隔热措施。
- 电气安全: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设备,防止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 监控高温设备:对高温设备进行监控和维护,确保其在安全状态下运行。
举例3:各类区域的禁火规定
当我们进入加油站、自然保护区或文物古建筑保护单位时,就能够看到这些禁火标志,也是“控制着火源”方式中的一种。
在日常生活中
大家可以活用“三要素控制法”
有效控制或避免火灾的发生
↓↓↓
1
【断可燃物】:
1.定期清理厨房油污,抽油烟机每月深度清洁;
2.日常做好三清三关,不要在楼道堆放易燃可燃物;
3.危化品分区存放,不要长时间堆积。
2
【隔氧气】:
家中常备灭火器及灭火毯等消防用具。
3
【控火源】:
1.家中插座不超负荷使用,安装电弧故障断路器;
2.电动自行车勿过度充电,建议充电时长≤8小时;
3.不忽视微小火源,如烟头、香薰蜡烛等应彻底熄灭再离人;
4.勿在管制区域使用明火或携带易燃易爆品进入。
通过科学防控燃烧三要素
打破“致命组合”
即可大幅减少火灾风险
防火不仅仅是个人责任
更需家庭、社区共同参与
构建安全生活环境
什么是火灾隐患
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共分为6类火灾,分别是A、B、C、D、E、F类火灾。A类固体火灾(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B类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火灾(汽油、煤油、沥青、石蜡等),C类气体火灾(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等),D类金属火灾(钾、钠、镁、锂),E类带电物质火灾(变压器等设备带电火灾),F类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动植物油脂火灾)。
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为一般火灾(死亡<3人;重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较大火灾(3≤死亡<10人;10≤重伤<50人;1000≤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重大火灾(10≤死亡<30人;50≤重伤<100人;5000≤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特别重大火灾(死亡≥30人;重伤≥100人;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
建筑火灾蔓延,热量传递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三种方式,热传导属于接触传热,热对流属于流体之间发生相对位移,热辐射属于非接触传递能量。(火灾向相邻建筑蔓延,有飞火、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室内火灾有直接燃烧延烧、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四种方式)
室内火灾发展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轰燃前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轰燃后阶段)和火灾衰减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属于燃料控制型火灾,持续时间长短不定受燃料影响。充分发展阶段,室内控温可高达800~1000℃,属于通风控制型火灾。衰减阶段当室内温度下降到其峰值的80%时,火灾进入衰减阶段。
防火基本方法: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控制引火源。
灭火基本方法:冷却、隔离、窒息、化学抑制。
什么是火灾爆炸危险场所
来源:【绿色四川】
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同时受大风等不良因素影响,森林火灾处于多发期。那么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范森林火灾?戳图↓↓↓
来源:应急管理部微博、北京应急
拓展阅读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本文来自【绿色四川】,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什么是火灾报警控制器
第一节 火灾定义和危害
火是以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或者两者兼有为特征的燃烧现象。
一、火灾定义:火灾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凡是失去控制并造成了人身和(或)财产损害的燃烧现象均可称为火灾。
二、火灾的危害(一)毁坏财物;(二)残害人类生命;(三)破坏生态平衡;(四)引起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三、火灾的特征(一)发生频率高;(二)突发性强;(三)破坏性大;(四)灾害复杂;(五)易形成灾害连锁和灾害链;(六)灾后事故处理艰巨。
四、火灾分类
(一)按可燃物的类型
和燃烧特性分类 :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
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
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二)按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损失分类
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类:
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什么是火灾逃生三角区,什么是火灾显示盘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