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收益率公式,实际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
大家好,由投稿人皮凯来为大家解答实际收益率公式,实际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这个热门资讯。实际收益率公式,实际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实际收益率计算公式
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是评估其表现的重要步骤。以下是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1. 通过银行官方渠道查询 - 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登录银行APP或官网,进入“理财产品”或“我的持仓”页面,查看已购买产品的实际收益情况。 - 短信通知:部分银行会通过短信定期发送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 - 客户经理:联系银行客户经理,获取产品的实际收益数据。
2. 查看产品说明书或公告 - 产品说明书:在购买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收益计算方式和历史表现。 - 定期公告:银行会发布理财产品的定期报告或公告,披露实际收益率和投资情况。
3. 使用第三方平台 - 理财平台:如支付宝、微信理财通等第三方平台,通常会展示已购买产品的实际收益。 - 金融数据平台:如Wind、同花顺等专业平台,提供理财产品的历史收益数据。
4. 计算实际收益率 - 公式:实际收益率 = (当前净值 - 购买时净值) / 购买时净值 × 100%。 - 示例:如果购买时净值为1.0,当前净值为1.05,则实际收益率为5%。
5. 注意事项 - 净值型产品:关注产品净值变化,实际收益率与净值直接相关。 - 非净值型产品:查看产品到期或定期结算的实际收益。 - 费用扣除:实际收益率需扣除管理费、托管费等费用。
通过银行官方渠道、产品说明书或第三方平台,可以方便地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同时,注意区分净值型和非净值型产品,并考虑费用扣除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收益数据。
实际收益率怎么算
今天与大家谈谈关于年化收益率的问题。
在贷款、投资、理财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否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名义利率,是公布出来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实际上的利率。
说白了,就是看上去的和实际上发生的,是有差别的,而且差别可能很大。
一、先看看贷款的例子
打个比方,我们去贷款买车,贷10万,银行说利率很低,只有5%,期限1年,但每月要还本金和利息。
这里,名义利率就是年化5%,实际利率呢,接近10%。
为什么?
因为你要每月还本金和利息,还12次。你贷款到的10万元是使用不充分的,第二个月可能就只有9万了。
所以名义上的5%,只有在你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情况下,才会与实际利率相等。
只要本金是提前要还的,实际利率就与名义利率不等,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二、再看看理财的例子
很多人投过XX所,目前XXX所的拳头产品:稳盈安-e,36个月期限,年化收益8.4%,每月等额本息还款。
这里,名义利率是8.4%,实际利率呢,大概在6%多一点。
所以,你实际上的收益根本达不到8.4%奥!
为什么呢?
因为他提前把部分本金和利息还给你了,所以你投资的钱的使用是不充分的。
只有一种情况才能达到或者接近8.4%,就是每月还款的本息,你可以还款当天马上投入到新的8.4%的产品上去。
另外还有一直情况,就是这个产品是到期还本付息,这个时候名义利率=实际利率=8.4%
还有第三种情况,是名义利率低于实际利率,这种是最爽的,拿某宝来举例:
某宝黄金系列的180天以上的产品,是先息后本,14%,注意不是等额本息。意思就是,按照14%的年化利率先算出利息,然后将利息提前每月还给你。
我们拿到利息可以用于新的投资,这样,实际的利率会高于14%!
理财出处是坑,掌握知识,才能科学理财!
--------------------------
本账号所有文章,均为社区原创!
金元宝理财,是一个拥有130万注册用户的理财交流社区,有料、接地气。
可在360手机助手等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微信公众号:jyblc8
实际收益率的三个公式
众所周知,10年期名义美债收益率常被业内称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而如今,随着剔除通胀因素后的10年期实际收益率,在隔夜一举刷新了14年来的最高位,这块全球资本市场的“定价之锚”,可能已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个彻底终结美国廉价货币、金融环境明显收紧的周期!
行情数据显示,美国10年期实际收益率——即1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TIPS)收益率在隔夜纽约尾盘攀升逾6个基点,至1.84%,为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更长期限的美国3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则更是触及了关键的2%整数关口,为十多年来首次。
30年期实际收益率上次突破2%还要追溯2011年。此后,随着美联储大幅降息和对通胀保值的需求飙升,这一收益率在2020年和2021年曾跌至-0.50%左右。
长期以来,众多业内人士都将美国实际收益率视为衡量实际借贷成本的指标。而眼下,令人尤为担心的一点是,实际收益率的大幅上升可能对资产估值构成明显压力,因为这些资产的未来收益必须以更高的利率进行贴现。
这种无形的压力可能会横扫市场上的每一种资产类别。最简单的例子:更高的实际利率将提高投资人持有黄金、比特币这类资产的机会成本,从而也会降低它们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此外,科技股的估值依赖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更高的利率提高了分母,降低了估值。
从逻辑上而言,TIPS及长期名义美债收益率近来面临的部分上行动力,反映了通胀路径的不确定性居高不下。虽然上周公布的CPI指标和联储调查所得的通胀预期均在下降,但原油价格已升至年内最高,粮食危机也可能在今夏抬头,医疗保险领域也料将开始推升价格。
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BMO Capital Markets)美国利率策略主管Ian Lynge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从经济角度来看,经通胀调整后的借贷成本保持在如此高的水平越长,对企业和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就越大。”
周一,在实际收益率出现重大行情突破的同时,名义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大多走高,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突破4.21%一线。截止纽约时段尾盘,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个基点报4.975%,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5.2个基点报4.365%,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3.1个基点报4.196%,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2个基点报4.291%。
PIMCO投资组合经理Michael Cudzil表示,“我们有可能会需要更高的实际和名义收益率,我们的基准预测是实质性的放缓,这会导致经济衰退并最终推动利率下降。但我们有可能在曲线上看到我们已经很久未见的更多通胀溢价。”
美元“耀武扬威”
就关联市场而言,周一在美国实际收益率刷新十余年高位的背景下,最先感受到“山雨欲来”氛围的无疑是外汇市场。利差因素的利好令美元得以“耀武扬威”,而诸多非美货币则普遍承压。
技术图表显示,彭博美元指数在隔夜盘中一度升穿了200日均线。正回报的吸引力正推动资金回流美元,美元自上月创下的逾一年低位已反弹约3%。
虽然近期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美元涨势正失去动力,但现如今,美元却有了新范式:其逻辑在于,即使美联储接近紧缩周期终点,美元依然可以受到经济增长坚韧的提振。
对冲基金继续削减美元空头头寸也在强化这一趋势。期权市场反映头寸和人气的指标显示,投资者对美元的看涨程度为3月底以来最高。
在非美货币方面,美元兑离岸人民币隔夜升至了年内最高水平,美元兑日元也升至145.58,逼近去年触发日本央行入市干预提振日元的水平。而更糟糕的或许是本身就面临国内困境的一些新兴市场货币,例如俄罗斯卢布和阿根廷比索。
周一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盘中一度跌破1美元兑100卢布,促使俄罗斯央行宣布要召开紧急利率会议,而阿根廷比索更是因国内大选的利空而在外汇交易电子市场上贬值18%。
高盛策略师Kamakshya Trivedi等人撰文指出,“当市场关注的是美国的出色表现或美国收益率上升时,美元很难大幅下跌。”
瑞穗国际全球宏观策略交易主管Peter Chatwell也表示,美国的实际利率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具有吸引力,这正引发一种从众行为,同时也表明在当前做空美元确实要顶着巨大的风险。
本文源自财联社
债券实际收益率
问:
我是一名理财菜鸟,刚刚开始接触理财,很多问题都搞不明白,希望能得到标叔的指点。比如,我在很多地方都会看到年化收益率这样一个词汇,年化收益率究竟是什么意思?它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能够用这个指标来选择理财产品吗?
标叔:
理财过程中,会使用不同期限的投资产品,由于期限不同,到期收益率也不一样。比如,有的产品2年获得10%的收益,有的产品3个月获得2%的收益,这两款产品从收益率上该如何比较呢?由此就产生了年化收益率这个概念,也就是将收益率全部换算成1年的收益率,再进行比较。
年化收益率是这样计算的,首先用1加上到期收益率,再对这个值按时间期限开方,得到的结果再减去1,就是这项投资的年化收益率。仍以上面两款产品为例,2年获得10%的收益,即1+10%=1.1,1.1开2次方约等于1.0488,再减去1后得到的就是这项投资的年化收益率,为4.88%;3个月获得2%的收益,即1+2%=1.02,1.02开0.25次方再减1,得到的年化收益率为8.24%。显然,从年化收益率的角度比较,3个月期的投资产品收益率更高。
在看到年化收益率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清楚投资的期限,不要被数字所迷惑。比如某银行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期限是半年(183天),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5%,并不意味着半年就可以获得4.5%的收益率,而是只能获得约4.5%一半的收益,即2.25%。因为银行是按照4.5%除以365天来计算每日的收益,再按照实际持有的天数计算总收益的。另外,也要注意有没有年化两个字,有些保险公司就曾利用这两个字做文章,明明是一款20年的产品,到期的收益率是12%,但保险业务员只强调收益率是12%,不强调期限,让人误以为是年化收益率,从而产生购买的冲动。
年化收益率是我们选择理财产品时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通常年化收益率出现在这样一些地方,一是预期收益率,如过去银行发行的大部分理财产品,都会给出预期年化收益率,随着资产管理新规的实施,此类产品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二是业绩比较基准,取代预期收益率型产品的是净值型产品,这些产品没有预期收益率,只有业绩比较基准,实际的收益率会围绕业绩比较基准波动,这个比较基准还是有参考作用的;三是历史业绩,如基金的过往业绩等,由于过往业绩不能代表未来,在选择时还需参考其他指标。
通常,在选择理财产品时,除了要关注年化收益率外,还要关注投资的期限、风险以及宏观经济的变化。比如,同样是低风险的银行理财产品,当预期收益率或业绩比较基准下滑的时候,我们宁肯选收益率低一些、期限长一些的产品,也不选收益率高的短期产品。在年化收益率差不多的情况下,要选择风险较低的产品。(作者:汪标;图/小黑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实际收益率公式,实际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