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资费是什么意思,宽带资费是什么意思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方瑶妍

手机资费是什么意思,宽带资费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由投稿人方瑶妍来为大家解答手机资费是什么意思,宽带资费是什么意思这个热门资讯。手机资费是什么意思,宽带资费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套餐资费是什么意思

最近中国移动的官方消息,主要集中在5G的宣传上。什么“5G+智慧高铁”、“5G+医疗健康” 、“5G+智慧矿山”,前不久中国移动还推出了自己的5G手机品牌,先行者X1。凡是有业务的地方,就需要5G,凡是需要5G的地方,几乎都有中国移动的身影。面对高投入的5G,实力雄厚的中国移动比联通和电信更具有先天优势,因此移动也是志在必得,希望继续延续4G时代的领导地位。

中国移动近10亿的手机用户,远远超过联通和电信两家之和,无疑占据着4G霸主的地位,但移动的领导地位也正在遭受威胁。尤其是即将在11月底全面放开的携号转网,对中国移动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试点城市的携号转网统计数据来看,中国移动在三大运营商中净转出最多,而中国电信总体上来讲是净转入,而且还有大批的移动用户表示一旦携号转网开放,将“抛弃”中国移动。

用户之所以要放弃中国移动转投联通或电信,无非就是中国移动多年来资费高、不明不白消费的“套路”多,深深地伤了用户的心。如今要应对携号转网留住用户,也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今年年初,中国移动就明确表示要规范业务流程,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5月份开始,中国移动面向所有老用户的“查网龄送流量”活动,算得上是近年来移动最普惠的福利之一,而且这次赠送的流量到期自动取消,不再有自动续费的“套路”,让中国移动得到了难得的称赞。

不过从9月份开始,三大运营商都取消了“不限流量套餐”,超出的流量不降速,但要另外算钱,加之很多用户此前查网龄赠送的流量都已经到期了,如何继续绑定用户,让用户继续使用移动的流量,又成了中国移动需要琢磨的新问题。按照以往的惯用招式,有条件赠送再一次成为移动留住用户的最实用方法。近日,陕西、四川等地的部分移动用户就收到了新活动的邀请,只要承诺一定的最低消费额度,就可以获得18个月每月5G至40G不等的流量赠送(也可选择语音赠送),拉开了移动新一轮赠送活动的序幕。

在笔者看来,中国移动的这种做法也算是“良心”了一回。首先,签协议前就明确告知了用户,要转网必须先交违约金解除合约,让用户明白消费。其次,这个每月10元的违约金也没有漫天要价。可见在工信部规范化要求和携号转网的倒逼之下,中国移动真的是变得越来越透明了。因此,如果你暂时还没有要携号转网的打算,中国移动的免费福利活动不妨照单全收,不过收之前,还是应该仔细研读一下详细的协议,万一其中还有什么“坑”呢?

关于中美贸易战,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中国网”抖音号(787874450),看你想看

语音资费是什么意思

澎湃特约评论员 任然

近日,有网友建议进一步降低全国手机卡收费标准:“电信公司就是套路,刚开始办理卡有活动,用2年后又恢复原价,我们电信卡已经用习惯,我们每个人怎么可能轻易换号码,还有现在全国性,不管什么网络运营商普遍流量很少,分钟数很高,而且套餐收费标准很贵。”

对此,工信部回应称,已推动企业推出各种优惠资费方案和降费举措,下一步将督促企业改善资费方案,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广大用户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近几年,随着提速降费和携号转网的推进,电信服务的整体质量应该说有着明显进步。但网友反映的流量套餐费用贵、收费标准不透明、电话套餐通话时间长而流量少等问题,也确实还真实存在,并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相关新闻下面的网友评论,就颇能说明问题。

媒体查询发现,时下许多流量套餐都规定了资费有效期为2年或1年,如双方无异议则到期后自动续约。但问题在于,消费者首次办理流量套餐的资费被美其名曰为打折后的优惠价,而过了有效期后,则恢复到要高出不少的“原价”。并且,这一点往往并没有进行明确告知,很容易被用户忽略。如有的电信套餐,需要点开页面上的“查看更多”才能看到年限说明。

这种设计,一方面以看似优惠的价格吸引了用户,减少了用户在办套餐时对高价的抵触;另一方面通过自动续约可完成对用户的长期绑定。因为即便恢复原价,用户不仅可能一时难以察觉,要变更也要遭遇续约期限的限制。

而过了续约期限,同样还有陷阱等着用户——去年11月,人民日报就报道,套餐更换升级容易但降档难,存在人为设置障碍等现象。比如,“升级套餐时,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办。但是要降档时却需要本人到营业厅办理”,并且到了营业厅办理也还可能遭遇“踢皮球”。

总之,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套餐,多少有误导消费者甚至给消费者挖坑的嫌疑。

事实上,提高电信服务和收费的透明度,一直是被重点整治的对象。如2018年,工信部就专门印发相关通知,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合理制定电信业务资费方案,并应列明资费结构、收费项目、有效期限等内容,做到简单清晰、用语规范、无歧义,同时要求做好资费“清单式”公示。但就现在来看,这方面显然仍还有“死角”和“潜规则”要破除。

除此之外,电话套餐的“内容”设计不够合理,也是另一大突出的“槽点”。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不少套餐内的通话时间长而流量少,实用性大打折扣,忽视了用户对流量的刚需。

这次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提速降费之下,移动流量平均资费已由2014年的139元/G下降到2020年的4元/G,降幅超过95%。但是,在当前的5G时代,用户对流量的总需求大大提升,如果直接拿流量单价来比较,并不一定能够客观反映出消费者对于流量“降费”的真实获得感。

正如有网友调侃的,“以前1G能用15天,现在1G只能能用15秒”,即便流量单价大幅降低,但总流量消耗同样大幅增长,最终消费者所支付的流量成本,很可能不降反升。所以,评价用户的流量负担,不应该只考虑单价的降幅,而应综合评估流量总需求的变化。这也提醒,提速降费要有新的“精进”。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电话套餐在流量和通话时间上的分配。目前不少电话套餐都存在着通话时间长而流量少的尴尬,这与当前移动电话通话量持续降低,而移动流量需求快速增长形成明显的错位。显然,及时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对套餐中的通话时长和流量重新进行优化分配,才能真正提升用户的真实获得感。

这些消费者集中吐槽的问题,有些是新问题,有些则是老问题。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要让用户满意,关键无非还是少一点套路,多一些真诚。电信服务市场和消费者需求都在不断变化,服务的质量自然也还有提升的空间。

责任编辑:甘琼芳 图片编辑:沈轲

5g消息资费是什么意思

2019-10-31 13:02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31日电(常涛)千呼万唤始出来!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启动5G商用,最令外界期待的5G套餐收费详情也正式出炉。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目前三大运营商5G套餐起步价为每月128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前期5G预约用户可享受套餐价格7折或8折优惠,为期半年。

资料图 中新经纬 常涛摄

5G套餐收费详情出炉,哪家划算

中国移动5G套餐(个人版)收费详情

中国移动的5G智享套餐分为个人版和家庭版。个人版按月费共分为128元、198元、298元、398元和598元共五档。其中128元档包含30G流量,每月200分钟外加半年300分钟语音通话;598元档包含300G流量,3000分钟语音通话。以上各档位超出套餐部分,流量按5元1G收费,满15元后按照3元1G进行计费,语音按0.15元每分收费。

此外,如果用户还想享受宽带、亲情网、语音流量共享等更多家庭权益,还可选择5G智享套餐家庭版。家庭版共分为169元、269元、369元、569元、869元共五档。其中169元、269元两档可享受5G优享服务,369元、569元、869元可享受5G极速服务。

中国联通5G套餐收费详情

中国联通的5G套餐(又称冰激凌套餐)共分为129元、159元、199元、299元、399元、599元共六档。其中129元档包含30G流量以及500分钟语音通话;599元档包含300G流量以及3000分钟语音通话。以上各档位超出套餐部分,国内流量按3元1G收费,国内语音按0.15元每分收费。

为了避免“一夜忘关流量,房子归运营商”的情况发生,中国联通提出当月套餐外流量消费600元封顶。

中国电信5G套餐收费详情

中国电信的5G套餐共分为129元、169元、199元、239元、299元、399元、599元共七档。其中129元档包含30G流量以及语音通话500分钟;599元档包含300G流量以及3000分钟语音通话。

此外,据媒体报道,在5G套餐价格制定上,运营商首次采取按上网速度定价的方式。比如中国移动5G套餐能够享受的服务包括5G基础服务、5G优享服务和5G极速服务,对应的峰值速率分别为300Mbps、500Mbps和1Gbps。对于中国联通的5G套餐,用户可选的网络速率分别为舒适版(500Mbps)和优享版(1Gbps)。

中新经纬记者注意到,中国移动在客户端提示,5G优享服务、5G极速服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网络服务权益,一是网络服务权益提供5G网络的高速服务,其中在5G网络覆盖良好且没有网络堵塞情况下,5G极速服务下行峰值速率优于5G优享服务;二是网络服务权益提供在网络拥塞情况下更好的接入服务保障,其中5G极速服务接入服务保障能力优于5G优享服务。

在操作上,用户可以直接在三大运营商的客户端进行办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三大运营商的5G套餐是从11月1日起开始生效的。办理5G套餐,用户可以不换卡、不换号,但是想要体验5G网速,还是需要选择换一部5G手机。

5G套餐到底贵不贵?

此前8月,三大运营商先后推出了两个月的5G“用户免费体验方案”,这引发了业内猜疑:5G商用套餐或将于10月正式推出。

10月25日,在中国移动北京公司5G产业联盟大会上,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李威透露,11月1日中国移动将正式发布5G商用套餐。而在10月31日,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开幕论坛上,工信部将携手三大运营商正式启动5G商用。

关于最令消费者关心额资费问题,今年8月,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曾透露,中国联通的5G推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过渡期,就是从现在到今年11月和12月,这个阶段费用最低的一个套餐月租是190元。此前亦有消息称,中国电信的5G套餐价格区间预计将在199-599元。

彼时,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第一批推出5G套餐很可能依然维持较高的月费,“打完折过百是很正常的,这是由前期运营商投入巨大,面临的盈利压力也大决定的。”

资料图 中新经纬 常涛摄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期5G预约预约阶段,三大运营商针均给予了一定的优惠力度:中国移动用户订购5G套餐任意档位,均可连续6个月享受套餐费折扣,网龄5年以上7折,5年以下8折;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对于网龄3年及以上的用户,给予7折优惠,其他用户则是8折优惠。如果据此计算,三大运营商5G套餐最低为89.6元每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我国5G套餐资费水平低于国际主流运营商。同时,网络提速降费工作的深入推进,国内通信用户已经从单纯关注降费,逐步转为更加重视通信服务的质量和体验。根据差异化服务划分套餐档次也将会是5G资费的发展趋势。

今年年底开通13万个5G基站

在今日举行的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开幕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网络设施不断完善 ,网络下载速率提升到全球先进水平,今年年底将开通13万个5G基站,北京上海等地连片覆盖。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5G商用启动仪式上表示,5G商用网络是基础,正与中国联通推进共建共享,取得阶段性进展。应用是关键,针对公众客户,推出超高清、云游戏、云电脑;针对政企客户,推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等解决方案。

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表示,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共同打造全球首张5G共建共享网,通过共建共享,实现覆盖翻倍、速率翻倍、服务更优,客户可以享受到更大带宽、更高速率、更广覆盖的5G网络服务,目前双方已在24省市开通5G共建共享基站。以速率为例,最新的测试数据显示,共建共享的5G网络峰值速率可达2.5Gpbs,是全球5G现网中测得的最高速率。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5G覆盖面广、渗透性强、带动作用明显,将驱动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开启数字经济的新篇章。他认为,5G将展现四大价值。一是5G将成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二是5G将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三是5G将成为构建智慧社会的新基石。四是5G将成为组织形态重塑的催化剂。

据悉,共有50个城市入选5G首批开通城市名单,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武汉、济南、郑州、苏州、青岛、重庆、成都、宁波、温州、嘉兴、绍兴、东莞、佛山、中山、珠海、无锡、常州、南通、沈阳、长沙、大连、兰州、福州、石家庄、太原、西宁、西安、厦门、贵阳、雄安、呼和浩特、南宁、海口、哈尔滨、南昌、合肥、银川、昆明、长春、泉州、柳州、鹰潭、乌鲁木齐。

其中,北京和上海成为目前5G信号覆盖最多的城市,广州、杭州等城市也实现了5G网络连片覆盖。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的5G商用预约用户总数已超过1000万。(中新经纬APP)

责编:韩雯雯

本埠资费是什么意思

9月20日有媒体报道说,国务院第八督查组邀请10名网友与三大电信运营商见面。针对新老用户资费差距大的问题,三大运营商作出了回应:中国移动的回应说,将公示所有在售资费套餐,新老客户不同权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中国电信表示,将在一个月内整改到位,如发现问题严肃问责;中国联通则回应,将严格保证新老客户同权,如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上述表态,让人琢磨再三。在回应中,有两家电信运营商用了“一经发现”的词句,言外之意就是已经基本上没有问题,有问题也只能是“一经发现”了;一家电信运营商承诺“一个月内整改到位”,意即现在还存在问题,一个月以后也是“如发现……”,和“一经发现”的意思相同。

然而,所谓“新老用户资费差距大的问题”,真是这么简单么?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上述回应,真有点“没来的请举手”的意蕴。新老用户资费差距大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由提速降费的政策所带出来的问题。对这一政策,上至国务院、下至政府主管部门都在大力推进,并将之纳入政府的施政目标之一。当然,实现这一施政目标,全有赖于三大电信运营商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

提速降费政策,是国家新时期整体发展战略在电信领域的具体体现,因而这一政策是普惠性的、无差别的。既是普惠,按照常识,电信运营商应该采取最简洁、最直观、最让人感受得到的办法来落实这一政策。什么是最简洁、最直观、最让人感受得到的办法呢?显然,直接在老用户的既用套餐内增加流量或通话时间、提高上网速率,就是最简洁、最直观、最让人感受得到的办法。而现在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营销策略,则是通过“折腾”用户,来迟滞乃至变相取消提速降费的普惠性:老用户不愿意“折腾”变更套餐,那就不能享用提速降费的实惠。

老用户的既用套餐中,流量很少、通话时间相对较长。在移动社交媒体的通话功能已经逐步取代移动电话功能后,电信套餐内的大量通话时长及其资费被沉淀至电信运营商的账薄上,成为其巨额利润的重要来源。变更通话时间和流量的设置比例,既简单易行,又惠及用户,为何不做?而运营商不惜大量客服成本向老用户推销的“升级”套餐中,除了资费升级以外,噱头更多,不是通话时间畸少——目的在于让用户“餐”外用资,就是流量说法多多,根本让人体会不到提速降费的实惠究竟在哪。

放着简单易行的办法不用,非要逼迫老用户去“麻烦”客服,更改套餐,而后才能享有国家提速降费的普惠政策,这个招数和套路,正是电信运营商采取的市场营销策略。由此看来,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执行国家提速降费政策时,设计了一套异常繁琐的套路,依然用其惯常的套餐套路来应对和执行普惠性的政策。这种营销策略的设计“理念”,就是以看似合理的差别化的市场营销策略,来抵消和变相抵消国家普惠性的政策,而又可将非普惠性的结果,归结为客户、尤其是老客户自己“嫌麻烦”“懒得”变更套餐。

所以,哪里还用什么“一经发现”,哪里还用什么“如发现”,这么明显的问题——国家普惠性政策被市场营销策略消解和变相取消——不去解决,反而要去“一经发现”其他问题,这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吗。直接给老用户增加“福利”,难么?

(来源:光明网)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手机资费是什么意思,宽带资费是什么意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