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投诉服务中心,互联网投诉电话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时琬

互联网投诉服务中心,互联网投诉电话

大家好,由投稿人时琬来为大家解答互联网投诉服务中心,互联网投诉电话这个热门资讯。互联网投诉服务中心,互联网投诉电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互联网投诉平台


你以为12345就是投诉的“天花板”了?错!国家亲自出手,打造了这7个“核弹级”投诉渠道!

它们直接连通中央部门,专治各种“踢皮球”“装聋作哑”,老百姓也能硬刚到底!今天就把这些“大杀器”全盘托出,建议收藏转发,关键时刻能顶半边天!

01、国务院“互联网+督查”:专治地方“糊弄学”

一句话亮点:中央督查组亲自下场,地方“打太极”的克星!

哪些事能告:

中央政策到地方就变味(比如扶贫资金被挪用、环保数据造假);

跨省办事跑断腿,部门互相甩锅(民生工程烂尾、社保转移难如登天);

形式主义逼疯基层(天天填表应付检查,干部累到想辞职)。

操作指南:

1️⃣微信搜“国务院客户端”→点“互联网+督查”或直接登录官网提交;

2️⃣实名举报更高效!材料要短小精悍(别超400字),重点写清时间、地点、人物+证据链;

3️⃣坐等督查组“空降”现场,问题不解决绝不收兵!

真实案例:某地村民举报河道污染,3天后省环保厅连夜突击检查,镇长直接被问责!

02、中央网信办12377:全网“清道夫”,专治网络妖魔鬼怪

一句话亮点:从谣言到诈骗,一键清空网络

哪些事能告:

网络诈骗、色情赌博、盗号黑产;

造谣传谣、人肉搜索、恶意泄露隐私;

APP偷你信息、弹窗广告关不掉、钓鱼网站坑钱。

反杀攻略:

1️⃣ 官网(www.12377.cn)或微信小程序一键举报;

2️⃣ 附上截图/录屏证据,描述越详细处理越快;

3️⃣ 举报成功直接封号+平台负责人被约谈!

暗黑技巧:连续举报同一账号3次,全网关联账号都会被标记“高危”!

03、最高检12309:老百姓的“法律核弹”

一句话亮点:冤假错案、贪官污吏的终极克星!

哪些事能告:

司法不公(判决执行不力、冤案多年未平反);

官员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比如村霸私吞征地款);

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公益诉讼线索。

硬核操作:

1️⃣ 登录官网或拨打12309热线,线上提交材料;

2️⃣ 材料按“时间线+法律条文”整理,别写成流水账;

3️⃣ 进度可实时查询,重大案件直接由最高检督办!

保命提醒:诬告陷害要坐牢!证据必须铁证如山!

04、中纪委12388:打虎拍蝇“核按钮”

一句话亮点:官员最怕的号码,一按就引发官场地震!

哪些事能告:

公职人员收红包、养小三、公款吃喝;

领导亲属开公司“吃空饷”、黑恶势力保护伞;

玩忽职守致重大事故(比如豆腐渣工程塌方)。

实战秘籍:

1️⃣电话、网站、邮寄信函均可举报(匿名也行);

2️⃣证据要“三连击”:录音+照片+银行流水;

3️⃣查实后轻则免职,重则牢底坐穿!

经典案例:某网友举报镇长豪车豪宅,纪委暗访发现其名下竟有8套房,结果全家被查!

05、国家信访局网上大厅:老百姓的“尚方宝剑”

一句话亮点:十年办不下的房产证?拆迁补偿不合理?它来撑腰!

哪些事能告:

房产纠纷(烂尾楼、物业乱收费);

黑恶势力长期欺压百姓;

退伍军人补贴被克扣、农民工欠薪。

操作口诀:

1️⃣登录官网提交材料,记得拿“查询码”跟踪进度;

2️⃣材料按“时间线+红头文件”整理,拒绝小作文;

3️⃣结果不满意?直接申请复查,杠到底!

成功率翻倍技巧:同时向省级信访局提交,上下联动处理更快!

06、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直接@省委领导!

一句话亮点:你的留言,省委领导亲自批阅!

哪些事能告:

家门口道路十年未修、学校乱收费;

医院挂号黄牛猖獗、政务服务窗口态度差;

企业违规排污,投诉多次无人管。

神操作指南:

1️⃣登录“领导留言板”,选择对应省份或部委;

2️⃣问题描述用“痛点+诉求+证据”三段式,别啰嗦;

3️⃣选“急难愁盼”标签,优先处理!

真实效果:某市民反映小区水质差,5天后水务局上门安装净水设备!

07、12321举报中心:骚扰电话“一键封喉”

一句话亮点:半夜推销电话?诈骗短信?让它直接“社死”!

哪些事能告:

贷款、房产中介疯狂电话轰炸;

伪基站发送钓鱼链接、虚假中奖信息;

APP强制获取通讯录、违规收集人脸信息。

反杀攻略:

1️⃣官网(www.12321.cn)或微信一键举报;

2️⃣上传通话记录+短信截图,3次举报同一号码直接永久封停;

3️⃣运营商被约谈,骗子号码全网拉黑!

隐藏功能:举报APP过度索权,工信部直接下架整改!

写在最后:维权提醒,切记下面三点

1️⃣ 证据要“谍战级”:录音、截图、视频、文件四件套备齐,缺一不可!

2️⃣ 举报要“快准狠”:选对平台+直击要害+每周催办一次!

3️⃣安全第一:敏感问题用网吧电脑+匿名举报,防打击报复!

转发出去,让那些“牛鬼蛇神”知道:老百姓背后站着整个国家!记住,问题别重复投递,选最对口的平台,一告一个准!

互联网投诉平台官网入口

【编者按】“人民投诉”是人民网重点打造的消费者线上投诉维权服务平台。“人民投诉”开设“消费曝光台”专栏,帮助消费者洞察消费陷阱,助力消费环境建设、提升消费市场服务质量。

“这家电商平台洗衣服务把我价值1500多元的羽绒服洗染色了,只给赔300元。这可是我新买的才只穿了一个多月!”近日,有网友向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反映,选择互联网洗涤服务,没想到收到货发现衣物被洗坏。

消费者通过“人民投诉”平台反映选择互联网洗衣服务却把衣服鞋子洗坏。(图片来自“人民投诉”用户)

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为在社区场景挖掘新业务增长点,相继开通线上洗涤服务,并且打出“免费取送”“团购优惠”“洗后快速送达”的广告语,此项服务凭借价格实惠、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许多消费者青睐。

但随着消费者对洗涤服务需求量增大,相关纠纷也频频发生。“人民投诉”平台梳理发现,涉及互联网洗涤的投诉内容主要集中于售后环节——提供服务的店家与平台营业地址不一致,衣物洗坏后,平台和店家推诿责任;出现洗坏衣物的情况,店家拖延不处理;送洗的衣物丢失,店家拒不赔付;昂贵的衣服洗坏后赔偿不合理等。

网友涉及互联网洗涤服务的相关投诉问题。(“人民投诉”用户投诉截图)

在线上洗护服务中,消费者与洗衣平台纠纷频发已屡见不鲜。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洗衣经过多年发展,在线洗衣平台+背后洗衣工厂的模式已被打通。现有的线上洗衣平台大多是在前端营销获客,后方对接洗衣工厂与物流,将核心服务外包来完成最终交付。这样既可以扩大服务范围,也能够降低成本兼顾效率。但“洗衣”不是一个容易标准化的服务项目,将服务的根本——洗涤这一块外包出去,就容易形成一些问题,同时也会对消费者维权造成困扰。

业内人士分析,“确保服务质量”既是互联网洗衣平台的痛点,也是平台赖以生存的立足点,而赔付则是服务质量中重要的一环。只有保证顾客的体验感,才能让双方“皆大欢喜”。同时,行业协会也应发挥专业优势,为减少纠纷制定相关细则。

对于洗坏的衣物赔偿标准如何确定,此前中国商业联合会洗染专委会制定的《全国洗染服务纠纷解决办法(试行)》提出:因经营者责任使衣物洗涤后出现轻微损坏,不在明显部位或修补后不影响外观和穿着价值的,在退回原洗涤费给消费者的同时,建议给予洗涤收费价的3倍补偿。若丢失或因损坏不能穿着的,按洗涤费10-20倍给予赔偿。没有做出书面保值清洗约定的,按普通衣物洗涤和普通衣物赔偿处理,最高不超过2000元。

结合消协、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消费提示,“人民投诉”提醒消费者,在选择互联网洗涤服务时要注意:

1.选择服务机构时,应查看对方是否具备营业执照,尽量选择售后服务规范的正规店铺。同时,了解店家是否有专门的洗衣机和人员配置,是否为“外包”,关注店铺的评价和信誉状况

2.在委托和承接洗涤业务时,消费者应与经营者签订协议,写明衣物的名称、品牌、洗涤方式等,然后让经营者确认

3.衣物送洗前要认真检查,就送洗衣物是否有破损和色差、特殊部位的特殊处理要求等进行文字和照片、视频记录。特别要检查口袋,确保口袋内无其他物品。

4.在送洗衣物时,要仔细核对商家接收单上所填写的信息,将衣物的状况尽可能描述详细,如衣物的新旧情况、面料质地、颜色、脏净程度、破损程度、贵重饰物,以及易损、易腐蚀等相关事宜

5.价格昂贵的衣物,应进行保价提供衣物的发票,与店家书面明确并确认衣物价值、清洗费用、服务内容、理赔金额等内容。如无法提供衣服的原始购物发票,应事先与经营者约定衣物的保值价格。

6.洗涤物移交时,消费者应仔细查看洗涤物的清洗情况,确认无误后再签收。应当主动向店家索要洗衣凭证,并将其与及购衣票据保留好,作为维权证据。

7.如果发现衣物有破损、变形、染色等问题,消费者可以拒绝取物,及时和经营者协商处理。如果经营者拒不解决,消费者应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拨打12315、12345投诉处理。

8.根据实际需求理性选择预付式消费模式。若办理预付卡应及时消费,以免商家经营不善停业、转让,持卡人权益受到损害。

……

屏幕前的你如果遭遇类似的消费权益侵害,

欢迎通过“人民投诉”平台向我们反映

https://weiquan.people.com.cn/#/

如果您是提供消费服务的企业或机构,

也欢迎入驻“人民投诉”平台回应消费者关切,

共建和谐健康的消费环境!

https://weiquan.people.com.cn/#/notice/7/business.notice

互联网投诉中心电话

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已开通网上举报功能,广大社会机构和群众可线上反映欺诈骗保相关情况。

据悉,如发现有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存在,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首页下方“政民互动”版块,点击“打击欺诈骗保举报”即可进入,选择“网上信访”或“局长信箱”反映相关情况。

网上举报功能示意图。(图片来源:国家医保局)

根据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的《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办法》,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对符合奖励条件的举报人按照案值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最高不超过20万元,最低不少于200元。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基金社会监督暨举报奖励大会,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方面作出贡献的举报人现场颁发奖金。

国家医保局表示,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伤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行为不仅要出重拳,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综合新华社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互联网投诉平台解封几率大吗

上周,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https://tousu.thepaper.cn)收到通信及互联网信息类等投诉增多,涉及携号转网申请收不到携转码等问题。

其中,消费者华先生反映称,办理携号转网时,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两天内发送十多条携转申请短信均未收到携转码,疑似被系统屏蔽短信。

澎湃新闻注意到,社交平台上也有用户反映中国联通屏蔽携转短信的情况,向工信部12300投诉后,才得知可以发送1111到10010解除短信屏蔽,随后成功办理携号转网。

就华先生反映的问题,中国联通相关工作人员回应澎湃新闻称,携号转网需要用户先核验是否具有携号转网资格,符合资格后可以申请携转码办理。

已解决:

针对拼多多、中国移动、苏宁易购、京东等的数起投诉,澎湃新闻介入后,双方达成一致。

未回应:

针对广州德诚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南京河西新城区国有资产经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淘宝一原一木宠物家居等的数起投诉,仍在协商处理中。

未达成一致: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上海京城优恋婚姻介绍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城优恋”)通过线上社交平台引流,联系单身男女到线下门店后,通过虚假承诺诱导签约。其中,消费者涂女士贷款17万元向“京城优恋”支付服务费后,要求退款始终未获成功。

就此纠纷,澎湃新闻尝试联系“京城优恋”未果,多次致电“京城优恋”相关工作人员也无法接通。

北京市京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风虎建议,消费者在签署书面合同前,务必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部分,一定要确保理解所有条款的含义,不要轻易相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

目前,双方尚未达成一致。

一周维权速报:

1.女子称家装节上订到已停产家具,涉事公司“蒂宝龙家具”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在无忧安居家装节上支付1.5万元定金,购买了一套深圳蒂宝龙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蒂宝龙家具”)的家具,双方约定2024年12月初交货。然而,临近交货期商家却以各种理由推脱发货。12月初,消费者多次联系商家,对方却要求消费者自己与工厂对接,而工厂又以生产进度滞后为由拖延交付。至12月下旬,消费者家属到工厂查看却发现,工厂内仅有少量床垫,消费者预订的茶几款式几年前就已经停产了。

对此,澎湃新闻致电“蒂宝龙家具”供货方工作人员,电话无人接听。随后澎湃新闻又致电无忧安居家装节负责公司。对方表示,公司会对入驻展会的商家进行资质审核,目前正在处理相应的订单。

此外,工商信息显示,涉事的“蒂宝龙家具”曾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市监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2.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农忙时节他和同村人开着货车到加油站买柴油,返程路上被交通运输局稽查人员拦下,并以擅自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为由,扣押车辆、罚款3万元。消费者表示,自己购买柴油并无盈利目的,而是农田自用,对相关法规也无了解,希望交通运输局能够考虑农民实际情况,适当减免。

对此,望江县交通运输局执法大队回应澎湃新闻称,农民为农机购买柴油并运输回家,确实违反了危险货物运输条例相关规定,“3万元罚款已经是最低罚款,这个是法院裁定并在法院执法局缴纳的,不能减免”。

澎湃新闻了解到,此前已发生过类似事件,并引起广泛关注和议论。有媒体认为,此事暴露出纸上的法律条文与实际生活需求之间的“脱节”之处。纠正这类违法行为,不能简单一罚了之,而是应首先做好普法工作。

一周消费警示:

北京市场监管局发布7条年货购买提醒:理性谨慎不盲目跟风

2025年春节即将来临,商家各类促销活动繁多,1月17日,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北京市场监管”向消费者发出年货购买提醒,倡导理性看待促销活动,文明、健康、绿色消费。

一、购置年货要理性谨慎

消费者应按需理性置办年货,选购前宜先整理家中存量,罗列采购清单,选择超市、商场或资质齐全的网络平台等正规经营渠道,认真甄别促销规则条款,货比三家,不盲目跟风购买。

二、网络购物细看详情

一是看清商品介绍,包括名称、产地、规格、用料或材质等,虽然很多商品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但为了不影响使用,尽量在下单前了解清楚。二是看清发货周期。春节前有许多网店提前放假,一定要确认好发货时间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三、购买食品时做好“三看”

一是看商家。购买年货要选择正规渠道,仔细查看“SC”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及厂名厂址,不购买“三无”食品。二是看标签。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上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及产品贮存条件等信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适量、理性选购。三是看提示。关注含致敏物质、适宜食用量以及不适用人群等提示信息,健康食用。

四、进口食品学会挑选

购买进口食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标识,避免购买无中文标识、来源不明、质量安全无保证的进口食品。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时查看“北京冷链”追溯码。

五、保健食品要仔细甄别

选购保健食品时,要正确识别“蓝帽子”标识,牢记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核查保健食品企业及产品信息,索取正规票据并妥善保存。不要相信“免费试用”“无效退款”等承诺,不轻信使用效果宣传,不参加免费义诊、免费讲座、免费礼品兑换等活动。

六、儿童玩具安全第一

选购玩具时要仔细查看厂名、厂址、3C认证标志等是否齐全,避免购买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例如:玩具小零件易脱落,存在吞食、窒息危险;玩具有尖锐和利边,存在割刺伤危险;玩具使用劣质材料,存在化学污染危险;非玩具产品当玩具使用,或不按照玩具适用年龄购买和使用玩具,易导致伤害发生等。

七、发生争议时理性维权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注意保留发票、交易记录等消费凭证。如果发生消费纠纷,要依法理性维权,及时与商家或交易平台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拨打12345、96315、12315等投诉举报电话或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投诉。涉及市场监管部门的投诉举报,也可以通过全国12315平台反映。

澎湃新闻记者 吴琪 实习生 刘雨晨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互联网投诉服务中心,互联网投诉电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