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在限购的城市,夫妻为了能够换房、买二套房而采取假离婚,然后买房后再复婚的方式达到目的,但是这样做会有相当大的法律风险,一旦按离婚协议将房产过户到另一方后,另一方反悔不愿复婚,“净身出户者”可能会面临人财两空的窘境。
假离婚购房者绝大多数以登记离婚方式离婚,即协议离婚,在办理协议离婚时,民政部门要求双方必须提供签字认可的离婚协议,离婚协议中一般涉及夫妻财产分割约定、婚姻关系解除合意、子女抚养权和抚养费约定。
假离婚后一旦一方反悔,法院是不可能判决复婚的,婚姻关系的建立仰赖双方合意,判决复婚没有法律依据和现实可行性,但是关于夫妻财产分割的协议,法院又如何判决呢?
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一般法院还是会从双方提供的证据来判断离婚协议中双方达成财产分割约定是否处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
比如从双方沟通的录音、微信电话录音、证人证言等证据角度来判断,所以如果一方提供的证据足以证明双方之间的财产分割约定并非真实意思表示,是为了规避规避限购或贷款政策而做出的虚假意思表示,那么法院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判决《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的约定无效。
不过实践中还是不推荐为突破购房限购和贷款政策去办理假离婚的,风险非常大,一旦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假离婚的事实,极有可能会“人财两空”。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因买房子假离婚,协议怎么打
●买房假离婚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为买房假离婚时离婚协议怎么写
●买房假离婚协议算数吗
●购房 假离婚
●因买房假离婚,房产怎么分割
●假离婚买房协议范本
●买房假离婚协议书格式
●买房假离婚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买房 假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