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阳新天气,湖北阳新15天天气预报
大家好,由投稿人曹军志来为大家解答湖北阳新天气,湖北阳新15天天气预报这个热门资讯。湖北阳新天气,湖北阳新15天天气预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阳新周丰日华龙村支书
6日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获悉
省政府日前批复
原则同意
《大冶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
《阳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
(以下统称《规划》)
批复指出
《规划》是大冶市、阳新县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要着力将大冶市建设成矿产资源保障基地和交易中心、矿冶文化名城;将阳新县建设成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融入全省区域发展格局,积极参与武汉都市圈建设,加强与毗邻县(市、区)的协作互补,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活空间,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锚固生态空间格局,筑牢幕阜山、父子山等生态屏障,严格长江、富水、网湖、仙岛湖等河湖水域空间管控,以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为重点,加强幕阜山湿地—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管理,严格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及栖息地保护,统筹推进全域生态保护修复与流域综合治理。强化县域统筹,引导大冶市与黄石市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提升阳新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引导小城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优化各县(市)中心城区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设施配置和土地使用。统筹推进城乡生活圈建设,合理安排居住用地,以及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加大城乡存量用地挖潜力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推进城市更新,有序实施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加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鄂王城城址、龙港革命旧址、大路铺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加强空间形态管控,塑造特色鲜明的城乡风貌。
(来源:黄石发布 编辑:吕艳丽)
湖北阳新属于哪个市
今年一季度,湖北省阳新县水产品生产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生产总量约5.6万吨,同比增长4.22%,总产值约14亿元,呈现出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为全年渔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养殖模式上,稻渔综合种养成为阳新县渔业发展的一大亮点。目前,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10.6万亩,新增稻田升级改造1400亩。这一模式犹如一把“金钥匙”,有效解决了稻田抛荒问题,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良性循环。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水产品产出也大幅增加,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让农民的“钱袋子”更鼓,日子更红火。
三溪高低位循环水设施渔业
阳新县在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养殖技术推广方面下足了功夫。在建尾水治理改造工程约1万亩,这一举措如同为渔业发展装上了“绿色过滤器”,将进一步改善养殖水域环境,实现渔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螃蟹养殖领域,池塘螃蟹投苗4000亩,并大力推广“种青投螺”技术,为河蟹增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让河蟹在优质环境中茁壮成长。值得一提的是,全县无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发生,为渔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筑牢了健康防线。
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阳新县多管齐下,技术与服务保障有力。春季渔业生产技术指导工作全面开展,为池塘修整与标准化改造保驾护航。组织农技人员培训,县镇区联合指导苗种投放等前期工作,并发放《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手册》等1000余份,为养殖户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科学的管理指导,让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技可依。
在苗种投放方面,全县累计投放约2万吨,生产5000万尾。阳新县水产服务中心农技人员积极走访苗种企业,推进亲本储备与繁育,致力于提高本地苗种覆盖率,减少对外地苗种的依赖,保障渔业生产的自主性和稳定性。
捕捞小龙虾
阳新县不仅注重自身发展,还积极学习先进经验,探索先进水产产业发展模式。同时,阳新县深入本地摸排养殖池塘水域情况,调研企业发展方向与难题,为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提供依据与储备,让渔业发展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上,阳新县积极宣传绿色养殖、减量减药政策,倡导规范生产记录与低碳养殖模式,利用冬季休整期大力推进尾水治理工程,保障春投春放顺利进行,推动渔业从“量”到“质”的转型,实现渔业绿色生态与提质增效,让渔业发展更具可持续性。
网湖鳙鱼
阳新县还积极学习先进经验,探索先进水产产业发展模式。同时,深入本地摸排养殖池塘水域情况,调研企业发展方向与难题,为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提供依据与储备,让渔业发展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
阳新县渔业发展正以“一条鱼”为纽带,巧妙串联起生态、经济、技术等多个维度,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下一步,阳新县将继续在渔业产业上深耕细作,不断提升渔业发展水平,让“百湖之县”的渔业名片更加闪亮,让“生态渔都”的梦想逐步变为现实,为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云上阳新)
【编辑:王戎飞】
【来源:云上阳新】
湖北阳新邮编
本报记者 魏昊星
严丽 明月新
长江之滨,塔吊林立的阳新经济开发区内,湖北远大永晟药业有限公司制剂工厂的制剂大楼正在封顶。工人们穿梭在管廊交织的工地上,为2026年投产做最后冲刺。“5G黑灯工厂建成后,可年产抗肿瘤药15亿片,固体制剂生产能力可达200亿片。”阳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梁师杰指着规划图介绍。这个总投资110亿元的项目,正是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打造“鄂东药谷”的关键落子。
谋变:长江之滨的产业跃迁
阳新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拥有45公里长江岸线,早在上世纪90年代县域经济便以化工产业起步。但随着环保要求升级,传统化工产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2010年,远大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湖北远大医药富池工业园,成为阳新生物医药产业转型的“先手棋”。
走进阳新县富池镇滨江工业园,湖北远大生命科学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牛磺酸生产线上,机械臂正将成品装入印着多国文字的包装箱。
过去的化工重镇,如今已蜕变为国家火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特色产业基地,聚集着远大系企业、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黄石市利福达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等28家规上药企,形成了“化工原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完整链条。
数据见证着产业的蜕变:双烯醇酮醋酸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二。2024年,富池镇滨江工业园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总产值突破21.3亿元,医药化工产业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创新:芯片上的制药革命
在武汉武药制药有限公司与湖北大学共建的“小分子原料药重点实验室”,一场静默的技术革命正在发生。微反应器替代了传统反应釜,芯片上的微流控通道中,药物合成反应精准可控。这个湖北省首个落户县级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已诞生12项发明专利。
创新基因渗透在整个产业链。携康医学研发的便携式多功能医疗检测一体化装备,获批全国首个“健康检测一体机”产品认证,被形象地称为“行走的医院”;人来康复研发的系列电动多功能病床获批上市,标志着“阳新造”的康复医疗器械积极向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该县还不断健全“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依托化学原料药及制剂骨干企业打造10家省级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形成全产业链技术优势,迅速抢占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细分领域制高点。
营商:从保姆服务到生态赋能
“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了4个月,项目专班帮企业解决300亩用地指标和征地拆迁问题。”在远大制剂项目指挥部,项目负责人对照墙上的进度表向记者讲解“阳新速度”:30天完成规划调整,60天通过环评审批,90天实现土地“七通一平”。秘书式服务在阳新已成常态——携康医学落地时,政府协调10个部门现场办公;九州人来扩建项目中,科技副总制度帮助企业引入高校专家团队。
医药大健康产业向阳新加速聚集的引力,源自充盈的政策工具箱。2023年,该县出台《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池,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最高奖励60万元,省级重点实验室给予30万元建设补贴。
政策杠杆的撬动效应显著。2024年,该县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32条”利好政策,建设“线上一网”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实现政策智能匹配、在线推送,为企业增添了蓄力发展的信心。全县营商环境评价三年进位42位,稳定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未来三年生物医药产值将突破200亿元,打造成为鄂东药谷。”阳新县委书记杨波描绘蓝图:依托滨江医药化工园区,以远大、朗天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围绕链主企业串联上下游,深度对接武汉国家级大健康产业基地,实现从原料药到制剂、从药品到器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生态,重点打造“一基地两中心”:全球最大的牛磺酸生产基地、鄂东南地道药材集散中心、生物医药保税研发中心,实现裂变式、集群式、跨越式发展。
湖北阳新仙岛湖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丕兴、王芳)4月29日,武穴市、瑞昌市、阳新县、蕲春县四地联合开展长江交界水域巡航执法行动,65名执法人员、5艘执法船艇协同作战,以“水陆空”立体巡查模式,打响长江禁渔区域会战攻坚战,为守护母亲河生态安全构筑起坚实防线。
多部门协同作战 吹响禁渔集结号。晨光熹微,武穴渔政码头已呈现出紧张有序的备战氛围。来自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交通、海事及长航公安等多部门的执法人员整齐列队,蓝白相间的执法船艇蓄势待发。“长江禁渔是守护生态根基的关键战役,必须做到全水域覆盖、全链条监管!”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引擎轰鸣声骤然响起,执法船艇如离弦之箭,向着长江禁捕交界水域疾驰而去。
水陆双线并进 织就立体防控网。江面上,执法船艇采取“编队巡航+定点检查”战术,对武穴沿江下游至龙坪新洲岛江段、江西瑞昌江段,身后执法船艇再次启航返回,继续对上游交界水域,包括武穴、阳新、蕲春江段开展巡航检查及货船锚地展开地毯式排查。执法人员手持望远镜,目光如炬,仔细核查每一艘过往船舶,重点排查商货船违规携带网具、涉渔”三无”船舶非法作业等行为。江水翻涌间,船艇穿梭形成的航迹线,恰似为长江生态安全编织的守护屏障。
午间短暂休整后,执法力量迅速向陆地延伸。在武穴及沿江重点乡镇,执法人员深入水产品交易市场、渔具销售门店、涉渔餐饮场所,开展”地毯式”明察暗访。在一家渔具店内,执法人员发现部分禁用渔具,当即依法暂扣并对店主进行普法教育;在水产品市场,通过查验进货票据、核对销售台账,成功阻断非法渔获物流通渠道。
深化协同治理 筑牢生态防护墙。此次行动是四地深化跨界水域协同治理的重要实践。依托“长江跨界水域协同执法合作协议”,四地构建起联席会议、信息共享、应急协同等长效机制,实现执法资源高效整合。“过去交界水域存在监管空白,如今四地联动让违法分子无处遁形。”参与行动的长航公安民警道出协同执法的显著成效。
尽管本次行动未发现大规模违法违规行为,但执法人员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武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联合执法机制,定期开展专项行动,同时加强普法宣传,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构建起“人防+技防+群防”的立体化禁渔格局,全力守护长江生物多样性,让“江豚逐浪、鱼翔浅底”的生态画卷重现长江流域。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湖北阳新天气,湖北阳新15天天气预报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