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行为侵权举证责任如何确定?2025,医疗行为侵权举证责任如何确定
在医疗行为侵权的案件中,人民法院通常会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这意味着,院方必须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才能获得对被告的胜利。此时,院方的举证责任就是需要作出自己在实施医疗救治的过程中不存在过错的证据。如果无法举证,或者证据不足,将默认医疗事故成立,需要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法律分析
在医疗行为侵权的案件中,人民法院通常会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这意味着院方必须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才能获得对被告的胜利。此时院方的举证责任就是需要作出自己在实施医疗救治的过程中不存在过错的证据,如果无法举证的,或者证据不足的,将默认医疗事故成立,需要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拓展延伸
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如何确定?
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如何确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是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提起医疗事故诉讼,应当提供与医疗事故有关的医疗行为资料、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调解或者处理机构出具的调解或者处理协议、证明自己受到人身损害的有关证据。
然而,在实际医疗事故纠纷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很难提供充分、完整的证据来证明医疗事故的存在及其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如何确定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患者或者其近亲属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专家出庭,就医疗事故争议中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专家应当具备医学知识、相关经验和技能,能够对医疗事故争议中的医学问题进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估。
此外,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还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委托具有鉴定资格的机构对医疗纠纷进行鉴定。这些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能够对医疗纠纷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估。
因此,医疗事故举证责任的确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医疗事故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医疗纠纷的证据等。在医疗事故纠纷中,患者或者其近亲属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而医疗事故的当事人则需要提供能够证明医疗事故存在的证据。
结语
在医疗行为侵权的案件中,人民法院通常会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这意味着院方必须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才能获得对被告的胜利。此时院方的举证责任就是需要作出自己在实施医疗救治的过程中不存在过错的证据,如果无法举证的,或者证据不足的,将默认医疗事故成立,需要承担医疗事故责任。因此,在医疗行为侵权的案件中,院方需要积极地举证,证明自己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没有过错,以避免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二、医疗侵权纠纷的举证责任如何认定
医疗事故举证责任:
(一)受害人(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的举证责任在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受害人应当就自己受损害的事实和接受过医疗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损害包括病员生命和健康的损害,患者本人及其亲属的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接受医疗的事实可以通过挂号、交费等诊疗手续来证明。
(二)医疗机构的举证责任医疗机构是指医院或经过卫生行政机关批准或承认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医疗机构应当承担如下举证责任:
1、病员的损害结果与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多数案件中,医疗行为与病员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明确。但在一些疑难、复杂的医疗纠纷中,必须经过专门技术鉴定方可确定因果关系。
2、医疗机构不存在医疗过错。医疗机构如果要免除自己承担的侵权责任,就要证明自己在诊疗过程中不存在医疗过错。有的学者在这方面已经作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即医疗机构证明自己没有医疗过错的途径表现为:
(1)损害结果属于医疗意外。医疗意外是指医疗机构无法预料的原因造成的损害后果或医疗机构确实无法避免医疗损害结果;
(2)出现了难以预料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必须是难以预料和难以避免时,才可以成为免责的条件;
(3)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治疗。如果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治疗是造成损害后果的全部原因,则可以免除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如果病员及其家属不配合治疗只是损害后果的出现的原因之一,医疗机构也有过失时,应依过失相抵的原则,由双方分担责任。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四条 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
三、医疗侵权纠纷的举证责任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医疗侵权纠纷属于特殊的侵权纠纷,对于侵权行为和损害事实,医务人员存在过错由患者承担证明责任,但在特殊情形下如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可以推定医务人员存在过错。对于损害后果和侵权行为的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由医疗机构或者医疗人员承担证明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 【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过错的界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 【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的情形】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 (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年修正)
第四条 患者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证据。 患者无法提交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依法提出医疗损害鉴定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医疗机构主张不承担责任的,应当就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等抗辩事由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第五条 患者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按照前条第一款规定提交证据。 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说明义务并取得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明确同意,但属于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条规定情形的除外。医疗机构提交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明确同意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医疗机构尽到说明义务,但患者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除外。
四、医疗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医疗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医疗侵权责任有四个构成要件,分别是:(1)医疗侵权行为主体是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2)医疗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是过错原则;(3)有损害事实的发生;(4)医疗过失行为与患者所受的损伤后果有因果关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二、医疗侵权如何赔偿1、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医疗过错行为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2、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医疗过错行为造成患者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患者死亡的,支付患者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但侵权人已支付该费用的除外;3、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医疗过错行为造成被侵权人财产损失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侵害他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的,按照其获得的利益赔偿。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4、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医疗过错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5、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医疗过错行为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五、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举证责任怎么分配
法律分析: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举证责任的分配方式:1.由患者对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等相关事实进行举证;2.由医疗机构对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等抗辩事由进行举证。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患者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证据。患者无法提交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依法提出医疗损害鉴定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六、侵权责任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如何规定?
在医疗损害的诉讼中,患者一方应当首先证明其与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医疗关系并发生医疗损害,医疗机构应当提交病历及相关资料说明相应的诊疗过程。交费单、挂号单等诊疗凭证及病历、出院证明等证据可以证明医疗关系存在,患者一方提供不出上述证据,但有其他证据能证明医疗行为存在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医疗关系。
对于医疗产品损害以外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患者一方认为医疗机构治疗有医疗过错,以及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担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医疗机构是否履行了向患者一方说明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档案等情况的义务,由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病历记载、知情同意书等证据进行综合认定。
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具体规定如下:
1、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患者依据法律规定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到该医疗机构就诊、受到损害的证据。患者无法提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诊疗行为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证据,依法提出医疗损害鉴定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医疗机构主张不承担责任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情形等抗辩事由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2、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患者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应当提交证据。
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说明义务并取得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书面同意,法定特殊规定情形的除外。医疗机构提交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书面同意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医疗机构尽到说明义务,但患者有相反证据足以反驳的除外。
综上所述,医疗纠纷举证责任,亦称证明责任,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用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证明责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责任,即谁主张就应由谁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二是结果责任,是指不尽举证义务者应承担败诉的风险。在我国,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医疗行为侵权举证责任如何确定的
●医疗侵权的举证责任
●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
●论医疗侵权举证制度
●医疗侵权案件的举证
●医疗侵权纠纷的举证证明责任是如何分配的
●医疗机构侵权举证责任
●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倒置的伦理学意义
●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分配
●医疗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医疗侵权的举证责任,医疗侵权纠纷的举证证明责任是如何分配的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