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犯罪率高吗,黑人犯罪率占比
大家好,由投稿人冯翔来为大家解答黑人犯罪率高吗,黑人犯罪率占比这个热门资讯。黑人犯罪率高吗,黑人犯罪率占比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黑人犯罪率为什么高
张志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近期,由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黑人的生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正在不断发酵。最初是遍及全美的大规模游行示威,之后是清除与支持贩奴、蓄奴相关的历史人物雕像运动。在美国首位总统华盛顿和第三任总统杰斐逊的雕像相继被示威者推倒后,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雕像也成为示威者的下一个目标。
有最新的消息称,由于常春藤名校耶鲁大学以“奴隶贩子”伊利胡·耶鲁命名,该校最近被要求更名。显然,美国的黑人生命权运动已经近乎失控,它反映出美国社会分裂的加剧,也为今年美国的总统选举带来更多变数。
黑人生命权运动再次爆发的导火索是弗洛伊德之死,其背后揭示的却是美国司法体系长期针对黑人等少数族裔的系统性、歧视性执法。据美国“警察暴力地图”网站统计,2019年全美有1099人死于暴力执法,平均每天有3人死在警察手里,其中24%为黑人。
究其原因,一方面,教育欠缺与高贫困率导致黑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有研究显示,美国非洲裔男性的高贫困率导致其结婚数量下降、家庭极度不稳定,以及黑人单亲家庭的现象非常突出。另据美国司法部估计,有1/3的黑人男性会在一生中某个时刻入狱——这比白人男性的概率要高出5倍。另一方面,则是美国警察受教育水平低与警察装备“军事化”导致的暴力执法泛滥。
有研究称,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警察比没有大学学历的警察使用武力的可能性要低12个百分点。但目前美国警察的最低学历要求是高中毕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警察动用武力的可能性。此外,1990年国会通过的《国防授权法》规定,军方出于禁毒的目的,可将剩余的武器装备分配给地方警察。然而1997年后,国会允许地方警察使用武器的范围扩展至所有执法领域。
此次弗洛伊德之死导致美国多地爆发警民冲突,甚至有地方要求取消给警察的预算,以及废除警察部门,这是长期以来黑白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黑人生命权运动升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新冠疫情凸显了黑人等少数族裔与白人,在经济与社会地位上的极度不平等。显然,在经济上遭受新冠疫情冲击最严重的当是失业的普通民众,而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非洲裔和拉美裔美国人更是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此次疫情导致的黑人死亡率是该种族在美国总人口中的比例的两倍。
《华盛顿邮报》报道,在密歇根州,只占当地居民14%的非洲裔美国人患病人数却占总数的40%。而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以往宣扬人权至上的美国,在对穷人和富人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时完全“认钱不认人”。当有记者质疑富人优先得到检测时,特朗普竟然回答说:“生活就是如此(That's life!)。”
此外,就在美国的疫情尚未达到顶峰的时候,特朗普出于尽快恢复经济、给自己连任搏业绩的考量,竟不顾专家反对,坚决要求各州复工复产。事实上,多数维持生产与生活运行的基础工种都是由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与拉美裔美国人承担的,而他们无论是防护意识还是防护措施都比较薄弱,迫于生计所需不得不回到工作岗位。
从这个意义上讲,黑人生命权运动的升级一方面是在声讨长期以来白人警察对黑人的歧视性执法,另一方面则是对自身所处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严重不公的抗议。
从推倒雕像到大学被要求更名,黑人生命权运动已经近乎失控。这种歇斯底里追求政治正确的做法被美国媒体冠以“雅各宾时刻”,因为它“具有革命思想的高度热情和任意评判的特点”。这一运动在捣毁历史名人雕塑的同时,也在摧毁美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认同。而且,该运动以“正名”的名义实际上剥夺了别人发声的权利。媒体报道,麻省理工学院一名牧师因在邮件中指出弗洛伊德实际上也有违法行为而被迫离职。而类似的报道事实上在民众中会形成寒蝉效应,导致许多人因此噤声,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非但没有弥补美国社会的裂痕,反而进一步加深了裂痕。例如,特朗普将骚乱归罪于所谓的左翼激进势力,并指责民主党在煽动民众。显然,黑人的生命权并不能因此次运动得到明显的维护。但是,美国社会愈分裂,特朗普所期望的民粹主义就愈加流行,也为他操纵舆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由此,2020年美国大选或将出现更多的变数。(责任编辑:唐华)
黑人犯罪率占世界的比例多少
我曾在美国住过一段时间,在那里遭遇了一起盗窃案,从中可以折射出美国的治安状况。
我住在公寓一楼,两间卧室里各有一扇窗,窗外是小区内的车道,人烟并不稀少,但路灯很远,照明条件比较差。客厅里有一扇落地窗,窗外就是户外草坪,没有防盗门等类似防护(这里的小区都是这个样子)。
当时是冬天,大概晚上七点,天色已经全黑,我和室友在厨房里做饭(室友也是中国人),他的电脑放在房间,而我的电脑放在包里,包在客厅。我们卧室里的灯都亮着。
七点半,在客厅吃完饭后,我们返回各自的房间,大概有三十分钟没有听到室友的声响。八点,他突然走到客厅,很镇定地跟我说:“我的房间被盗了,电脑和钱包都不见了”。我赶紧到他房间查看,看到房间窗户外侧的纱窗被整个割掉,丢弃在草坪上,内侧是一扇玻璃窗,有弯钩状门闩,但是估计事发时没有栓上,密闭橡胶层已经被刀划破。桌子上,电脑已经被拿走,但是笔记本电源和鼠标被留了下来,估计盗贼太紧张,没有时间拿这些东西。
钱包里有各种信用卡和几十美元现金,但笔记本里有很多重要的实验数据,资料有部分还没有备份。整个偷盗过程估计就用了不到一分钟,我们丝毫没有察觉。更有可能的是,有一个同伙在外面透过客厅落地窗观察我们,另一个人就趁机划破窗户进入室内。我发现自己的纱窗也被划了个口子,但是由于我电脑没有放在房间内且距离厨房较近,他们放弃了进入我房间。
现在想起来还是很后怕的,因为据我分析,在美国,因为允许持枪,敢选在晚上七点有人在家的时候入室盗窃,说明手上很有可能有武器,或者说已经做好了被发现的准备,如果他们在入室时我们其中一个人发觉了,他们几乎肯定会采取暴力手段,后果不堪设想。
发现被盗的第一时间,我们就报了警。当地的中国朋友赶到家中给我们壮胆,我们一起等待警察到来,但是他们迟迟没到。大概每隔一个小时,我们就会打个电话去询问情况,这样整整过了三个小时,到了十一点半,终于有一个警察来了。他简单看了一下现场,记录了一下室友的信息和丢失物品,就走了。又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才又带来了一个女警官,录完指纹就走了。在从报警到结束的四个小时内,他们工作时间加起来只有五分钟,剩余时间都可以算作警方的反应时间。
其实我和室友的遭遇并不算少见,我楼上的住户已经被偷了两次,都是通过正门进入。入室盗窃在这里是很常见的事情。此外,隔壁的小区最近已经发生了两起枪击案了。另外,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天稍微暗下来,就会选择尽量不出门了,就算是开车出门也是危险的,因为可能一不小心就碰上专门守在停车场阴暗处的罪犯了。
从那次被盗之后,我才认识到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后给人带来的紧张感是难以弥合的。我们的窗户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打开过,哪怕是在客厅里吃饭,笔记本电脑也要收在箱子里,绝不暴露在桌子上。晚上睡觉也总不安稳,一听到点风吹草动,我就会把窗页扒开瞄外面的动静,生怕又有人盯上我们屋子。北卡罗来纳州的治安状况在全美并不算差,美国很多地方都以犯罪泛滥闻名,比如黑帮云集的芝加哥,藏污纳垢的纽约哈林区等等。就我自己感觉,总体来说,美国治安状况是要比国内要差的。
据我观察,美国的犯罪活动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一、区域性强。美国的城市化年代久远,小区多半建成于几十年前。富人区,穷人区,黑人区,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定型。客观地讲,由于黑人犯罪率高,所以一般城市里离黑人聚居区域越近的地方发生抢劫、盗窃等刑事案件的几率会高很多;
二、暴力犯罪多发。因为美国持枪合法,枪械泛滥一直是美国社会难以克服的顽疾,持枪是美国罪犯的重要特征,所以危害性大的暴力犯罪,如抢劫、入室抢劫、强奸等等,频频发生,仅十月三十日到现在,我已经收到四封学校警方的针对学生的犯罪提醒(crime warning),其中入室抢劫一次,强奸案两次,盗窃案一次,全部发生于校园周边地区和校园内;
三、地方警力相对薄弱,抓捕困难。原因很多,一是因为美国地域辽阔,人口稀疏,许多犯罪活动(比如说发生在我家的盗窃案)没有任何的目击者,一旦犯罪发生,警方难以采集到有效信息。二是警力有限,美国的城市警察、郡警或者县警所辖范围巨大,经费有限,人手不足,几乎看不到巡逻警察。三是监控力度低,我所在的罗利市无论是道路还是小区,繁华街道或者偏僻小路,几乎没有摄像头。
看上去,没人愿意生活在惶惶不可终日的精神状态中,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当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时刻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事业、学业等等其他事情都不值一提了,加强治安似乎应该成为美国各级政府的首要目标,否则其执政的合法性何在?然而,美国治安不是差了一两年了,比如我所在的罗利市,听人说好多年前就是这样了,晚上七点以后大家都不敢上街行走。无论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也没看见二位谁把改善治安作为自己的施政纲领之一。所以细细想来,美国的治安状况差其实是个必然现象,属于系统性的漏洞,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警察是政府力量最强有力的体现,强大的警察机关一方面可以提高当地的治安水平,另一方面,公权力太强又极有可能威胁到美国公民最为珍视的自由生活的权利,因此美国人哪怕忍受着糟糕的治安状况,也时刻保持着对警察的高度警惕。在美国强调分权制衡的政体内,警察受到的制约最多,处处体现了“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思想。概括地说,美国警察可以分为两大类,联邦警察和地方警察,其中美国联邦警察部门多而执法范围窄,地方警察部门少而执法范围宽。
美利坚联邦没有统一的中央警察机构,配属于约六十个联邦级警察机构,分散于美国司法部、财政部、国土安全部、邮政管理局等等虽然。联邦警察力量很强,但每个警种的职责分得很细,给人繁杂冗余的感觉。在美国人看来,专事专权是保证权力不被滥用的必要前提。联邦警察按职责的话,可以分为缉毒警察、法警、特警、枪支警察、烟草警察、税警、特勤、移民警察、海关警察、邮政警察、林业警察、国家公园警察、交通交警等等许多门类,与我国的八大警种(治安、刑警、交警、户籍、森警、武警、外事、乘警)的简约配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美国的治安主要由地方警察负责,包括州警、郡警、市警,其中州警包括州内警察和州级高速公路巡警,他们辖制的区域并不大,管理城市和村镇以外的地区和领域,设有一些专门部门,但分类远没有联邦警察那么细且各个州差异很大,只执行本州法律,常见的有酒业管理(Alcohol Beverage Control)、犯罪调查局(Depart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机动车辆管理局(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等等。郡警负责郡一级(county)的治安,执法范围比一般的市(city)面积要大,许多大中城市都是郡的一部分,但不归郡警管。郡警头头称为“sheriff”,译为“警长”,一般由郡议会选举产生,他手下称为“deputy sheriff”,管理城市郊区和村镇治安,也代管一些小城市的事务。
真正称为“police”的其实是城市警察,因为美国城市化程度高,城市警察对于治安是相当重要的。警员一般是雇佣制,而警察局长由市长任命。值得强调的是,市警、郡警、联邦警察之间完全没有隶属关系,只对各自地方或联邦政府负责,而联邦政府、州政府、市政府、郡政府之间的关系就更加复杂了,因为实在和我国政体无法对应,所以众说纷纭,我现在还没完全搞明白,所以就不详细说了。
美国的警察体系是从殖民地时期的居民聚居点时的小镇警察,一步步自下而上地搭建起来的,而中间又不构成隶属关系,互不干涉。治安费用由相应区域的居民税款提供,没有统一的财政调拨,而美国的小政府主义使得地方政府规模都很小,想扩充警力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所以基本上地方警察只有能力对本地居民提供低标准的治安服务,重大暴力犯罪还会深入调查,小偷小摸这样的就只能望贼兴叹了。
治安状况差正是美国政体矛盾统一的具体体现。自由和秩序在美国的政治中始终此消彼长,难以得兼。政府越弱,自治越充分,但秩序也越难以维持。
黑人犯罪率真的高吗
编者按:2010年,白人每10万人有450人在服刑,而黑人每10万有2306人在服刑,后者是前者的5倍之多。黑人的服刑率如此之高,是因为他们更爱犯罪吗?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及其他一些研究表明,黑人更高的服刑率,或许是源于系统性的司法歧视:在相同罪名下,黑人刑期普遍比白人刑期更长,根据一项2001年的研究,黑人被判刑期平均是64.1个月,而白人却是32.1个月;自从2004年以来,在Harris County被判死刑的18人之中,15人是黑人......
一、一位黑人画家的痛苦质问和呐喊周六,一位艺术家朋友邀请我去参加他策划的一个小画展,画家名字叫卡尔(’Carl’ Calford Barker Jr),闻所未闻,我带着好奇的心情去参观,却不想听到了一个美国黑人的坎坷人生。
画展的主人公卡尔,在1994年死于美国亚特兰大的一家流浪汉救助站。策展人偶然看到了卡尔的画作,产生了兴趣,他采访了当年的工作人员,了解到了卡尔的一些零星信息。
卡尔(’Carl’ Calford Barker Jr)
20世纪20年代,卡尔出生于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大概六七岁时父母双亡,他生活在种族歧视严重的时代和地区,青少年时代曾经在乡村俱乐部服侍富裕白人,饱受那些白人的戏弄和虐待。40、50和60年代的伯明翰(Birmingham)被黑人戏称为炸弹城(Bombingham),因为白人经常用扔炸弹的方式恐吓那些试图反抗的黑人。
在孤苦无助,饱受欺压的环境中长大的卡尔走上了犯罪道路,虽然没有人确切了解他的人生轨迹,但他似乎在全美范围内住过各种监狱,服过各种刑期,但即便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中,才智过人的卡尔还是自学成才,他画得一手好画,知识渊博,尤其熟谙跟种族歧视有关的美国史和政治学,显然,他阅读过大量相关著作。卡尔同时是一位坚定的反对死刑人士,从他多年的牢狱经验出发,他认定死刑是一种“合法的私刑(LegalLynching)”,是政府镇压黑人的一种手段。
卡尔的画作:取缔死刑,停止种族歧视
以上的人生轨迹,都是卡尔晚年在救助站跟人闲聊时透露的,他一生孤苦伶仃,他去世后,由救助站人员负责经营葬礼,除了一位远亲之外,他在这个世界上别无亲人,而这个远亲似乎对他也所知有限。另外,卡尔在闲聊中提到,50或60年代,他曾经任职于一家黑人报纸《芝加哥捍卫者日报》(Chicago Daily Defender),我的这位艺术家朋友曾经联系过这家报纸,但由于年代久远,未能搜寻到有关卡尔的任何信息。
我们不知道卡尔在什么时候学会了绘画和阅读,艺术家朋友说,也许是在监狱吧。画展上的所有作品,都是暮年的卡尔在救助站绘制的,不能说它们是了不起的杰作,但对于一个业余画家来说,这些画的水平是相当不错的,更为重要的是,画作中表现出来的苦涩情景,是一个黑暗时代的见证。画展上的观众被这些作品深深吸引,是的,人们也许看到过更娴熟的绘画技艺,但却很少见到这样直指人心的痛苦质问和呐喊。
二、黑人强奸犯刑期6年起,白人强奸犯异地缓刑?卡尔的绘画让我联想到最近在全美爆发的抗议。也联想到方兴未艾的“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运动,这场黑人民权运动的一个主要宗旨,就是抗议司法系统对黑人的歧视性惩戒。在某些华裔的印象中,黑人犯罪率一向远高于其他种族,的确如此,2010年,白人每10万人有450人在服刑,而黑人每10万有2306人在服刑,后者是前者的5倍之多。但问题在于,这样的犯罪率和囚禁率,到底是种族自身的原因,还是带有制度的色彩呢?
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在2012年的研究中指出,在相同罪名下,黑人刑期普遍比白人刑期更长;一份2007年的文章提到:在刑事犯罪中,皮肤越黑,刑期越重(A 2007 paper by Jennifer Hochschild concluded that in criminal sentencing, medium to dark-skinned African Americans are likely to receive sentences 2.6 years longer than those of whites or light-skinned African Americans.)。根据一项2001年的研究,黑人被判刑期平均是64.1个月,而白人却是32.1个月。北美司法系统对黑人普遍采取从严政策,法官见到白人往往会判决缓刑和社区服务,而黑人则是能关就关,越长越好,因为他们主观认定,黑人对社会危害性更大,长期关押才是有利于社会的。
发生在2015年的斯坦福学生强奸案就是臭名昭著的一例,斯坦福学生Brock Turner强奸女性,当场被获,情节恶劣,最高刑期可判15年,公诉人要求判6年,这已经是十分宽容的要求,但法官却判决罪犯只需服刑6个月,实际坐牢只有3个月,而在同类案件中,黑人罪犯会被判刑至少6年,甚至从严判刑乃至15年。另一个白人强奸犯David Becker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体贴备至的法官还允许他在异地服缓刑,这样他就可以继续上大学了。
其实,所谓黑人犯罪率更高,跟警察针对性执法也有很大关系,一份2013年的报告表明,虽然黑人和白人吸毒的比率相差无几,但黑人因为吸食大麻被逮捕的可能性却比白人要高3.73倍(A 2013 report by the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found that blacks were "3.73 times more likely than whites to be arrested for marijuana possession", even though "blacks and whites use drugs, including marijuana, at similar rates.")
当然,最严重的还是死刑案件,大量黑人被草率甚至无辜地处死,1930年—1967年之间,有455人因为强奸而被处死,其中405人是黑人,而且这405人几乎都是因为被认定强奸了白人女性而被处死。根据犯罪学者的调查,1992—1999年之间,德克萨斯州的Harris County的公诉人寻求判处黑人死刑的比率远高于白人,两者相差约3.5倍,而陪审员判定黑人死刑的比率大约两倍于白人。换句话说,犯下同类罪行,黑人被处死的可能性远大于白人,自从2004年以来,在Harris County被判死刑的18人之中,15人是黑人。美国原本就有随意处死黑人的私刑传统,无需任何证据,往往根据谣言就可以处死黑人,参与者不会受到任何惩罚,而司法制度本身对黑人又是如此不公,难怪死刑被卡尔称作是“合法的私刑”。
三、家境良好的白人犯罪不更说明他们品格低下吗?西方法官判案时,会相当重视品格证明信(Character Letters),通过这些品格证明信,法官会酌情考虑刑期轻重,斯坦福学生布洛克·特纳(Brock Turner)犯案之后,溺爱他的家人多方托人说情,包括法官玛格丽特·M·奎恩(Margaret M. Quinn,她是特纳家的朋友,法官,前联邦公诉人)等有势力的人纷纷给法院写信请求轻判,至少有39人出面替他求情,这些人一致把犯罪的事实归因于酒精,而不是罪犯本人的品德。尽管警方已经证实该学生长期大剂量使用毒品和酗酒,这些说情者依然把罪犯的性格描述成“和善、可爱和可敬( kind, loving and respectful)”。此人被释放之后,他家人非但没有悔改,至今还在试图翻案。与之相比,像卡尔这样的黑人孤儿,毫无家庭背景,估计他坐牢时,连探监的人都没有,又怎么能指望有人会在狱外组织各种活动,替他写信求情呢?
有人认为应该对家境良好的白人罪犯从轻处理,但其实这些人家境良好,却走上犯罪道路,岂不是更证明他们的性格和品质有问题,更应该从重处理吗?与之相比,那些出身底层的黑人,饱受制度的歧视,稍有不慎,就堕入法网,而且一旦进入司法系统,就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底层黑人的成长环境如此艰难,难道不是更应该获得同情吗?
像卡尔这样才智出众的黑人,自幼孤苦,长期经历牢狱艰苦,却依然能够自学成才,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中会出现多少杰出人物,多少位马丁·路德·金和巴拉克·奥巴马呢?
以上的各种原因综合起来,导致黑人犯罪率远高于白人,但如果去除针对性执法和严重司法不公的因素,黑人和白人的犯罪率其实应该是相差无几的。去黑人贫民窟固然有被打劫的危险,但去白人贫民窟也一样不太平。某些华裔常常提到黑人就心怀警惕或鄙夷,真正跟黑人长期相处的人都知道,黑人性格爽朗,大大咧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非常好相处,如果了解了他们的不幸处境和司法不公对他们造成的伤害,也许我们会更为客观地看待黑人高犯罪率的问题。
黑人犯罪率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来源:海外网
资料图
海外网10月14日电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3日报道,美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全美范围内,黑人的监禁率是白人的近5倍,在一些州,这一比例甚至更高。
美国审判项目组织(The Sentencing Project)一份调查发现,美国黑人被监禁的可能性是白人的4.8倍,在新泽西州等州,美国黑人被监禁的可能性是白人的12.5倍;拉丁裔美国人被监禁的可能性是白人的1.3倍,但在马萨诸塞州等州,拉丁裔美国人被监禁的可能性是白人的4.1倍。
根据报告,平均每10万美国居民中有1240名黑人被监禁,每10万拉丁裔美国居民中有349名被监禁。与此同时,每10万名美国居民中,白人、非拉丁裔美国人中被监禁的人数为261人。威斯康星州的黑人监禁率最高,每10万名美国黑人中有2742人被关押在州立监狱中;亚利桑那州的拉丁裔美国人监禁率最高,每10万名拉丁裔美国人中有742人被监禁。
报道称,根据全美被监禁人口的种族和族裔来看,美国的有色人种社区和美国白人社区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在黑人社区中。就监禁方面来看,美国在全球领先,全美有120万人被关押在各个州立监狱。报告指出,监禁是改变人生的事件,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被监禁后获释的人可能难以找到工作和稳定的住房,并且收入颇少。此外,社区内的高监禁率会导致犯罪率增加,致使社区环境恶化。(海外网 张敏)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责编:张敏、刘强
本文来自【海外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黑人犯罪率高吗,黑人犯罪率占比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