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标准,研究生奖学金有多少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贺安芮

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标准,研究生奖学金有多少

大家好,由投稿人贺安芮来为大家解答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标准,研究生奖学金有多少这个热门资讯。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标准,研究生奖学金有多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生奖学金一二三等怎么分的

前一段时间

华南师范大学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的

拟录取通知中提到

由于工学部得到16亿的财政支持

每人每月

额外增设1000元以上的奖学金补助!

不少网友直呼“酸了酸了”

其实

考上研究生后

有各种各样奖励可以拿

下面快来一起看看吧~

国家助学金

用于资助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中央高校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5000元;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确定,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

学业奖学金

关于学业奖学金,每个学校的政策不同。一般来说学业奖学金是分等级的,分为一等,二等,三等,每一个级别的奖学金金额是有差别的,占比人数也是不同的。

每个学校的标准不一样,少的每年3000元,多的每年10000元以上。

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设立,中央财政出资,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向基础学科和国家亟需的学科(专业、方向)倾斜。

每年奖励4.5万名,其中硕士生3.5万名,博士生1万名,研究生20000元,博士生30000元。一次到账,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其他特种奖学金

特种奖学金多为企业设立,有的是一些校友设立的奖学金,一般情况下不同专业都会开设一些特种奖学金。

根据奖学金种类的不同,奖金金额有所不同。

“三助”岗位津贴

高等学校利用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在读研期间,助研、助教、助管者可拿(这些岗位需要自己去申请,学校和学院一般是择优录取)。

资助标准:根据岗位、工作时长的不同来决定工资的多少,金额由学校决定。

科研补助

研究生期间大都会跟导师一起做项目,有的导师会根据项目的一些资金状况,发给自己带的学生一些工资。

补助金额根据导师、学校、专业的不同会有所差异。

(图片来源:研招网)

此外,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条件、程序等有关规定,与本专科生操作基本相同。

来源:共青团中央

研究生奖学金是一年发一次吗

近日,江西省财政厅、教育厅印发《关于调整我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政策的通知》,对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政策进行调整,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提高江西省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财政支持标准。

其中,硕士生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博士生由每生每年10000元提高到12000元。

作为大部分研究生主要的生活来源之一,奖学金的每一次变动,都牵动着他们的心。


奖学金,研究生的保障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科研人员的待遇都较低,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不被认为是国家的义务,而是个人和家庭的选择,所以在培养方面家庭和个人要承担一定成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孙万儒认为,“随着物价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低补贴更使得研究生们的日常生活在没有家庭帮助的情况下捉襟见肘”。

作为拥有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双重身份的在校博士生,补贴不足,又没有正式工作和工资傍身,身在塔尖的他们逐渐被生活压弯了腰。这种挣扎在温饱线上、入不敷出的现状甚至让不少向往读博的人,望而却步。

相比博士生,硕士生的待遇则更加惨淡,有的学硕甚至一个月只有几百块。

《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额度调整研究》一文显示,近5年我国各地经济水平迅猛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资助标准并未相应提高,难以满足硕士研究生基本生活需要。尽管硕士研究生在助学金之外也有奖、贷、勤、补等其他类型资助,但是各有设限,并不能实现100%覆盖全体硕士研究生。

让研究生群体不再为“生存”而发愁,提高待遇已刻不容缓。奖学金,正是研究生们生活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获得哪些奖助支持,是研究生群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制度健全,构建了“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体系,覆盖高等教育所有教育层次、培养单位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人民日报》对教育部财务司相关负责人的相关采访,可得知如今高校奖助体系的样貌。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奖助学金的标准也大大提高,覆盖范围更广。2024年10月28日,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提高奖助学金标准,部分资助名额翻倍。

除了增加国家奖学金名额、提高奖励标准外,还提到,从2025年起,提高中央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中央财政支持标准。其中,硕士生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博士生由每生每年10000元提高到12000元。


这些高校,奖学金全覆盖


相较于其它奖助类型,学业奖学金覆盖面广,通常依据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是大部分研究生都能够拿到的一类奖学金。作为研究生奖助体系的重要部分,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是在2014年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背景下,针对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设置的一种学生资助方式,主要目的是保障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是在各高校制定出相应的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由各二级学院制定得出。因此,不同高校、不同学院之间学业奖学金的评定标准、奖学金覆盖比例也各不相同。

如今,已经有不少学校针对在籍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实现了“奖学金全覆盖”,为研究生的读研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基本生活保障。

武汉大学设置了基础学业奖学金,覆盖范围100%,奖励额度为全年学费,意味着研究生们不需要苦恼于学费。同时,在基础学业奖学金之上设立了优秀学业奖学金,且划分等级,激励学生学习。

奖学金是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更是对学生成绩和能力的肯定,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业的更高追求,甚至影响人生发展。

小米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在武汉大学130周年庆时捐赠了13亿,刷新武大建校以来单笔最大捐赠额,这也是全国高校收到的最大一笔校友个人现金捐赠。

雷军在演讲时表示,“我在一个县城里的普通家庭长大,在武汉大学读书的时候,家里的负担很重,我下决心要靠自己生存。于是我非常努力地学习,非常努力地去拿奖学金。我曾经拿过武大当时最高的奖学金:2000元。”“对一个普通县城家庭出身的学生而言,这真的是一笔巨款。直到今天,我还清晰记得当时既激动又自豪的心情。”“今天我领多少奖学金,将来要十倍、百倍、万倍还回来。”

高等教育如今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奖学金的变革是为了让高校资源的调配更加公平、高效,能够持续、长久地发展。除了学业奖学金,还有各种特色奖学金出于激励研究生们的目的而设立,如校长奖学金、名人奖学金、校友奖学金、企业奖学金……我们期待着,鲜衣怒马的少年们创造出更多奇迹。

研究生是科研领域的生力军,是蕴藏着无限可能的幼苗。切实保障研究生的生活基础,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不断激发出他们的潜能,奔向闪光的未来,成为科研大国的坚实基石。

研究生奖学金申请理由

前一段时间

华南师范大学

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拟录取通知中提到

由于工学部得到16亿的财政支持

每人每月额外增设1000元以上的奖学金补助!

不少网友直呼“酸了酸了”

其实

考上研究生后都有各种各样奖励可以拿

下面快来一起看看吧

国家助学金

用于资助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中央高校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5000元;地方所属高校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确定,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于13000元。

学业奖学金

关于学业奖学金,每个学校的政策不同。一般来说学业奖学金是分等级的,分为一等,二等,三等,每一个级别的奖学金金额是有差别的,占比人数也是不同的。

每个学校的标准不一样,少的每年3000元,多的每年10000元以上。

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设立,中央财政出资,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向基础学科和国家亟需的学科(专业、方向)倾斜。

每年奖励4.5万名,其中硕士生3.5万名,博士生1万名,研究生20000元,博士生30000元。一次到账,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其他特种奖学金

特种奖学金多为企业设立,有的是一些校友设立的奖学金,一般情况下不同专业都会开设一些特种奖学金。

根据奖学金种类的不同,奖金金额有所不同。

“三助”岗位津贴

高等学校利用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在读研期间,助研、助教、助管者可拿(这些岗位需要自己去申请,学校和学院一般是择优录取)。

资助标准:根据岗位、工作时长的不同来决定工资的多少,金额由学校决定。

科研补助

研究生期间大都会跟导师一起做项目,有的导师会根据项目的一些资金状况,发给自己带的学生一些工资。

补助金额根据导师、学校、专业的不同会有所差异。

(图片来源:研招网)

此外,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条件、程序等有关规定,与本专科生操作基本相同。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研究生奖学金什么时候发

10月29日,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发布通知,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

通知明确,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提高奖励标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额翻倍;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提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支持标准。同时,提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

2023年全国共资助各学段学生1.6亿人次

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资助体系,在范围上实现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资助各学段学生1.6亿人次,资助金额共计3111亿元。其中,全国财政投入2161亿元,约占资助总金额的69%,有力缓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保障他们顺利入学、安心求学。

上述负责人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部分地方和学校反映,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应相应增加,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应适当提高。本次学生资助政策调整通过更大力度奖优助困、更多覆盖学生群体,激发广大学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更加有效地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更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更加有效地促进教育公平,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

通知提出,增加高等教育阶段国家奖学金名额,提高奖助学金标准。

一是增加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提高奖励标准。从2024年起,将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每年6万名增加到12万名,奖励标准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

二是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从2024年起,将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标准由每生每年5000元提高到6000元。

三是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将本专科生(含预科生,不含退役士兵学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500—50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以分为2—3档。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

四是增加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额。从2024年起,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由每年4.5万名增加到9万名,其中:硕士生由3.5万名增加到7万名,博士生由1万名增加到2万名。

五是提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支持标准。从2025年起,提高中央高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中央财政支持标准,其中:硕士生由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博士生由每生每年10000元提高到12000元。中央高校根据研究生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因素,确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奖励标准(可分档设定奖励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最高不超过硕士生每生每年20000元、博士生每生每年30000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名额分配应向基础学科和国家急需的学科(专业、方向)倾斜。

提高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

通知还明确,提高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

一是提高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将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200—35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二是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将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三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六盘山区等11个原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四省涉藏州县、新疆南疆四地州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农村学生(不含县城)全部纳入国家助学金资助范围。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23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200—35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通知要求,各级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修订本地本校奖助学金政策,强化政策落实落地力度。各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学生人数、资助范围、资助标准等基础数据的审核工作,对上报的可能影响资金分配结果的有关数据和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各级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组织学校做好国家奖学金评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等工作,做好2024年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名额增补工作。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付春愔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标准,研究生奖学金有多少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