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业的过程中,解答了很多关于当事人车撞了人以及被车撞了的问题,发现很多人在发生了事故以后不知所措,并且采取了错误的处理方式,导致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并因此吃了不少亏。笔者执业以来代理的交通事故以及保险案件颇多,因此,认为有必要通过本篇文章进行必要的介绍。
01
—
发生事故后报不报警?
发生事故后,一方或者双方、多方会受伤,车辆会受损,那么问题来了:事故发生后是私了好还是及时报警好?
从受害方的角度考虑,一定要及时报警,不要轻信对方承诺会承担所有损失的说法,正所谓空口无凭,如果不及时报警,交警部门没有出具事故认定书,过后再向对方索赔,会有很大的困难。
因此,对于受害的一方,无论受伤严重与否,都应当及时报警,确定事故责任的划分,要求出具《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证明》,确定了责任划分也就基本可以确定赔偿的责任比例。
02
—
事故责任如何确定?
很多人咨询事故责任比例的问题,这个其实从律师的角度来说是很不专业的表现。你只是简单的叙述了一下事故的发生情况,而且仅仅是部分的凭不可靠的记忆描述模糊不清的情况,问律师说谁的责任大,或者谁的全责,律师根本无法回答你,因为事故责任的划分只有在交警出警查看事故现场情况,询问目击者后,根据各种情况才能确定事故责任的划分。
甚至很多时候事故责任连交警都无法查清只能根据情况出具事故证明,只有交警部门才有权利出具事故认定书确定事故的责任划分。
已报警了就耐心等待交警部门的事故认定书结果,律师无权划定事故结果,也很难改变事故责任的划分。
03
—
对事故责任划分不服怎么办?
如果收到事故认定书后对责任认定不服,可以在收到事故认定书的三日之内,提交复核申请,要求对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切记!只有三天的时间。
如果认定结果没有改变,一般很难在诉讼过程中改变事故认定结果,毕竟是国家权力机关作出的认定结果,而且一般到了法院以后事故现场已经不存在,更无法查清真实情况。
04
—
受伤后如何理赔?
涉及赔偿项目,赔付金额的问题?
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发生了交通事故赔偿的项目有医疗费、伙食补助费、营养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等各种项目,每一种项目有要求有一定的证据,而且需要根据事故责任区分交强险以及商业险来确定赔偿比例。
05
—
是否需要请律师解决纠纷?
其实就是一句话,如果你有把握可以把复杂的诉讼案件自己处理好,各种情况都能应对,不需要依赖任何人,你自己就可以把律师的所有工作全部做好,建议你不要请律师。否则,为了你自己的利益考虑,委托律师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