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产受理后未申报债权,可以提起诉讼吗
在破产受理后未申报债权的情况下,一般是可以提起诉讼的。
1. 法律规定赋予了未申报债权的债权人救济途径。虽然在破产程序中存在申报债权的要求,但未申报并不意味着完全丧失权利。债权人若有正当理由未及时申报,可通过诉讼等方式主张其债权。
2. 然而,提起诉讼也有一定的限制和条件。例如,可能需要证明未申报债权有合理事由,且诉讼行为不能损害其他债权人的利益等。同时,诉讼的时效等问题也需根据具体法律规定来确定。
3. 此外,在破产程序中,法院会对未申报债权的诉讼进行审查和处理,以确保诉讼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维护破产程序的正常进行和全体债权人的利益。总之,未申报债权的债权人可以提起诉讼,但需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
二、国有企业破产职工的一次性安置费
国有企业破产时,职工的一次性安置费是对职工的一种补偿。这一费用的发放旨在帮助职工在企业破产后能够妥善安置,维持生活。
一般来说,一次性安置费的标准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当地的经济水平等因素来确定。通常会按照职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进行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定金额的安置费。
在具体操作中,企业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详细的安置方案,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安置方案应明确安置费的计算方式、发放时间、支付方式等内容。
同时,政府也会出台相关政策,对国有企业破产职工的安置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以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妥善处理。
三、股东变更需哪些手续和证据
股东变更通常需要以下手续和证据:
1. 股东会决议:需全体股东同意变更的决议,明确变更的股东、股权比例等内容,通常需股东签字或盖章。
2. 股权转让协议: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签订的关于股权转让的协议,包括转让价格、付款方式等条款,双方签字或盖章。
3. 公司章程修正案:对公司章程中关于股东及股权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需提交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4. 股东身份证明:变更后的股东需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等。
5. 股权变更登记申请书: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的申请书,填写相关变更信息。
6. 其他相关证据:如涉及国有股权变更,可能需要国资部门的批准文件等;若有股权质押等情况,需提供相关质押解除证明等。
办理股东变更手续时,需确保各项手续和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交完整的材料,以顺利完成股东变更登记。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破产受理后未申报债权,可以提起诉讼吗
●破产未申报债权可否直接起诉
●破产债权未申报后果
●破产未申报债权怎么办
●破产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后果有什么
●破产未及时申报的债权人
●企业破产未申报债权
●破产未申报债权可否直接起诉
●破产申请人不申报债权
●破产债权未在申报期内申报
●国有企业破产职工的一次性安置费是多少
●国有企业破产职工的一次性安置费怎么算
●国有企业破产职工的一次性安置费由谁承担
●国有企业破产职工一次性安置费都包括哪些
●国企破产清算一次性安置费
●破产国有企业职工从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收入
●破产企业一次性安置费计算
●企业职工从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
●企业破产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
●国有企业职工从依法破产的企业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
来源:中国法院网-股东变更需哪些手续和证据,股东变更手续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