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限制型格式条款如何认定,限制责任能力和限定责任能力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魏和惠

  责任限制型格式条款如何认定?

  责任限制型格式条款本质上是对风险转移的约定,双方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达成的书面合同,以约束双方当事人履行其权利和义务。

  1、责任限制型格式条款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九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的乙方当事人违反《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关于提示和说明义务的规定,导致对方没有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对方当事人申请撤销该格式条款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出。诉争的责任限制条款属于可撤销,对方当事人应当在法定的一年除斥期间内申请撤销该条款,否则该条款仍为有效条款。

  2、责任限制型格式条款适用问题。

  责任限制格式条款约定是否属于可预见性,该条款目的属于防范风险,在可预见性的风险中,作为经营者应当将风险告知对方当事人,让对方当事人对所购财产期限具有预判性,否则会导致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

  同时,责任限制格式条款中是否约定了免责事项的时间限制,如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故在签约时,经营者除了需要对条款内容进行重点提示,还应当对免责范围内已经显露的重大风险进行如实告知,以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经营者故意隐瞒重大风险,造成相对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达成免责合意,应当认定相对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中不包括承担被隐瞒的重大风险,免责合意的范围仅限于签约后发生的不确定风险。在后续履约中,因恶意隐瞒重大风险最终导致违约情形发生,经营者主张适用免责条款排除自身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摘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9年卷)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责任限制型格式条款如何认定的

责任限制是什么意思

限制责任能力的概念

什么是限制责任条款

限制责任能力和限定责任能力

限制责任能力

限制责任人是啥意思

责任有限制

责任限制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限制责任能力的人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