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形下才认定施工合同无效,施工合同订立生效的条件有哪些

工程建筑 编辑:卫伟春

一、什么情形下才认定施工合同无效

认定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建筑施工需要相应资质,若承包人不具备或超越自身资质承接工程,合同无效。例如,二级资质企业承接需一级资质方可施工的项目。

(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实践中俗称“挂靠”行为,这种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导致合同无效。比如个人或低资质企业借用高资质企业名义签订施工合同。

(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对于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若未经过招标程序或中标结果无效,所签订的施工合同无效。例如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未招标直接签订合同。

(四)违法分包、转包。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资质的单位,或者将工程整体转包给他人,此类施工合同无效。例如将主体工程转包给其他单位。

总之,施工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需严格遵循法律法规,避免出现上述无效情形。

二、施工合同订立生效的条件有哪些

施工合同订立生效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主体合格。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施工方需具备符合承接工程要求的资质等级,发包方也应具有相应的发包资格。

(二)意思表示真实。双方在订立合同时的表意应真实、自愿,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可能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形。任何一方不得通过不正当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订立合同。

(三)合同内容合法。施工合同的条款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也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例如,约定的工程质量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

(四)形式合法。虽然法律对一些合同形式未作强制要求,但施工合同通常应以书面形式订立,以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便于在发生纠纷时有据可查。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施工合同才能依法成立并生效。

三、施工合同已签但未履行是否有效

施工合同已签但未履行,通常情况下是有效的。

合同的效力与是否履行并无必然联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一般而言,只要施工合同的签订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即签订合同的主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该合同就是有效的。

即使合同尚未履行,双方当事人依然受到合同条款的约束。如果一方擅自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就可能构成违约,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比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当然,如果合同存在无效的法定情形,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等,即使未履行,该合同也是无效的。总之,不能仅依据合同是否履行来判断其效力。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哪些情况签订的合同为无效建设工程合同

来源:临律-施工合同已签但未履行是否有效,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