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中常见法律风险防范(中小企业版)
买卖合同是公司最常见和最常用的合同,而对于买卖合同中条款设置及操作流程,并没有引起中小企业的重视,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出现未签合同,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结算方式不明等情况,等到出现拖欠货款时,才发现问题,而这时往往出现举证不足,追偿困难,最终成为坏账的情形。我们现就买卖合同中其常见风险进行梳理并提出意见,已期对企业有所帮助:
合同主体不适格,造成合同无效或者不成立
防范措施:签定合同前,尤其是涉及金额巨大时,一定要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以及洽谈人的资格和代理权。通过企查查等软件,查询公司的情况,特别是诉讼情况。
合同流程不规范,造成合同不成立
防范措施:
1、所有合同均应采取书面形式,即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口头约定,随后应立即补签书面合同;
2、如使用传真或者微信等签定合同,之后也应要求将合同原件快递至双方;
3、在签订合同时,对方的公司法人代表、地址、合同经办人、联系电话等信息要详细,双方的名称清晰、准确、统一,与公司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一致,不使用简称或缩写;
合同条款模糊、有歧义,造成双方的不同认识
防范措施:
合同最基本的条款必须齐全包括:
1、当事人的名称和住所;
2、标的物;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对账、结算方式:双方如果是长期、滚动供货的,双方要约定明确的对账方式,可以采用“双方约定电子对账单由卖方(甲方)发至买方(乙方)指定的微信号“XXXX”(或电子邮箱、QQ、速卖通、旺旺),乙方应在甲方发送对账单单后3日内进行对账,乙方三日未进行对账单内容提出异议的,视为对甲方发送的对账单予以认可”的条款,最大程度上避免日后买方怠于对账,卖方对于供货的具体金额举证艰难的情况。
8、违约责任;对于责任,需要约定明确,如“逾期未支付货款,按照未支付金额每日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至实际支付之日止”,切记不要约定按照实际损失支付违约金等条款
9、解决争议的方法。注意争议解决的管辖,如果企业作为优势方的,可以将管辖法院约定在己方所在地的法院。
除此之外,双方可以根据合同的性质和交易目的,约定其他条款。
对合同的质量约定不清
防范措施:
1、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质量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者企业标准;
2、作为买方,应留取5%—10%的质量保证金,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以书面形式向卖方提出;
3、作为卖方,必须在合同中明确产品的检验期限和质量异议期,如果超过异议期则视为产品合格。
价款支付约定不清晰
防范措施:
1、合同应明确价款支付的准确时间,作为买家应尽量用先收货再付款的方式,而作为卖方则尽量采取先收款后发货的方式,比较折中的办法是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以降低彼此的风险。
2、一定要约定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对一些大件的单件产品,卖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在货款未付清到80%前,产品的所有权不发生转移,这条对于卖方很重要,避免了因买方原因而造成的货物损失。
货物的交付不规范
防范措施:
1、交货时必须交付给有接收货物权利的人,如合同的签字人,合同约定的收货人等。
2、交货时进行现场拍照或者录像,以作证据。3、货款金额的支付应通过银行转账。
证据的保存与搜集不齐全
防范措施:
1、要树立证据意识,合同均应签定书面合同。
2、从合同开始到履行到完成,所有交易环节的证据均应保存,包括最初的意向性谈判、正式合同、补充协议、交接手续资料、往来函件、邮件、通知。
建立合同档案,由专人专门保管,并在人员变动时进行交接手续。四是合同的保管期应在合同履行完毕后的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并准备一套以上的合同复印件供日常使用。
【解读律师】
朱利明 律师 北京德恒(温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买卖合同的风险与防范
●买卖合同法律风险防范ppt
●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规则
●买卖合同中的法律风险管理分为哪几个阶段
●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责任如何承担
●民法典买卖合同风险
●买卖合同典型法律问题研究
●买卖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买卖合同法律风险防范ppt
●买卖合同的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