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计算器2024最新版,个人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公式
大家好,由投稿人褚乐宇来为大家解答个人养老金计算器2024最新版,个人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公式这个热门资讯。个人养老金计算器2024最新版,个人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公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养老金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算方式基于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和计发月数。以下是详细的计算方法及相关说明:
一、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二、计算要素解析
1.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来源:个人账户储存额主要由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通常为缴费基数的8%)及其投资收益组成。
影响因素: - 缴费基数: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储存额越多。 -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储存额积累越多。 - 投资收益:个人账户资金的投资收益也会影响储存额的增长。
2. 计发月数 - 定义:计发月数是指根据退休年龄确定的养老金发放月数,由国家统一规定。 - 常见计发月数:
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
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
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6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01个月。
说明: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少,每月领取的养老金金额越高。
三、计算示例 假设某人在60岁退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为20万元,则其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如下: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200,000 ÷ 139 ≈ 1,438.85 \text{元/月} \]
四、注意事项
1. 政策调整: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可能随政策调整而变化,需关注最新政策规定。
2. 投资收益:个人账户资金的投资收益会影响累计储存额,建议关注账户资金的增值情况。
3. 缴费连续性:确保养老保险缴费的连续性,避免中断缴费影响个人账户积累。
五、补充说明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养老金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为基础养老金。总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 \text{总养老金} = \text{基础养老金} + \text{个人账户养老金} \] 如果需要了解更详细的计算方法或政策规定,可以咨询当地社保部门。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清晰理解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式!
个人养老金计算器在线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包含养老保险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及按国家和本市规定的记账利率计算的利息。
计发月数由国家统一规定,主要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具体文件)
参保人员应当经常关注自身的缴费情况,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个人养老金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2024年10月1日后退休教师,新养老金待遇由4部分组成:基础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
各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①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②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省或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3%。
③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④职业年金=退休时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从各项公式不难看出,①②两项中的平均工资、发放比例1%、1.3%,所有人都一样,但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每个人不同。缴费年限个人无法做主,缴费指数却可以通过努力提升。
③④中的计发月数个人也无法做主,但个人账户储额个人却可以努力。
缴费指数和个人账户储额其实都与一个数值有关,就是个人缴费基数——就是每月工资中用于扣除个人账户养老金(8%)和职业年金(4%)的数额。这个基数越大,每月扣的数额越大,个人账户储额当然也就越大;与此同时,这个基数越大,个人缴费基数也越高。
鲁人社发〔2015〕46号文件规定:个人实际平均缴费指数=(Xn/Cn-1+Xn-1/Cn-2+……+X2016/C2015+ X2015/C2014+X2014/C2013)/N实缴;
其中Xn、Xn-1、…X2014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至2014年相应年度本人各月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Cn-1、Cn-2…C2013为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至2013年相应年度省或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N实缴为参保人员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
举个例子,某地2024年平均工资是7678:
职工甲2025年1月缴费基数是10371,则1月份缴费指数为10371/=1.3508;
职工乙2025年1月缴费基数是8842,则缴费指数为8842/7678=1.1517
职工丙2025年1月缴费基数是5043,则缴费指数为5043/7678=0.6559
以上三人,如果是教师,基本上对应着教龄30年以上的副高七级、教龄20年左右的一级十级和新入职5年左右的初级十二级。
这个缴费指数,是新养老金中计算办法中的“金手指”,指数越大,计算出来的养老金越高。如何提高呢?
一般情况下,随着教龄增长、职称晋升,缴费基数会逐年提升,缴费指数也会逐渐提高,到退休时,一名教师若是教龄40年,视同缴费年限28年,退休时副高七级,平均缴费指数大约会在1.3584左右,退休时若是一级十级,平均缴费指数大约会在1.1804左右。
前者养老金待遇约在9000元左右,后者约在7800左右,二者相差约1200元。
根据鲁人社发〔2015〕46号文件规定,视同缴费年限期间的视同缴费指数,按退休时的职级计算,这样,就算教师退休前一个月评聘上副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增加额有限,但对于视同缴费年限期间来说,却都相当于副高啊,不但过渡性养老金大大提高,平均缴费指数也提高,基础性养老金也会提高,这样,退休时,尽管养老金仍比早(比如10年)评聘上副高者少,但差距却会大大缩小,也就在600元左右了!
【结语】对教师来说,薪级工资按年限涨,你涨我也涨,而职称却是按能力评。要想提高个人缴费指数,就应当撸起袖子加油干,早评早聘高一级职称;对于临近退休的55岁以上教师来说,也不应当放弃,毕竟,退休前若是评聘上副高,视同缴费指数就高了一大截啊!过渡性养老金在提升不说,更会推高平均缴费指数,基础养老金也随之提高!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个人养老金计算公式2021计算器
养老保险关乎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一直都是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
不过
缴费这么多年
你知道将来能拿多少养老金吗?
一、养老保险待遇知多少?
什么是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缴费水平和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出来的养老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和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从本人个人账户中支付。
那我的个人账户领完了怎么办?
当个人账户全部领取完后,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继续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终身。
基本养老金水平高低受哪些因素影响?
按照我国目前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基本养老金与个人累计缴费年限长短、缴费水平高低、个人账户金额多少、退休年龄的大小、当地职工平均工资高低都有直接关系。
累计缴费时间越长,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缴费水平越高、退休时间越晚,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
另外,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会影响计发月数,从而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产生影响。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是什么?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01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
02
缴费年限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年限,目前规定是15年
二、领取金额怎么算?
咱们来看看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第1年缴费工资/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第n年缴费工资/第n-1年职工平均工资)÷实际缴费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含利息)÷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这么复杂?哭了,看不懂……
一头雾水?
别着急
神器来帮你!
人社部于2019年底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了养老金测算服务,目前支持的是城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测算。
大家可以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点击http://si.12333.gov.cn,输入相应参数,就可以预估自己的养老金啦!
同时,电子社保卡也可以测算退休后的养老金呦!
进入电子社保卡页面,选择“全国服务”—“养老金测算”服务后,填写几个参数,就可以测算养老金啦。
太好啦,我要赶紧去算算!不过,如果还没退休就去世,已缴的钱怎么办?会不会白缴了?
别担心!
对此国家政策有规定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另外,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其遗属还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明白啦!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政务微信
本期编辑:安彦璟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个人养老金计算器2024最新版,个人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公式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