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警察警衔津贴最新规定2025,退休警察警衔最新政策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柳阳诺

退休警察警衔津贴最新规定2025,退休警察警衔最新政策

大家好,由投稿人柳阳诺来为大家解答退休警察警衔津贴最新规定2025,退休警察警衔最新政策这个热门资讯。退休警察警衔津贴最新规定2025,退休警察警衔最新政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退休警察国语版免费观看

参与志愿服务累计达9000多个小时,累计捐款3万余元,2025年3月,贵州监狱退休民警谢晓林获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授予“贵州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一身藏青蓝,铸就忠诚之魂

谢晓林退休前是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在岗期间,他积极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铮铮誓言,长期坚守在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教育改造罪犯的第一线。

他曾经管理的罪犯李某,因罪重刑长,产生了严重的思想波动,一度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成了威胁监狱安全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对此,谢晓林多次找李某开展个别教育谈话和心理危机干预,苦口婆心地帮助该犯重拾改造信心,还乘坐大巴车并步行2公里山路前往李某家中了解情况,为李某带来家人的叮嘱和期盼。

通过长期的攻心教育转化,李某内心深受触动,深刻认识到自身犯下罪行的错误和后果,把谢晓林视为自己迷途知返的引路人,再次坚定了积极改造的决心,并如期刑满出狱。刑释后,李某干起了养殖业,短短几年就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一襦志愿红,肩负社会之责

2015年1月谢晓林退休后,一下子从繁忙工作状态中静下来,让他很不适应,心里总想着还能不能发挥点余热,为社会、为群众再干点有意义的事。通过朋友介绍,谢晓林加入了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2018年8月,在去印江县杨柳镇小学开展捐助活动中,他了解到一名学生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谢晓林当场承诺每月资助该名学生200元并动员大家为其捐款。目前这名学生已在一所高中就读,学习成绩优异。

一袭天使白,闪亮逆行之光

2020年,谢晓林与其他志愿者冲锋在志愿一线。不论严寒酷暑,坚持每天早上7点钟出门,参与入户走访排查、发放宣传资料、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铜仁的冬天寒风凛冽,他白色的身影穿梭在火车站服务点的周围,忙碌在小区物资保障的现场……

2022年5月,接团市委和协会通知后,谢晓林再次带领协会成员会同蓝天救援队奔赴上海,先后在闵行区、浦东新区开展小区志愿工作,历时20余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当地居民伸出大拇指夸赞道:“侬是模子!”

一裳环保绿,共筑美丽之家

锦江是铜仁市的母亲河,为了让十里锦江更清更美,谢晓林利用空余时间,组织和带领志愿者巡视锦江,开展清滩工作。因为对文明铜仁、生态铜仁、宜居铜仁做出了贡献,他受到了铜仁电视台的专访,获得了“2021年铜仁年度人物”的荣誉。

一脚泥土黄,丈量大爱之路

“一定要趁着自己还走得动,用沾满黄泥的鞋子多为还有困难的群众送去温暖。”作为志愿者协会监事会主席,谢晓林组织和带领志愿者开展“助困、助残、助老、助学”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足迹印在了铜仁市各区(县)的社区、村寨,行程近10万公里,为困难群众送去粮油、衣被等日用品5万余套,直接受益群众8万余人次,动员单位和个人捐款近10万元。每当看到村民们接过物资后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时,谢晓林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然穿了红马甲,就要承担义务,积极为社会作贡献。”谢晓林话不多,一谈起志愿活动就变得十分兴奋。聊起参加志愿服务9年多来,他表示自己在思想上、认识上又有了新的体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监狱退休民警,要始终不忘从警初心,牢记入党誓词,退休不是为人民服务的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就像雷锋同志说的那样,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文章来源 | 贵州司法

退休警察可以穿警服吗

【来源:太原新闻网】

图为两位退休民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从优待警、惠警暖警政策,增强民警的荣誉感、使命感和归属感,表达对退休民警的关心关爱以及对公安精神的赓续传承,3月24日,杏花岭派出所举行“无悔从警路·忠诚铸警魂”民警荣退仪式。

仪式上,公安杏花岭分局、星杏花岭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为退休民警秦晓萍、郑东红颁发荣退纪念章,向两位退休民警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和坚守奉献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并深情寄语,鼓励她们永葆人民警察的不变底色和优良作风,希望她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心,继续为公安事业建言献策、发挥余热。随后,两位退休民警分别发表退休感言,深情回顾了与杏花岭派出所同频共振、同向而行的峥嵘岁月,分享了自己深厚的从警情怀,追忆了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难忘时光,倾诉了对公安事业的热爱与不舍。

一场仪式见证荣光,一份期许薪火相传。荣退仪式不仅传递了杏花岭派出所对退休民警的深切关怀,更是一种传承与激励,激励民警辅警忠诚履职、接续奋斗,传承退休民警的过硬作风和敬业精神,为持续推进公安事业的发展开启新篇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退休警察警衔补贴有望落实吗

参与志愿服务累计达9000多个小时,累计捐款3万余元,2025年3月,贵州监狱退休民警谢晓林获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授予“贵州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铜仁监狱退休民警谢晓林,中共党员,现任贵州省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监事会主席。曾先后荣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好人”“铜仁好人”“第六届铜仁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5年退休卸下警服的谢晓林,毅然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助困、助残、助老、助学等公益志愿服务事业中继续发光发热,持续用赤诚书写“五彩人生”。


一身藏青蓝,铸就忠诚之魂

谢晓林退休前是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在岗期间,他始终对党忠诚,认真履职尽责,积极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铮铮誓言,长期坚守在维护监狱安全稳定、教育改造罪犯的第一线。

他曾经管理的罪犯李某,因罪重刑长,产生了严重的思想波动,一度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成了威胁监狱安全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对此,谢晓林多次找李犯开展个别教育谈话和心理危机干预,苦口婆心地帮助该犯重拾改造信心,还乘坐大巴车并步行2公里山路前往李犯家中了解情况,为李犯带来家人的叮嘱和期盼。


通过长期的攻心教育转化,李犯内心深受触动,深刻认识到自身犯下罪行的错误和后果,把谢晓林视为自己迷途知返的引路人,再次坚定了积极改造的决心,并如期刑满出狱。刑释后,李犯干起了养殖业,短短几年就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一襦志愿红,肩负社会之责

2015年1月谢晓林退休后,一下子从繁忙工作状态中静下来,让他一开始很不适应,心里总想着还能不能发挥点余热,为社会、为群众再干点有意义的事。

“爱的奉献不论多少,志愿服务不分年龄,能对别人有所帮助,我就是幸福的”。通过朋友介绍,谢晓林加入了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2018年8月,在去印江县扬柳镇小学开展捐助活动中,他了解到一名贫困学生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在老师的带领下他来到了这名贫困学生家中,发现家里只有祖孙二人,家徒四壁,其父亲外出打工6年无音讯,母亲改嫁,谢晓林当场承诺每月资助该名学生200元并动员大家为其捐款。目前这名学生已在一所高中就读,学习成绩优异。


一袭天使白,闪亮逆行之光

2020年,谢晓林与其他志愿者冲锋在志愿一线。不论严寒酷暑,坚持每天早上7点钟出门,参与入户走访排查、发放宣传资料、维护现场秩序等工作。

铜仁的冬天寒风凛冽,他白色的身影穿梭在火车站服务点的周围,忙碌在小区物资保障的现场。每次志愿活动结束,谢晓林的汗珠顺着丝丝白发滴下来冒着阵阵热气,他总要休整半小时后,才能骑着自行车回家。


2022年5月,上接团市委和协会通知后,谢晓林再次带领协会成员会同蓝天救援队奔赴上海,先后在闵行区、浦东新区开展小区志愿工作,历时20余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当地居民伸出大拇指夸赞道“贵州老乡侬是模子!”


一裳环保绿,共筑美丽之家

锦江是铜仁市的母亲河,是长江上游一条重要支流。为了让十里锦江更清更美,谢晓林利用空余时间,组织和带领志愿者巡视锦江,开展清滩工作,看着碧波粼粼的锦江河,志愿者们感到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


他经常同市、区环保部门一道,向市民宣传保护绿水青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带动市民共同保护好生态环境,为文明铜仁、生态铜城、宜居铜城做出了贡献,受到了铜仁电视台的专访,获得了“2021年铜仁年度人物”的荣誉。


“谢伯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依然选择坚守在志愿者这个行列,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受到谢晓林影响,连续三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罗标感慨地说道。


一脚泥土黄,丈量大爱之路

“一定要趁着自己还走得动,用沾满黄泥的鞋子多为还有困难的群众送去温暖”。作为志愿者协会监事会主席,谢晓林组织和带领志愿者开展“助困、助残、助老、助学”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足迹印在了铜仁市各区(县)的社区、村寨,行程近10万公里,为困难群众送去粮油、衣被等日用品5万余套,直接受益群众8万余人次,动员单位和个人捐款近10万元。每当看到村民们接过物资后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时,谢晓林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然穿了红马甲,就要承担义务,积极为社会作贡献。”谢晓林话不多,一谈起志愿活动就变得十分兴奋。聊起参加志愿服务9年多来,他表示自己在思想上、认识上又有了新的体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监狱退休民警,要始终不忘从警初心,牢记入党誓词,退休不是为人民服务的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就像雷锋同志说的那样,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退休警察警衔津贴纳入养老金最新消息

01

他刚完成执勤任务又急着回社区

唐进喜(左)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封控工作。李嘉雯 摄

“刚刚完成方舱医院执勤任务,需要隔离!”3月11日10时许,正在湖北武汉某公寓酒店隔离的唐进喜对记者说,“希望早点回社区上岗!”

45岁的唐进喜,是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分局琴断口街派出所社区民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忙得像陀螺一样,转运患者、维护社区秩序、转战方舱医院,一直没有停过,是派出所的全能民警。因抗击疫情突出,他先后被武汉市公安局记个人嘉奖、个人三等功各1次。

“我有感染风险了,就别让其他同志冒险了”

一天晚上,武汉市防疫指挥部要求全面收治排查“四类人员”,唐进喜参加了集中行动。

“您是李女士吧?我是派出所民警唐进喜,一会儿我来接您去医院,请到家门口等我。”唐进喜拿着转运名单,逐家逐人打电话,约好见面地点。每接满一车,唐进喜就送患者到方舱医院。

当晚风雨交加,气温极低,唐进喜全身都湿透了,鞋子里全是水,冻得瑟瑟发抖。忙了一宿的往返接送,唐进喜凌晨4时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派出所。脱去防护装备后,他瘫坐在派出所大厅里。

这时,防疫指挥部又下达指令,十里玫瑰小区还有一名确诊的新冠肺炎重症老人,需连夜送到金银潭医院接受治疗。“你就别去了,我换小张替你。”所领导心疼唐进喜。

“算了,我有感染风险了,就别让其他同志冒险了,还是我去吧!”唐进喜又换上一套新的防护服,前去接这位重症老人。

老人行动不便,唐进喜搀扶着他上车下车,安全送到金银潭医院后,凌晨6时才回到派出所。因为过于疲惫,唐进喜在车里睡了一会儿才下车。

因与重症患者密切接触,唐进喜把警车停在消毒点消毒后,就到街道隔离点开始隔离观察。“我自己倒是不太担心,主要怕感染所里的同事。”唐进喜说。

当晚,唐进喜转运量在全区最多,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我是社区民警,这里就是我的家”

一天,七里一村社区百灵景都小区一对夫妻确诊患新冠肺炎后居家隔离,不愿去医院治疗。唐进喜立刻穿上防护服,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劝说。但这对夫妻仍然认为方舱医院病菌多、人员复杂,坚持居家隔离。

他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同事们的配合下,劝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将这对夫妻送医治疗。

“唐警官很辛苦,社区工作离不开他!”提到唐进喜,七里一村社区书记孙睿华赞不绝口。孙睿华说:“疫情初期,有些麻将室还偷偷开门。唐警官就一家一家上门查,后来再也没有人敢私下营业了。”

琴断派出所下沉社区的“95后”民警李星宇跟唐进喜工作几天后,对他很是佩服:“唐进喜不仅上门劝说,还会将违反防疫规定的内容拍成视频发到居民微信群里,提醒大家注意。”

在社区,孤寡老人和出行不便的人需要买菜买药,只需在小区微信群里呼唤一声,唐进喜就会立即帮忙,许多居民亲切地称他“喜子哥”。

“小区有10多个微信群,每个群里都有我。我的群备注是‘法律顾问小唐+手机号’,这样可以拉近和居民之间的距离,方便居民随时联系我。”唐进喜说,“我是社区民警,这里就是我的家。”

“我身体好,能进方舱”

2月19日,汉阳区武汉市体育运动学校方舱医院开舱,唐进喜写下请战书,要求进方舱。

在方舱医院,唐进喜习惯了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的工作节奏。“这要感谢我以前在部队时的锻炼,身体素质好,能适应!”唐进喜笑着说。

“方舱里的医护人员大多数都是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他们比我们更不容易,能帮上忙的我一定帮。”唐进喜对记者说。

3月1日晚,大雨倾盆。唐进喜正在方舱医院值夜班,负责一号岗位。22时许,他在岗位旁的角落发现两名医务人员,一名蹲在地上神情痛苦,另一名撑着伞帮忙遮雨。

“怎么啦?生病了吗?是去医院还是去宾馆?”唐进喜急忙跑过去。

原来,她们是外省援汉医务人员,现在要乘车赶回宾馆服药,但周围没有一辆车。“不急,我马上帮你们联系车。”唐进喜一边上报方舱医院指挥部,一边联系司机。几分钟后,司机出现在医院门前,唐进喜立即扶她们上车。

“多注意休息,你们辛苦了!”唐进喜向她们挥手。

“今天真要谢谢您!武汉公安真暖心!”上车后,两名医务人员向他挥手致谢。

02

他刚退休,就迎来了下一份“工作”

2月16日,武汉市舵落口铁路货场内,杨明强(右一)和同事对抵汉的千吨防疫物资进行巡守。钟鹏宇 摄

“老杨,保重身体,注意防护!有时间到所里转转……”3月11日中午,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汉水桥街道阮家台小区门口,两名身着制服的民警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亲切道别。

老人叫杨明强,居住在阮家台小区,当天从武汉铁路公安处汉西派出所退休,送他的两位民警是汉西派出所所长杨武阳和教导员宋兵。

“你们放心,我已经从单位光荣退休了,即将迎来下一个‘工作’!”老杨回头跟战友们告别。

“我提前向社区申请做疫情防控志愿者了,他们非常欢迎我。”此前,老杨就已经对自己的退休生活做了规划,“疫情未退,我不能退!”

脱下制服,老杨转身回到自己居住的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继续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3月11日,汉西车站派出所,大家为杨明强举行退休仪式。喻寒 摄

“药记得吃,已经放在保温锅里了。”3月11日早晨6点,杨明强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打扫卫生、做饭,给患甲状腺癌的妻子张莉熬药,并按时段分装好。这一天,是60岁的杨明强最后一天上班。他要正式退休了。

“易师傅,前面的这个门需重点看守,注意查通行证。”老杨的家离汉西派出所不远。每天早上7点,他准时从家里出发步行上班。走到他负责的汉西建材市场门口,他对门卫易师傅说。

老杨主要负责汉西建材市场和舵落口货场的日常消防宣传、检查工作,对1300余家商铺、7个志愿消防队如数家珍。走在天天巡查的市场内,回想起往年此时这里人头攒动、车来车往的繁忙景象,他内心有些五味杂陈。

偌大的市场,店铺紧闭,空寂无人。老杨转完一大圈,已经快8点了。

“你今天在所里收拾一下东西,我带黄龙去舵落口货场,你就别去了。”回到所里,所长杨武阳对老杨说。

3月11日,汉西建材市场,杨明强和同事对市场内的消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喻寒 摄

“这是我最后一次去检查了。那边抗疫物资多,有几处防火重点,我再跟黄龙说一下。”老杨严谨依旧。

老杨1980年参警,曾经在车站客运、乘务、押运、消防等多个岗位工作,在汉西派出所工作已有20年了。40年里,他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

考虑到老杨的妻子患有癌症,今年所里特意安排他春节在家多待几天陪老伴,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的计划。

“疫情不退,铁警不退!”征得妻子同意,老杨递交了请战书,并在宣誓大会上庄严承诺。

他向所领导恳求:“我在岗的时间不多了,和同志们并肩战斗的时间也不多了,请给我排班,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拗不过老杨,所领导批准了他的请战。

3月11日,汉西建材市场,杨明强在空无一人的市场内巡查。喻寒 摄

这些天,老杨每天都提前上岗,配合值班民警做好个人防护检查和办公区域及相关场所的消杀工作。

2月15日,武汉天气骤变,一场大雪让气温骤降至零下5摄氏度。两批近千吨支援湖北的防疫物资即将抵达东西湖区舵落口货场,其中有大量酒精等易燃品。

负责消防工作的老杨带着青年民警,迅速着手对消防器材的数量、配置及位置进行检查,对车厢卸车运输通道、转运货车入场通道等外围区域消防安全防护做好布置,最后和货场相关人员反复对接,确保万无一失。连续奋战三天两夜后,防疫物资及时安全卸载并转运至全省各地战“疫”一线。

在初步熟悉社区情况后,11日下午,变身志愿者的老杨接到了社区安排的第一项任务——“明天为社区群众运送团购的生活物资”。

武汉的天气一天天向暖,疫情防控形势也在一天天向好,老杨和大家期待的胜利曙光已现。

作者 |李昌林 王传宗 张铮 师二洋 杨槐柳

李嘉雯胡金力 喻寒

制图 | 罗焱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退休警察警衔津贴最新规定2025,退休警察警衔最新政策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