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涵个人资料,周子涵名字的寓意是什么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蒋海

周子涵个人资料,周子涵名字的寓意是什么

大家好,由投稿人蒋海来为大家解答周子涵个人资料,周子涵名字的寓意是什么这个热门资讯。周子涵个人资料,周子涵名字的寓意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周子涵香港歌手

正值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之际,领展中心城联合香港非营利时装推广机构Fashion Farm Foundation (FFF)、环球音乐等深港两地组织机构,于6月底开展「2024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文化周」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引入香港多方优质资源,通过时尚与音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多座城市,展现湾区年轻创意力量,绽放湾区时尚艺术之美,推动粤港澳地区多元文化交流。

6月21日,领展中心城「2024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文化周」暨粤港澳大湾区巡回时尚展览启动仪式于G层西广场盛大举行!仪式邀请到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谢希、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廖晓龙、深圳领展中心城项目总经理庄美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深圳联络处副主任萧佩凤、Fashion Farm Foundation 董事&香港时装教父区伟文、Fashion Farm Foundation董事罗可欣、Fashion Farm Foundation 董事著名作家钟仲南、环球音乐中国香港董事总经理暨环球音乐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陈志光、环球音乐中国香港区高级副总裁李国扬、环球音乐中国大中华区高级市场总监梁小颖等众多嘉宾与现场观众共同见证时尚盛宴绚丽绽放。

仪式当天,领展中心城不仅于G层西广场开启了一场年轻、先锋的时尚大秀,环球音乐旗下艺人曾比特、周子涵也到场演绎了热门影视剧《繁花》专辑中的经典港乐,吸引大批观众到场欣赏音乐,观看表演。

大湾区:时尚融合2024粤港澳大湾区巡回时尚展览 2024

本次「粤港澳大湾区巡回时尚展览 2024」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创产业发展处」赞助,香港非营利时装推广机构Fashion Farm Foundation (FFF) 主办「大湾区:时尚融合 2024」项目的重点活动之一。作为本次活动深圳首发站,Fashion Farm Foundation特意通过秀场与展览双重结合的形式,让市民一边逛街一边观展看秀,在商场即可切实感受到浓厚的时尚艺术氛围。

本次展览与秀场分别落地领展中心城室内中庭与室外广场,其中展览云集大湾区37个时装设计品牌和艺术单位、6所区内设计院校匠心之作,以及与「FASHION CROSSOVER 时尚联乘」的创意合作,紧扣「包罗万有」主题,由女生酷爱的包包、时尚小物,至具有设计感、先锋感的潮流服装,展品琳琅满目,形色风格各异,以磅礴的大湾区年轻创意力量,点燃深圳的夏天!

把秀场搬进商场,把时尚理念带到大众身边。本次展览选址深圳福田中轴线上的领展中心城,得以让时尚与艺术更紧密地与都市群体接触,令时装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小众文化,而是更接地气,让公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文化载体。

2024粤港澳大湾区交流音乐会

音乐点亮湾区,艺术连接世界。领展中心城“2024粤港澳大湾区交流音乐会”是「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文化周」系列活动的又一重头戏。本次音乐会落地经济特区深圳,借王家卫导演大热剧作《繁花》为题,以经典港乐金曲为引,聚焦时代浪潮,在用音乐与旋律为大众开启这场时代回顾的同时,领展中心城与环球音乐也希望借助音乐盛事,共同助推粤港澳音乐交流,共话大湾区“乐”事。

本次音乐会活动由领展中心城联合全球最大的音乐公司之一 —— 环球音乐共同主办。6月21日起,环球音乐与大热影视剧《繁花》导演王家卫携手打造的《繁花 The Soundtrack of Blossoms Shanghai 3CD》专辑大碟,限定快闪于文化时尚周系列活动开展期间在领展中心城线下火热开售。

6月21日至6月23日连续三天,环球音乐还邀请到为本次《繁花》专辑大碟献唱的三位歌手曾比特、阿细、周子涵来到领展中心城,进行音乐交流及签售。几位来自香港与内地的新生代歌手用“老歌新唱”的方式,重新演绎经典港乐,用音乐歌唱时代的旋律。

曾因参与芒果TV、湖南卫视联合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推出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音乐献礼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而被内地观众熟知的流行乐新生代歌手曾比特,在本次音乐会现场倾情演绎《繁花》专辑大碟中的多首金曲,包括《偷心》、《赤的疑惑》及《执迷不悔》等。

通过环球旗下艺人的号召力,本次活动成功吸引大批来自粤港澳地区的粉丝齐聚一堂。6月21日的签售会现场大排长龙,众多粉丝纷纷购买了《繁花》专辑大碟并排队一一与曾比特、周子涵进行了近距离交流与签名合影。来自澳门的李女士表示,她在网上看到曾比特来到深圳领展中心城演出的消息后特地赶过来,很开心能够购买到这张专辑,也希望以后能够看到大湾区城市之间有更多音乐与艺术的交流。

这场致敬经典的音乐会活动让音乐成为连结时代的纽带、建立沟通的桥梁,亦让音乐带领全场观众走进一场《繁花》盛开的音乐盛宴!

音乐传唱,艺术传承

织牢粤港澳情感纽带

领展中心城携手Fashion Farm Foundation (FFF)和环球音乐,通过为期约半个月的「粤港澳大湾区时尚文化周」系列活动,以音乐、艺术为载体,向各个圈层、各个地域,以【包罗万有】的姿态,全方位宣传推广湾区文化,织牢粤港澳情感纽带,营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也为深圳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和深圳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添砖加瓦。

此外,领展中心城亦于近期焕新推出了最新的“港真好抵-港客来深福利指南”,不仅设置了港客专属消费券、港客优享通讯/支付福利,场内还有近40家门店提供港客专属优惠折扣,并与Alipay HK、WeChat Pay HK及中国电信联合推出了多款优惠福利,为港澳游客提供一站式的吃喝玩乐资讯服务,助力港澳游客来深消费更优惠,更便利!

采写:南都记者 张馨怡

周子涵是谁

凌晨两点的台灯下,小杨盯着第五遍做错的几何题,崩溃地把草稿纸揉成团砸向墙壁。走廊尽头传来嬉闹声——年级第一的林轩正抱着篮球回宿舍,衬衫上还沾着冰淇淋渍。这个场景像根刺扎进无数中等生心里:凭什么他们玩着学,我们却学得连玩的时间都没有?

---

一、「健身教练式学习法」VS「搬砖式刷题」

林轩书桌上有本被翻烂的《百年孤独》,扉页写着马尔克斯的话:"生命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这话被他用来指导学习——真正有效的学习是雕刻思维,不是堆积题量。

当普通学生像搬砖工机械重复时,学霸在实施"黄金三问法则":这道题在考什么底层逻辑?解题路径能迁移到多少题型?如果我是出题人会怎么设置陷阱?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曾用CT扫描比喻:普通生看到题目表皮,学霸能透视到骨骼经脉。

就像健身房里,举铁100次不如精准控制20次。去年省状元李雨桐分享经验时直言:"我高三每晚十点准时睡觉,但每道错题会画思维导图,把错因拆解成肌肉记忆。"

---

二、「时间刺客」的致命误区

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戳破幻觉:决定成败的不是练习时长,而是是否突破舒适区。中等生的自习课常常上演"虚假繁荣"——重复已掌握的题型获得安全感,遇到难题就跳过去,美其名曰"提高效率"。

反观学霸的日程本,你会看到用红笔圈住的"魔鬼30分钟":专门攻克最恐惧的知识板块。就像游泳冠军张雨霏说的:"你在陆地上练得再好,不敢跳进深水区永远学不会换气。"

更残酷的是,很多中等生把"勤奋"当成遮羞布。海淀区重点中学做过实验:让两组学生分别用题海战术和错题溯源法复习,三个月后后者平均分反超23分。这印证了《孙子兵法》的智慧——胜者先胜而后求战,败者先战而后求胜。

---

三、「解题艺术家」的降维打击

作家余华曾说:"写作的捷径就是写下去,但这里的写不是机械劳动。"这句话完美诠释学霸的思维模式。他们解题时像在创作艺术品,普通生则像流水线工人。

观察学霸的草稿纸会发现惊人规律:每道题旁都标注着思维跃迁符号。三角形代表灵光乍现,波浪线标记知识串联点,甚至用不同颜色区分逻辑层次。这种"思维显影术"让抽象思考变得可视,正如达芬奇的手稿,每页都是思维进化的轨迹。

更颠覆认知的是,真正的学霸都在"战略性放弃"。2023年考入清华的周子涵透露:"我会主动放弃20%的偏题怪题,把精力集中在构建知识网络上。"这种清醒的取舍,印证了管理学家德鲁克的论断:效率是把事情做对,效能是做对的事情。

---


看着林轩球鞋上的泥点,我突然读懂《刻意练习》里的警示:以时间投入自我感动的努力,本质是逃避真正的思考。当我们羡慕学霸的"轻松"时,往往忽略了他们每天在思维深水区挣扎的勇气。

此刻合上书本,或许该学学莫言在诺贝尔奖演讲中的智慧:"真正的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双膝颤抖依旧向前走。"下次遇到难题时,试着把"又要做题"换成"又来突破认知边界的契机",或许你会发现,曾经遥不可及的学霸境界,不过是思维转个弯的距离。

你曾经用"伪勤奋"欺骗过自己吗?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改变,或许就从直面真相开始。

(全文完)

---

周子涵照片

由金宇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繁花》已成为年度现象级热播剧,剧中描绘出一幅上世纪90年代的沪上繁华景象。时代起伏变迁,命运峰回路转,每一个剧中人的故事徐徐展开时,少不了以经典旋律复刻时代氛围,以动情歌声抚慰角色人生。

电视剧《繁花》剧照

许多观众在观剧当中发现,剧中其实有多首经典老歌,但是这些歌曲个人很难去进行系统梳理和完整收录。

近日,剧集原声音乐专辑《繁花 The Original Music & Soundtrack of Blossoms Shanghai》终于面世,由环球音乐发行,并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线。专辑收录了电视剧《繁花》当中的多首金曲、配乐及人物对白,而马伊琍、陈龙的原声演唱也是首次释出。

音乐专辑《繁花》以一张盖有90年代邮戳的邮票做封面,与剧中作为核心线索之一的集邮册相呼应。邮票上的黑白阿宝,似乎在预示整部《繁花》是阿宝的时光回忆。

剧版《繁花》的一位工作人员认为:“这是宝总对90年代的回忆。邮票就是回忆,专辑封面邮票册就是回忆录。”

电视剧《繁花》剧照

整套专辑由三张专辑构成,分别从三位女主角视角展开叙事线索,而三张封面则是三位女主首次公开的珍贵剧照,为人物的命运轨迹带来新的解读角度。专辑精心挑选剧中的经典对白,配合大师陈勋奇原创的剧集配乐,收录剧中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多首年代金曲,带领听众瞬间回到电视剧《繁花》的故事世界。

不仅如此,观众们最关心的阿宝与三位女主的关系和发展,也可以从这套专辑精心编排的歌单中找到线索揭开谜题。可以说,这张原声音乐专辑不仅是电视剧《繁花》的音乐辑录,更是电视剧《繁花》的延续和补充,是对电视剧版的二次创作,是声音版的《繁花》续作。相信在听完这套专辑之后,观众会体会到更多剧情中的隐藏喻意,所有的意难平或许也会得到新的答案。

记者发现,三张专辑分别为汪小姐、玲子、李李,每张均为23个文件,三张专辑一共有69首音乐和人物对白。其中一些关键性的人物对白,读者可以反复听来更好理解剧情。

例如第一张专辑当中由胡歌朗读的“VO2神通广大”:

上海滩的女老板有两种,锦江梅陇镇名气大,老板娘的名字就是招牌,另一种是名不见经传,挖地三尺,几张台子几个小菜,但卖的不止是小菜,是神通广大。

第二张专辑当中由胡歌朗读的“VO16一客排骨年糕”:

一客排骨年糕见证了我和汪小姐的一路走来,也经历我们在变故中的风流云散。

第三张专辑当中由辛芷蕾朗读的“3.VO21合作”:

宝总可以回去想想,明晚我们还约在这里,如果你来了,我也来了,咱们就合作。

专辑已经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线

专辑中收录了多首环球音乐传唱至今的经典老歌,如张学友演唱的《偷心》、王菲演唱的《执迷不悔》、邓丽君演唱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Beyond演唱的《光辉岁月》,每一首都能瞬间唤起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此外,音乐专辑还特别收录了剧中人物所演唱的曲目,包括马伊琍、陈国庆、朱琳演唱的沪剧《昨夜情》选段《为你打开一扇窗》,陈龙演唱的《我是一只小小鸟》。

值得一提的是,《繁花》中启用多位新生代歌手全新演绎的经典老歌,包括曾比特演唱的《再回首》《一生何求》,阿细演唱的《赤的疑惑》及周子涵演唱的《夜风中》,是年轻一代对经典的致敬,更是音乐声声不息的传承。

剧集《繁花》官方微博在6月21日下午发布了音乐专辑相关信息,并表示:“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的再生,也是时代的回顾与对《繁花》大时代背景的致敬!”胡歌、唐嫣、辛芷蕾、陈龙等人也转发此微博。

胡歌:“昼夜交替时分,光影尤为明显,瓦顶被装扮成黑白琴键。有人在等待,有人在寻觅,有人在守望,那么你呢?”

唐嫣:“从小一直在耳机里的歌单,很荣幸因为《繁花》被带回了那个年代,成为了歌单故事里的人……”

辛芷蕾:“音乐起,因缘聚散,恍然如梦……”

陈龙:“这是一首从小就非常喜欢的歌,张口就来的歌,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唱它并收录进唱片里。录音的过程也是再一次回归的过程!感谢家卫导演、感谢著名音乐制作人周初晨老师一次次飞来上海录音、感谢繁花的每一位,想你们了。”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严山山

来源: 新闻晨报

周子涵重名率

8月2日起,高校陆续发布了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记者统计了30所高校后发现,2024级本科新生基本过渡到了“05后”为主力的阶段,其中以2006年出生的人数最多,年龄最小的新生甚至到了“10后”。而从名字来看,“10后”爆款名字“子涵”开始频繁出现在各高校的新生花名册中,有的高校甚至一下子录进来二十多个“zǐ涵”。

2006年出生人数最多,首次出现“10后”

记者统计了包括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内的30所不同层次的本科高校后发现,2024级本科新生已经基本过渡到了“05后”阶段,其中,2006年出生的新生人数最多,个别高校还首次出现“10后”。

南开大学是今年最早发布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的高校,发布时间为8月2日。按照年龄来看,南开大学以2006年出生的新生最多,共2813人;其次是2005年,1083人。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9年,共3人。最大的新生出生于2004年,共53人。

南开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

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校三区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7934人,以“05后”为主,其中,2006年出生的萌新最多,足有5664人。年龄最小的萌新出生于2009年,共有两人。

浙江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6503人,2006年出生的新生人数同样是最多,共4417人,占比68%;其次是2005年,共有1793人。

南京大学2024年共录取4038名本科新生,多数出生于2006年,其中,最年长与最年轻的新生拥有20岁的年龄差。

北京理工大学2024年共录取本科新生3900人,其中,出生于2006年的新生占比达到了68%。年龄最大的新生出生于2000年9月,最小的萌新出生于2009年11月。

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共录取本科新生4262人,同样是2006年出生的人数最多,共2817人。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8年8月。

我省的中国海洋大学今年录取的4590名本科新生,大都出生于2006年。其中,年龄最大的出生于1995年1月,最小的出生于2008年12月。截至学校报到当日,最小新生尚不满15周岁。

山东财经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6960人,主要以2005、2006年出生的同学为主,出生于2006年的萌新人数最多,共有4228人;其次是2005年,共2317人。今年山东财经大学年龄最大的新生出生于1997年,27岁;最小的出生于2009年,年仅15岁,二者年龄差达到了12岁。

除此之外,个别高校还首次出现“10后”新生。

数据显示,东南大学今年共录取萌新4351人,其中年龄最小的萌新出生于2010年4月,叫谭锐齐,这是东南大学迎来的首位“10后”新生。而据清华大学此前发布的消息,2024级新生中,年龄最小的新生仅13岁,出生于2010年12月,通过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计划被录取至求真学院。

承让!“子涵”我们先用了

数据显示,“90后”给“10后”起名,“子涵”是重名率最高的名字之一。有趣的是,今年高校新生大数据中,叫“子涵”的还真不少。

据了解,2024年武汉大学共录取新生7325人,超过200名同学名字中带“子”“涵”。东南大学今年共录取萌新4351人,名字中带“zǐ涵”的就有22位。上海交通大学今年录取本科新生4838人,名字中带“子涵”也很多,比如张梓涵、赵子涵、周子涵等。华东理工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4262人,也有7个叫“子涵”。

你以为只有南方高校有叫“子涵”的新生?咱山东也有。

公开数据显示,济南大学2024级新生中,叫“子涵”的足有30个。山东理工大学2024级新生中,名字里带“子涵”的也有23人。中国海洋大学今年录取的新生中,也有15位叫“子涵”。青岛大学2024级7028名本科新生中,有10个“子涵”,7个“浩然”,6个“俊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5120名本科新生中,也有5个叫“张子涵”。看来,“子涵”这个名字深得人心。

山东理工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

当然,除了“子涵”,2024级本科新生中,叫“博文”“浩宇”“浩然”“一诺”的也不少。中国海洋大学今年就有13名新生叫“浩然”,还有9个“一诺”,8个“海洋”。山东中医药大学2024级新生中,167人同名同姓,此外还有15个“浩宇”、10个“一诺”、9个“佳琪”。吉林大学2024级新生中,叫“王浩宇”的就有10人,6人叫“王浩然”。华东理工大学叫“浩然”的新生也有11人。

南开大学2024级新生家长更钟爱“宇轩”。2024级新生中,共有104位萌新的名字中带“宇轩”,另外还有一位叫“朱穆朗玛”。

男生最爱工科,女生最爱语言和经管

新生大数据也透露出男女生在专业选择上的差异。

数据显示,南开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4193人,男女比例是1.09:1。其中,工科试验班(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试验班(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工程)、理科试验班(数学与大数据)的男生人数最多,共有2183人。女生们则更喜欢中国语言文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工商管理类,这三个专业(类)女生人数达到2010人。

2024年武汉大学共录取新生7325人,其中内地新生7137人,港澳台新生188人,武汉大学共有35个学院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其中,男生人数最多的是电子信息学院,其次是计算机学院,排在第三的是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为工科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男女生比例历来备受关注。数据显示,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校三区2024级新生的男女比例是2.6:1,其中男生总人数为5759人,女生为2175人。校本部男生占比最高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类(电子信息方向)、飞行器制造工程;威海校区男生占比最高的专业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车辆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深圳校区男生占比最高的专业分别是工科试验班(智慧能源与低空动力)、工科试验班(智慧生态环境类)、工科试验班(先进材料类)。而在校本部的经济管理试验班、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威海校区的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经济管理试验班,深圳校区的建筑类(智慧人居类)、经济管理试验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男孩基本都是“班宠”。

北京理工大学2024级3900名本科新生中,男生人数为2588,女生为1312,男女生总体比例为2:1。其中,男生占比最高的专业是智能无人系统技术、未来精工技术、宇航与机电类;女生占比最高的专业是设计类、社会科学试验班(人文社科方向)、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与经济方向)。

中南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8920人,其中,男生占比最高的三个专业分别是:土木安全类,男生占比79.87%;地质工程,男生占比81.54%;机械类,男生占比87.37%。女生占比最高的三个专业分别是:外国语言文学类,女生占比为82.27%;中国语言文学类,女生占比82.21%;音乐舞蹈类,79.87%。年龄最小的15岁,有两人。

中国海洋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4590人。录取人数最多的学院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录取新生768人;其次是工程学院,录取新生419人;排在第三的是海洋与大气学院,330人。中国海洋大学今年男女比例为11:9,其中男生占比最高的学院是工程学院,男女比例为81:19,女生占比最高的学院是新闻传播学院,男女比例为17:83。

中国海洋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

山东建筑大学今年共录取本科新生6050人,男生占比为66%,女生占比为34%。其中男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机电工程学院,女生占比最高的学院是艺术学院。山东建筑大学2024级新生中,也是王姓最多。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15岁,年龄差为10岁。

学医,男生女生都喜欢

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还对男女生比例进行了统计。记者对十余所高校的医科专业进行统计后发现,这些院校的医学类专业的男女生比例出现了趋于均衡的特点。

数据显示,青岛大学2024年共录取本科新生7028人,其中女生占比46.31%,男生占比53.69%。女生人数最多的学院是师范学院,男生人数最多的是体育学院。而男女比例最均衡的学院是医学院,男女比例约为1:1。

青岛大学2024本科新生大数据

山东中医药大学今年录取的萌新中,男生1717名,女生2614名,总体男女比例为4:6,而男女比例最均衡是医学院,竟然达到了1:1的奇妙比例。

山东中医药大学2024级本科新生大数据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今年共录取萌新5120人,其中1939个女生,3181个男孩。按照学院统计的话,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男女生比例最均衡的同样是临床与基础医学院,男女生比例约为1:1。

记者还对部分省外医科大学进行了统计。

数据显示,海南医科大学男女生比例最均衡的学院依次是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公共共生学院。其中临床医学院男生为47人,女生为46人;第一临床医学院男生为77人,女生为74人;公共卫生学院男生为50人,女生为48人。

广东医科大学2024级新生5529人,男生2506人,女生3023人,男女整体比例约为1:1.2,但是,第一临床医学院是男女生比例最均衡的学院,其中男生631人,女生529人。

温州医科大学2024级4110名萌新中,女生2114名,男生1996名,男女总体比例为1:1.06。数据同时显示,该校各专业男女生比例也有了一些特别变化,比如往年女生占比较高的护理学专业,今年男生比例竟然接近1: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周子涵个人资料,周子涵名字的寓意是什么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