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走私要判刑吗,诈骗罪合同无效吗

刑事辩护 编辑:邵振辰

一、诈骗走私要判刑吗

诈骗和走私均属于违法犯罪行为,通常要被判刑。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依据相关法律,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等不同标准,分别对应不同量刑幅度。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走私则是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境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和其他进口环节代征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不同的走私物品量刑有所不同,如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等,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所以,一旦实施诈骗或走私行为且达到入罪标准,都将面临刑事处罚。

二、诈骗罪合同无效吗

一般情况下,因诈骗签订的合同可被认定无效或可撤销。

依据法律规定,若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例如,甲通过虚构事实欺骗乙签订买卖合同,乙发现后可请求撤销该合同,撤销后合同就无效。

不过,当存在某些特殊情况时,即使有诈骗行为,合同也可能被认定有效。比如在合同诈骗案件中,若存在善意第三人,且第三人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那么合同会被认定为有效。

此外,根据《民法典》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诈骗行为违反了这些规定,合同也会无效。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诈骗罪合同必然无效,要结合具体情况,考虑是否有撤销权行使、是否涉及善意第三人等因素,由法院或仲裁机构来最终判定合同的效力。

三、外呼业务是诈骗吗

外呼业务本身并非诈骗。外呼业务是指通过电话向外拨打电话开展营销、客服等服务的一种业务模式,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电商等众多行业。

然而,外呼业务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诈骗。比如,一些诈骗分子会利用外呼系统,假冒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电话诈骗,以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者伪装成知名企业客服,以商品退款为诱饵,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输入银行卡信息等。

判断外呼业务是否为诈骗,关键在于外呼的内容和目的是否合法合规。若外呼内容是虚假的,目的是骗取他人财物,那么就属于诈骗行为。消费者遇到外呼业务时,要保持警惕,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和信息的真实性。若涉及资金交易等重要事项,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确认,避免遭受财产损失。一旦发现疑似诈骗的外呼业务,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诈骗私人钱财判多久

诈骗私人钱的判刑吗

诈骗私了需要坐牢吗

诈骗私人钱财罪的立案标准

诈骗罪私了还要坐牢吗

诈骗私了后会追究刑事责任吗

诈骗携款逃跑量刑标准

诈骗私人钱的判刑吗

诈骗罪跑路了怎么办

诈骗罪跑路会被通缉吗

诈骗罪合同无效吗判几年

诈骗罪合同无效吗怎么判

诈骗罪合同无效吗怎么处理

诈骗罪的合同有效吗

诈骗罪 合同无效

合同诈骗罪签订的合同效力

合同诈骗罪 合同效力

诈骗罪 合同诈骗

诈骗合同的效力

诈骗导致合同无效

来源:中国法院网-外呼业务是诈骗吗,外呼挣钱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