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多名老人获刑怎么判
诈骗多名老人的量刑需依据具体犯罪情形,综合《刑法》相关规定判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十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若诈骗对象为多名老人,法院会将此作为从重情节考量。因为老人防范能力较弱,诈骗老人社会危害性更大。另外,还要看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坦白等从轻情节,以及是否积极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若有这些情节,量刑时可从轻处罚。反之,若有累犯等情节,则会从重处罚。总之,需结合具体诈骗金额、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才能准确判断最终的判刑结果。
二、合同诈骗退庄了会坐牢吗
合同诈骗退赃后是否会坐牢,要依据实际案情判断。
若诈骗行为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可能不认定为犯罪,不会坐牢。例如,诈骗金额刚达到立案标准,且行为人在案发后主动退赃,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谅解,情节相对较轻,有可能不作为犯罪处理。
若构成合同诈骗罪,退赃只是从轻处罚的情节,仍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法院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数额、手段、造成后果等因素。若诈骗数额巨大、情节恶劣,即便退赃,也可能坐牢。比如诈骗数额特别巨大,给被害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即使退还赃款,也难以弥补全部损失,这种情况下大概率会被判刑。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所以,退赃对量刑有积极影响,但不意味着必然免除牢狱之灾。
三、没有诈骗到钱财算诈骗吗
没有诈骗到钱财也可能构成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从犯罪构成角度,是否构成诈骗罪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诈骗行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使未实际骗到钱财,但只要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致使他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财产处分的行为,且主观故意明显,就可能构成诈骗罪。
在司法实践中,诈骗未遂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一定标准,即便因行为人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也应定罪处罚。不过,相较于诈骗既遂,在量刑时会根据具体情节从轻或减轻处罚。例如,犯罪嫌疑人通过虚假网络投资项目诱导他人转账,虽因被害人及时察觉未成功骗到钱,但该行为已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只是属于未遂状态。
所以,没有诈骗到钱财并不意味着不构成诈骗。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诈骗多名老人获刑怎么判刑
●诈骗老年人怎么判
●诈骗老年人立案标准
●诈骗老人钱财判多少年
●诈骗团伙诈骗老人案例
●诈骗老人案例
●诈骗老人钱财如何处理
●诈骗老年人怎么判
●诈骗老人的几种套路
●近期诈骗老人案例
●合同诈骗退庄了会坐牢吗知乎
●合同诈骗退庄了会坐牢吗怎么处理
●合同诈骗退钱了要判刑吗
●合同诈骗退脏还判刑吗
●合同诈骗退了款能做几年
●合同诈骗退钱
●合同诈骗退了款还可以报警吗
●合同诈骗的钱退回了有罪吗
●合同诈骗退款有什么用
●合同诈骗退款后还能立案吗
来源:临律-没有诈骗到钱财算诈骗吗,没有诈骗金额,算不算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