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原则有哪些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主要有以下原则:
一是全面覆盖原则。即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需包含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一一对应且相同。若缺少其中一个必要技术特征,一般不构成侵权。
二是等同原则。当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中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对应技术特征虽不相同,但属于等同技术特征时,仍可判定侵权。等同技术特征是指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的特征。
三是禁止反悔原则。在专利申请、审查及无效宣告等程序中,专利权人对权利要求的解释及修改,对其在侵权诉讼中的权利范围产生限制作用,防止其出尔反尔,不合理扩大保护范围。
四是捐献原则。专利权人在申请过程中明确排除的内容,不能再纳入专利保护范围。通过这些原则综合判定,以准确认定实用新型专利是否被侵权。
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多久结案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件的结案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主要取决于所采取的解决途径:
若通过行政途径,向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请求处理。一般来说,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自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但如果案件复杂,经批准可延长,延长时间最多不超过1个月。也就是说,行政途径下,通常3至4个月可能结案。
若选择司法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若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般应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所以,司法途径下,可能3个月至更久时间结案。
此外,案件中若涉及鉴定、评估等程序,或者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等情况,都会导致结案时间进一步延长。
三、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断标准
判断实用新型专利是否侵权,主要有以下标准:
其一,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通过对权利要求书中各项技术特征的分析,明确专利所保护的技术方案。
其二,进行技术特征对比。将涉嫌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特征逐一比对。若涉嫌侵权的技术方案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则可能构成侵权。
其三,判断等同特征。即使涉嫌侵权的技术方案中某些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不完全相同,但如果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那么这些技术特征可被认定为等同特征,同样可能构成侵权。
其四,考虑现有技术抗辩。若涉嫌侵权人能证明其实施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则不构成对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原则有哪些内容
●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判定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几个典型问题的认定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怎么办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如何赔偿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
●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判定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认定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处罚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多久结案成功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多久结案处理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件
●实用新型专利 侵权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处罚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赔偿标准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如何取证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例分析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几个典型问题的认定
来源:头条-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断标准,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