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资企业什么意思,内资企业法人
大家好,由投稿人卫夏来为大家解答内资企业什么意思,内资企业法人这个热门资讯。内资企业什么意思,内资企业法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内资企业是私企吗
今天我们来聊聊注册内资和外资公司有哪些差异与流程;
一、审批部门与流程
1.内资公司
工商登记:直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
备秦制为主:大部分行业无需前置审批,实行“先照后证”
流程简化:通常无需商务部门或发改委专项审批(特殊行业除外)
2.外资公司
商务部门审批:需先向商务部门(如地方商务委/局)申请《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或备案(负面清单外行业改为备案制)
负面清单管理:若涉及《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类或禁止类行业,需额外审批或无法进入。
发改委备案:部分项目需向发改委提交外资项目备案/核准文件。
二、注册材料差异
1.内资公司
股东/法人身份证、公司章程、经营场所证明等基础材料。
无特殊公证要求。
2.外资公司
境外投资者身份证明:
个人投资:护照需经中国驻外使领馆公证认证。
公司投资:境外母公司注册文件(如营业执照、章程)需公证认证,并附翻译件。
资信证明:境外母公司近期的银行资信证明。
其他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董事会决议等(视情况而定)。
三、注册资本与外汇
1.内资公司
认缴制:无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出资时间和金额由章程约定。
无外汇管制:人民币结算为主。
2.外资公司
认缴制:同样适用,但部分行业可能有最低资本要求(如金融、电信等)
外汇登记:需办理外汇账户,注册资本汇入需经外汇管理局登记。
跨境资金流动:利润汇出需合规申报。
四、行业准入限制
1.内资公司
除少数特许行业(如金融、医药)需资质审批外,一般无准入限制。
2.外资公司
负面清单管理:
禁止类:如稀土开采、义务教育机构等,外资不得进入。
限制类:如影视制作需合资、增值电信业务外资占比不超过50%等部分行业需合资或中方控股(如汽车制造)。
五、其他特殊程序
1.外资公司特有流程
海关/进出口权:若涉及进出口,需单独申请海关登记0
外商投资信息报告:需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提交投资信息。
税务登记差异:需额外办理《外商投资企业税务登记证》(部分地区已合并)。
六、时间周期
1.内资公司:约1-2周(材料齐全情况下)
2.外资公司:约1-3个月(因涉及公证、跨境材料流转、多部门审批)
七总结
1.内资公司:以市场监管局为主,准备材料比较简单,行业基本都开放,外汇管理没有特殊要求,注册周期比较短,一到两周。
2.外资公司:以商务部门、发改委、外汇管理局等多部门为主,准备材料比较多,需要需公证认证、翻译、资信证明等材料,行业会受负面清单限制,需外汇登记及资金合规管理,注册周期比较久,需要1-3月
提示:外资注册政策可能因地区或自贸区政策有所简化,建议咨询当地招商部门或专业代理机构。
内资企业包括
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4110元和69476元;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03014元,专业技术人员148046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93189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7584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8561元。
一、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4110元,比上年增加3412元,名义增长[1]2.8%,按可比口径[2]增长2.6%。
按区域、行业门类、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1、表2、表3。
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9476元,比上年增加1136元,名义增长1.7%,按可比口径增长4.0%。
按区域、行业门类分组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4、表5。
三、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比上年增加4356元,名义增长4.4%,按可比口径增长4.2%。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03014元,增长2.4%;专业技术人员148046元,增长5.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93189元,增长4.1%;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7584元,增长3.1%;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8561元,增长4.1%。
按区域、行业门类、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6、表7、表8。
注:
[1] 文中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名义增长。
[2] 可比口径是指扣除物价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后单位覆盖范围变化的影响。通过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更多的小微企业新纳入劳动工资统计范围,统计覆盖面更为全面。
附注
1.指标解释
(1)单位就业人员: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2)工资总额: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详见官网http://www.stats.gov.cn/xxgk/zcfggz/tjxzfg2020/201708/t20170803_1758101.html),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需要明确的是,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等,但不包括从单位工会经费或工会账户中发放的现金或实物,入股分红、股权激励兑现的收益和各种资本性收益等。
(3)平均工资:是指在报告期内单位发放工资的人均水平。
计算公式为:从业人员平均工资 = 从业人员工资总额 /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4)五类岗位划分依据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
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指在单位及其职能部门中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高级管理人员(包含同级别及副职)、单位内的一级部门或内设机构的负责人(包含同级别及副职),特大型单位可以包括一级部门内设的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包含副职)。
专业技术人员:指专门从事各种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从事本类职业工作的人员,一般都要求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按规定的标准条件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以及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具体包括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飞机和船舶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监察、法律、社会和宗教专业人员、教学人员、文学艺术、体育专业人员、新闻出版、文化专业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指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中从事行政业务、行政事务、行政执法和仲裁、安全保卫、消防和应急救援等工作的人员。具体包括办事人员、安全和消防人员、其他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指从事商品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和快递、住宿和餐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以及金融、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技术辅助、生态保护、文化、体育和娱乐等社会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工作的人员。具体包括批发与零售服务人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服务人员、住宿和餐饮服务人员、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金融服务人员、房地产服务人员、租赁和商务服务人员、技术辅助服务人员、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服务人员、居民服务人员、电力、燃气及水供应服务人员、修理及制作服务人员、文化和教育服务人员、健康、体育和休闲服务人员、其他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指从事产品生产及设备制造、矿产开采、工程施工和运输设备操作的人员及有关人员。具体包括农副产品加工人员、食品、饮料生产加工人员、烟草及其制品加工人员、纺织、针织、印染人员、纺织品、服装和皮革、毛皮制品加工制作人员、木材加工、家具与木制品制作人员、纸及纸制品生产加工人员、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人员、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人员、石油加工和炼焦、煤化工生产人员、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人员、医药制造人员、化学纤维制造人员、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人员、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人员、采矿人员、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人员、机械制造基础加工人员、金属制品制造人员、通用设备制造人员、专用设备制造人员、汽车制造人员、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人员、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人员、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人员、仪器仪表制造人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人员、电力、热力、气体、水生产和输配人员、建筑施工人员、运输设备和通用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生产辅助人员、其他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
2.统计范围
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为城镇地域内就业人数在5人及以上的法人单位,共计276.7万家。调查对象不包括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等。
城镇地区私营法人单位(包括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具体包括:内资企业中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城镇地区非私营法人单位(包括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具体包括:除私营单位以外的内资(包括机关、事业)单位、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具体是指:规模以上工业(含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共16个行业门类的企业法人单位。
3.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和《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对城镇单位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方法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直辖市)。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省。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劳动工资统计的行业分类标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执行。
6.登记注册划分标准
劳动工资统计自2023年起,按照《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执行新的登记注册统计类别(详见官网https://www.stats.gov.cn/sj/tjbz/gjtjbz/202302/t20230213_1902786.html)。
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内资企业登记基本情况表去哪里打印
首先感谢您的的阅读,欢迎大家进行点赞、关注、收藏。在此也祝大家天天发财。
网友评论:
卷啊,内企加班没尽头,外企好歹有周末,工资还行,谁不想图个清闲自在呢
嘿,都奔外企呀?不就图那点所谓“洋气”氛围,还有觉着福利好呗,哼,谁不知道咋回事儿哟。
唉,投了几家外企,面试好难,可大家还都挤破头想进,搞不懂咯。
其实啊,外企福利好氛围松呗,我身边就有这种人,进去就不想出来啦。
嘿,好多人爱进外企呀!待遇好、福利全呗,工作氛围也宽松些。不像有些内资企业,累成狗还待遇一般般,哼,能进外企谁不想呢,无奈自己没那本事咯。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
别忘了点赞关注哦~
内资企业登记表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6日讯16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青岛市城阳区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商务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全面深化与跨国公司合作,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情况。山东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庆伟介绍了跨国公司近年融入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有关问题。
近年来,跨国公司坚定深耕山东、兴业发展,带来了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已成为山东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期间,全省利用外资保持高位稳定,累计实际使用外资772.6亿美元。
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山东2769家规上工业外资企业,以7%的数量贡献了全省规上工业企业14.2%的营业收入、22.6%的利润和14.9%的就业。德国汉高乐泰、英国阿斯利康、韩国现代、美国惠普、日本小松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扎根山东,新加坡金鹰集团持续增资27次,带动形成了新材料、汽车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机械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
据统计,2020年到2023年,山东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研发人员从每年4.6万人增加到6.5万人,增长41.3%;研发投入从182.9亿元增加到233.6亿元,增长27.7%,各类创新资源加速集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积极贡献。目前,全省共有外资研发中心60家,有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比如,山东中金岭南与加拿大BBA公司、法国液化空气公司围绕“富氧底吹炉音速供氧技术”展开深度合作,将有力提升我省有色金属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水平。
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提升
山东围绕高端化工及新材料、汽车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链实施精准招商,一批高质量制造业项目持续增资。德国汉高乐泰累计增资1亿美元,建设汉高集团国内最大规模的高端胶黏剂生产基地“鲲鹏工厂”,山东在高端化工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巩固;日本小松在济宁新建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打造小松全球首个“主机+配套”高度融合项目,吸引大京机械、兴和机械等5家外资企业和多家内资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有效提升了现代化工程机械产业层级。
闪电新闻记者 王雨心 报道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内资企业什么意思,内资企业法人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