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区内是什么意思范围有多大,辖区是什么意思怎么填
大家好,由投稿人施欣来为大家解答辖区内是什么意思范围有多大,辖区是什么意思怎么填这个热门资讯。辖区内是什么意思范围有多大,辖区是什么意思怎么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行政辖区内是什么意思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学桦 范坤鹏
4月30日出版的《河南日报》3版
河南高铁将添新成员!这条消息成为近日热议话题,甚至一度冲上热搜:呼南高铁焦洛平段项目召开建设动员会,标志着该项目即将转入全面开工建设新阶段。
满屏都是网友的欣喜和期盼:
焦洛平高铁开工在即,济源将结束无高铁历史;孟津北高铁站确定,孟津将是拥有机场、高铁、地铁的未来之城……
这一瞬间,仿佛看到了在太行南麓、伏牛东侧,焦洛平高铁宛如一条奔腾的巨龙,绕过巍峨的嵩山向南飞驰延伸,将沿途的壮丽山水串联成一幅璀璨的画卷。
焦洛平高铁作为呼南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向南依次连接起焦作、济源、洛阳、平顶山四地。这条呈弓形走向的高速铁路不仅是豫西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更是人流、物流、信息流高效流通的快速通道。它将推动沿线地区全面融入河南“米”字形高铁网,促进区域内产业协同和资源共享,重塑区域经济版图,助力中原大地实现新的跨越。
豫西呼唤高铁成网
河南省自古便享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美誉。随着2023年底济郑高铁全线开通,河南以郑州为中心,率先在全国织“米”成网。
然而,网有疏密。
以京广线为界,东侧的商丘已成为京九、徐兰、商合杭等多条高铁的交会点,豫东地区的高铁建设走在全省前列。而京广线西侧的豫西地区,虽然有郑渝、徐兰高铁以及陇海、焦柳等普速铁路线路,但尚未形成网格化布局,一直缺失纵向高铁线路。
多组数据揭示了建设焦洛平高铁的重大意义。
焦洛平高铁将通过即将开建的洛阳黄河公铁大桥
穿行黄河南北两岸 吉小平 摄
最新统计显示,京广高铁部分区段已接近甚至超过设计极限。例如,武汉至广州段的日均开行列车数量高达280对,超出设计能力的30%。而目前每天通过徐兰高铁线经停洛阳的高铁数量约为127对,该专线的满载负荷为145对,新增列车空间极为有限。
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工业重镇洛阳,工业和旅游资源富集的焦作和平顶山,也对焦洛平高铁的建设期盼已久。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表示,焦洛平高铁建成通车后,将突破豫西山区的交通屏障,串联起济源、汝州等资源型城市,推动“高铁+文旅”新模式的发展。同时,洛阳至平顶山的车程将缩短至40分钟,豫西将进入“同城时代”,从而进一步激活太行山、伏牛山地区旅游资源,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文旅市场繁荣。
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将呼南高铁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列为国家铁路网建设重点工程,焦洛平高铁的建设被正式提上日程。
方案既定,迅速行动。焦作积极协调对接、推进征地拆迁;济源筹措资金、保障施工;洛阳专班多次推进,数次赴京、赴省里协调工作;平顶山加快土地报批、管线迁移等工作……
一切筹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这条承载着豫西地区希望与未来的高铁线路,正蓄势待发,即将联通南北。
助力多地同步崛起
纵观全国“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图,一条条“生命动脉”将沿线各地紧密相连,为其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焦洛平高铁作为纵向线路的重要一环,是我省“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焦洛平高铁正线全长230.488公里,设计速度高达350公里/小时,途经焦作、济源、洛阳及平顶山四地,计划建设总工期为4年。全线将新设沁阳西、济源东、孟津北、汝阳东、汝州南5座车站,并改建洛阳龙门站、焦作西站,预留伊川西站。
国家铁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焦洛平高铁打破了传统以省会为中心的枢纽格局,赋予非省会城市全新战略地位,助力全省多级节点崛起。
4月的山西泽州珏山巍峨苍翠,宛如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郑太高铁珏山线路正是焦洛平高铁的北起点,它向南跨越巍巍太行,接入焦作西站,经博爱县到达沁阳市。“焦作作为豫西北、晋东南交通枢纽的地位将更加凸显。”焦作市政府有关人士充满期待。
济源对高铁的期盼一年比一年热切:“整个河南省就差济源没有高铁了!”
焦洛平高铁从沁阳西站引出后,一路向西南到达济源东侧的王屋山脚下。线路开通后,济源将融入河南“米”字形高铁网,不通高铁的历史将被彻底终结。
乘客在洛阳龙门站有序候车 张光辉 摄
向南跨越滔滔黄河,穿过崤山支脉邙山,焦洛平高铁将进入洛阳盆地。在龙门高铁站,它与徐兰高铁形成“十”字构架,一座新的“枢纽新贵”之城即将崛起。设动车所,增始发车,东联西进、南拓北接,洛阳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从洛阳出境后,焦洛平高铁随地形向东南蜿蜒,接入平顶山西站后,与平漯周高铁贯通,通过联络线引入郑渝高铁衔接南阳方向。平顶山西站将形成“十”字构架,串联起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成为河南东向开放的又一交通主动脉。
“得知这个消息,心里真是乐开了花。”4月26日,正在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欣赏牡丹的太原游客王静兴奋地说。目前,从太原到洛阳的直达普通列车需耗时近12小时,最快的高铁也需4小时且需在郑州中转。焦洛平高铁建成后,太原至洛阳的行程将缩短至2.5小时。
龙门石窟研究院副院长张志民说,这条线路将为沿线游客带来极大便利,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及文创产业持续增长,吸引更多华北地区周末游和短途游游客,推动“快旅慢游”模式普及。
作为洛阳文旅顶流的龙门石窟,也将增加高铁站至景区专线班次,开发夜游和文化体验等新项目,实现从传统观光向深度文化体验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旅产业链。
一条条铁轨的延伸,带来的不仅是便捷的交通,更承载着未来发展的希望。焦洛平高铁的建设正是如此。
改写区域经济版图
暮春时节,位于孟津区的中储洛阳综合物流产业园内,车流如织,一片繁忙。几乎每隔三分钟,便有一辆物流运输车进出园区。该园区专注于大宗商品物流服务,具备年吞吐量300万吨、流转集装箱6万箱的实力,能充分满足洛阳及周边产业需求。
焦洛平高铁的开建,也会给园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将为南北向的空铁联运提供极大便利,我们的枢纽作用将更加凸显。”园区负责人段森说,未来洛阳周边的冷链物资、鲜切花、水果等农副产品,通过高铁运输到达沿线客户手中的时间将大幅缩短。
汝阳东站毗邻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园,地下空间预埋物流管道;孟津北站采用全通透高架设计,无缝对接汽车产业新城……作为国家首个明确预留产业接口的高铁项目,焦洛平高铁创新推出“轨道+产业”模式,通过站点设计与产业集群深度衔接,推动区域经济高效联动。
河南省社科院测算显示,项目建成后可将洛阳先进装备制造、平顶山纳米新材料,以及济源有色金属三大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40%,形成辐射晋陕鄂的“两小时产业协同圈”。
高铁从洛阳城区穿城而过 倪睿 摄
从敕勒川到北部湾,呼南高铁这条钢铁“巨龙”正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杨涛说:“焦洛平高铁位于呼南高铁的居中腰部关键区段,对外将促进中蒙俄国际友好合作和中国—东盟国际开放合作,对内则是继京沪、京福、京广纵向高铁走廊贯通运营后,又一条贯通南北、串联多个城市群的高铁大走廊,将全面带动中西部地区整体协同发展,助推河南省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日前,洛阳市与全省同步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呼南高铁焦洛平高铁建设动员会举行,标志着该项目即将转入全面开工建设新阶段。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严格做好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噪声治理,以及文物保护等工作,采取紧凑布置施工场地、严格控制临时用地范围等措施,确保环保设计工作落到实处。”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沿线各地市已精准制定征迁方案,按照省工作专班安排和项目工作计划,依法依规推进土地组卷报批、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三电”迁改、群众安置等工作。
2010年2月,郑西客运专线通车,标志着洛阳“十”字形高铁网络完成了重要一“横”。如今,一条纵贯黄河长江的高铁大动脉,终将在规划蓝图上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竖”。
当高铁疾驰而过,穿越焦作的壮丽山川,掠过洛阳的古都底蕴,经过平顶山的城市繁华,河南这片热土,必将因呼南高铁的加持而愈发光彩夺目。
专家点评
重塑豫西交通格局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河南交通运输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 龙志刚
焦洛平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呼南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河南省“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是重塑豫西交通格局、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性工程。
从交通网络建设角度看,焦洛平高铁连接郑太高铁与郑渝高铁,填补了豫西地区纵向高铁通道的空白,同时与既有徐兰高铁在洛阳形成“十”字交叉,推动了河南高铁网由“单中心放射状”向“多枢纽网络化”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河南高铁网的辐射能力,有力促进河南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从交通枢纽建设角度看,焦洛平高铁新建沁阳西、济源东等5座车站,改建洛阳龙门站等枢纽,并预留伊川西站。项目将济源纳入高铁网络,实现河南地级市高铁全覆盖。洛阳龙门站规模将达到6台15线,枢纽辐射能力显著提升。项目还预留了伊川西站和未来洛十铁路的接轨条件,为后续高铁网扩展预留了充足空间。
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看,焦洛平高铁串联焦作、济源、洛阳、平顶山四市,覆盖总人口超过2000万。汝阳东站毗邻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园,孟津北站与汽车产业新城无缝衔接。据河南省社科院测算,项目建成后可将洛阳先进装备制造、平顶山纳米新材料、济源有色金属三大产业集群的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40%,形成辐射晋陕鄂的“两小时产业协同圈”。
焦洛平高铁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建成后从焦作到平顶山只需1小时左右,洛阳到上海将实现5小时跨区域联通。时空压缩效应必将触发要素流动的乘数效应,建议沿线城市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站点周边TOD综合开发,放大高铁经济外溢效应;二是推动产业政策协同,避免同质化竞争;三是优化高铁与城市交通的接驳体系,提升整体运输效率。
辖区是什么意思是指小区吗
01
02
管委会业务性强,熟悉业务后其实并不忙,主要职责是对接企业,推进辖区内项目建设,多涉及统筹协调的工作。
03
04
管委会通常不招聘公务员,事业编招聘比例极小,同工同酬原则与事业编相似,理论上较为稳定。然而,管委会肩负国家体制改革和创新发展使命,其职位不如公务员或事业编稳定,面临改革或变化时可能变动。即便拥有事业编身份,国家裁员时也可能受到影响。稳定性取决于政策发展,个人工作表现虽佳,但与国家形成命运共同体,稳定性难以保证。
05
06
晚上借委会能不去还是不去吧,事情特别多。年轻人有背景的来这边混一圈就走,牛马累死团。而且管委会摘的都是新的业务,真的得有创业精神。管委会负责经济、招商等,出成绩可不比前些年容易。
辖区是什么意思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应当立足职能职责,强化对党组织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不廉洁行为的查处力度,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着眼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向基层延伸,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执纪,推动完善农村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规范履行职责。
今年3月,由重庆市九龙坡区纪委监委、区农业农村委、西彭镇纪委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围绕一般耕地整治苗木补助费的使用情况,前往西彭镇长安村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查找有无村干部冒领、造假或者优亲厚友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此前,在梳理分析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例基础上,九龙坡区纪委监委制定农村基层干部履职监督清单,围绕惠农政策落实、工程项目建设、土地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细化20项监督要点,组建2个“室组地”联动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
四川省古蔺县纪委监委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补贴发放、乡村振兴项目推进等关键环节,成立专项监督检查专班,采取查阅台账、实地核查与群众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村组,重点排查是否存在截留挪用、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
基层监督点多、线长、面广,基层监督力量分散、“熟人社会”、能力不足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基层监督质效。以基层监督为支撑,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持续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通过提级监督或者在辖区内组织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开展片区协作、交叉监督等方式,提升基层纪检监察监督质效。
安徽省明光市纪委监委构建“纵向联动+横向协作”立体监督网,通过提级监督、片区协作、交叉监督等机制,推动基层监督从“单兵作战”向“协同攻坚”转变。
“一方面,我们选取24个行政村,紧盯‘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村级事务公开、工程项目建设等8个方面25项具体内容开展提级监督。另一方面,将全市17个乡镇(街道)划分为3个协作片区,各协作片区统筹辖区内乡镇纪检监察力量开展联合监督、交叉互查。”明光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累计开展提级监督12次,督促整改问题46个;协作片区累计开展联合监督检查65次,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117个。
前不久,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温陈街道某村一名村干部因套取集体资金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该案调查取证环节走访群众多、工作量大,我们启动片区协作机制后,通过统筹温陈街道所在片区内办案人员力量,合力攻坚,有力提升了办理质效。”茌平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按照地域相近、便于协作的原则,茌平区纪委监委将14个乡镇(街道)整合为6个协作片区,每个片区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负责,优化调整办案人员,统筹调配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乡镇纪委力量,联动开展重要事项监督检查、疑难复杂案件查办等工作。今年以来,茌平区纪委监委运用片区协作机制处置问题线索97件,处分29人。
充分发挥村级监督前哨作用,纪检监察机关不断优化具体工作方法,加强对村居纪检工作、村务监督机构的督促指导,强化支持保障,激活基层监督“末梢神经”。
为促进纪检委员规范履职,湖南省衡南县制定村居纪检委员“共性+个性”监督清单。共性清单包括农村“三资”管理、村务公开、工程项目建设、惠民富农政策落实等。个性清单由各村居结合实际情况具体细化,使监督更加精准有力。“我们加强对村居纪检委员日常指导和教育培训,督促纪检委员更好发挥作用,持续提升监督效能。”衡南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针对村务监督能力不强、政策把握不精准等问题,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纪委监委联合乡镇纪委,选取部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多、情况复杂的村,通过案件复盘分析、业务培训、座谈交流等方式,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提升履职能力、有效开展工作。(记者 吕佳蓉)
辖区内指的是什么
青春应在哪里绽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好青年志在四方”“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部发展和青年工作,勉励广大青年服务西部、报效祖国。
在总书记指引下,新时代青年挥洒青春活力、汇聚西部发展强劲动力,让青春之花在西部热土绚烂绽放。
到基层去 到西部去
谷雨时节,在我国西北边陲的帕米尔高原上,塔什库尔干河冰雪消融,两岸草甸初泛新绿。
河流流经的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唯一与三国有交界的县,平均海拔超4000米。这里常住人口约4万,是个“微型城市”,以农业、旅游业和边境贸易为主。
“塔县地势高、氧气稀薄,冬天很冷。”24岁的甘肃姑娘彭正敏,是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之一,分配在塔县团委服务,“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有人坚守;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
怀着满腔的热忱,2024年8月,45名来自全国多地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塔县。
吉林延边青年金俊吉今年25岁,原本对高原反应有所担心,但当他得知自己要到海拔甚高的塔县时,却没有丝毫犹豫:“总要有人去!”
“到县里塔什库尔干乡报到后,我接到第一个任务:全乡脱贫户卫生户厕整改。”金俊吉颇为骄傲地说,半年多时间,他参与完成了137座户厕的整改验收,占辖区内需要改厕总数量的一半,大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热合买提(塔吉克语意为‘谢谢’)!”这是23岁的黄荟如最近在塔县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毕业于甘肃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她,在塔什库尔干镇政府负责就业工作。
黄荟如在招聘会上分发传单。(受访者供图)
“我的工作跟专业还挺相关的。”黄荟如笑眯眯地说。她参与的第一场招聘会仅5家企业到场,应聘者寥寥。认真复盘、联系企业寻求开放更多酒店服务及建筑施工岗位、参与视频号宣传、在居民群里转发信息……在相关部门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今年3月的招聘会异常火爆,吸引83家企业参加,最终100余人被录用。
春耕时节扎在田埂上助农助产、入户检查安全隐患、解决群众生活难题防止脱贫户返贫……“我们各展所长,过去的自己‘大大咧咧’,如今也变得‘体贴入微’。”金俊吉笑着说。
“这些弟弟妹妹们特别棒!他们真切提升了塔县干部的‘即战力’。”塔县团委书记姑丽孜巴·阿米尔告诉记者,去年这批志愿者是支援塔县的第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绝大多数已表示将在第一年结束后继续服务。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晨雾散尽,甘肃省玛曲县藏族寄宿制中学西校区里传来朗朗读书声。29岁的王福华站在讲台上发音清晰地领诵英文短句,56名学生齐声跟读。
玛曲,藏语意为“黄河”。在这里,黄河形成了长达433公里的“大转弯”,玛曲县也因此有了“天下黄河第一弯”的美称。
“从小长在平原、喝黄河水,大学毕业后才第一次来到海拔超3300米的黄河‘首曲’。”2020年毕业于安阳学院的王福华,是个土生土长的河南姑娘,从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到走村入户的基层干部,再到一名人民教师,如今已在玛曲服务近4年。
4月14日,王福华正在给学生们上课。新华社记者 王博 摄
在校时,王福华是负责宣传西部计划的学生干部,广袤的西部,让她心生向往。初至玛曲,她高原反应强烈,一连数天头疼、失眠、心悸。“我就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吸氧,医护人员都认识我了。”王福华不好意思地抿嘴一笑。
时任玛曲县团委书记的郑翠环回忆:“第一年,福华同志被分配到县委组织部,她从收发文、接电话、写材料干起,时常加班,从没听到她叫苦喊累。”
随工作组进村入户,王福华见到了数十年如一日坚守一线的干部,也记下了从上海到玛曲的草原“曼巴”王万青半个世纪扎根牧区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建设西部需要‘接力跑’,我会坚定地走下去!”第一年服务期结束,王福华选择续签。
王福华(右一)在玛曲县参加志愿活动(摄于2024年12月)。(受访者供图)
2023年服务期满,王福华面临去留抉择。家人劝她回去,可她忘不了牧区留守儿童手捧课本的清澈眼神。
“这里更需要我!”她选择报考特岗教师,重回玛曲,“我要用所学所长,帮助这里的孩子们看到更多、走得更远。”
青春不以山海为远。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以来,累计有4000余名像王福华一样的志愿者选择扎根甘肃,投身教育、医疗、农业等领域,成为基层建设的生力军。项目实施22年来,全国累计招募派遣54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到20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志愿服务,为西部地区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我长大以后想当警察,要像王老师一样做有用的人。”王福华的学生贡曲达吉说。这让王福华想起5年前一路向西的自己——静待枝丫成繁花,是最动人的坚守。
追逐梦想 建功立业
4月8日,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漳州核电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顺利完成。作为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被誉为“国家名片”,其核心技术研发设计者来自位于四川成都的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简称“核动力院”)。
距福建漳州千余公里的核动力院园区里,基础研究部主任柴晓明正带领研究团队对耐高温材料开展基础研究攻关。他已在核能基础研究领域深耕近二十载。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本科毕业典礼上,一位校友说‘个人最大的贡献在于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相结合’,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柴晓明说。2005年,他成为清华大学与核动力院联合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到成都开展研究工作。
位于四川成都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全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供图)
1965年建院的核动力院,被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柴晓明听前辈讲过那时的故事——老一辈科学家们从北京、上海等地,义无反顾来到四川夹江的大山里,开展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那时,用于办公的房屋,农房都不如。
“今天的西部,已是青年实现梦想的热土。”柴晓明说。
柴晓明攻读博士期间,我国核电设计软件这一关键前沿领域还依赖国外转让,自主创新也因此受限。为此,他自学软件相关知识,和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我希望通过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空白让自己的青春远航。”他说。
前沿攻关非一日之功,扎根的城市给予他滋养。成都拥有66所高等院校、110余万名在校大学生,以及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14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科技创新资源丰富。而“先落户后就业”“人才安居工程”等人才政策举措的相继出台,为新时代投身西部的人才解决了后顾之忧。
2024年8月,柴晓明在学术年会上作报告。(受访者供图)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我们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持续营造一流的科技创新生态。”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吴家桦说。
经过5年努力,结合新型复杂反应堆设计的核心需求,软件开发顺利完成,计算精度等参数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数年迭代优化,这款软件至今仍位列国际同类软件第一梯队。
如今还担任核反应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的柴晓明,带领团队开展反应堆物理、核安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他的团队中,大量“90后”崭露头角,正成为核能基础和创新研究的骨干力量。
广袤的西部大地上,从实验室到“练兵场”,处处可见青年科技工作者们的身影。从“中国天眼”FAST到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从“中国环流三号”到超瞬态实验装置……西部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新高地,也正在成为吸引青年人才的“强磁场”。
“新时代的西部,舞台更广阔,青年科研工作者站得更高,必将走得更远!”柴晓明说。
领衔记者:向清凯
文字记者:王博、任延昕、吴光于、李力可、高晗、曹奕博
海报制作:栾若卉
海报画面由AI生成
策划:张晓松
统筹:贾真、刘梓桐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辖区内是什么意思范围有多大,辖区是什么意思怎么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