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了一个案件,心情颇有些复杂。
当事人涉嫌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刑事拘留。公安机关怀疑其售卖的牛肉是印度牛肉,由于印度属于疫区,海关总署禁止印度牛肉进口、销售,认为不符合安全标准。案件是市场监督管理局移送给公安机关的,当事人在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时候已经签认了大部分物证的照片,侦查阶段选择认罪认罚,要求轻判。
由于案件是疫情期间发生的,我国对食品安全类的违法犯罪相对而言处罚比较严格,检察官说自己不会建议缓刑,但刑期方面还是可以尽量从宽。基于此,律师主要做刑期方面的辩护,另外争取尽快移送和开庭宣判。
案件进入到审查起诉阶段,量刑建议确定、完成认罪认罚程序后,我会见当事人,感觉她状态轻松了很多。她说:“之前案件结果还没确定,我每天都很难睡得着,害怕一不小心就要判个一年两年,心里又难受又焦虑,现在的结果也还可以,麻烦您出去之后和我的家人说,让他们不用担心我,我现在吃饭睡觉什么的都正常多了。”
开庭时,辩方还想为她继续争取缓刑。检察官没有同意,但最终也作出了让步,把指控的量刑减少了一个月,改为六个月有期徒刑,法院当庭宣判。
正当当事人的家人为“案结事了”而感到放下心头大石的时候,案件开庭宣判次日便传来消息,说当事人的**(亲属)被抓了。律师估计是类似的案由,因为之前举报人是举报了两名人士的,一名就是我当事人,另一名就是她的亲属。不同之处仅在于,我当事人和举报人就赔偿方面没有谈拢,所以没有给举报人赔偿;而该名亲属是给了赔偿的。至于是公安早已对该名亲属立案,只是特意等到当事人的案件宣判才抓走她的亲属,以免显得太“不近人情”;还是举报人因为没能从当事人的案件中“捞到好处”就愤而报复该名亲属,要求进一步查处,由于律师没有代理该名亲属,也没能了解更多。
就该案件而言,可以说是比较遗憾的。一方面是案件本身还是有无罪可能的,因为物证方面没有“实锤”,但考虑到该区域办理这类案件的一般惯例,当事人先前的笔录以及签认的物证情况,做无罪辩护可能要涉及到的风险(案件可能会持续更长时间)以及当事人和家属对“怎么处理能快点出来就怎么处理”的坚持,律师还是做了量刑辩护;另一方面是案件宣判第二天,当事人的亲属自己就进去了,本来如果没有这件事,该名亲属已经预备判决生效后就去看她的。
刑事辩护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遗憾,虽然律师已经尽力了,但也只是遗憾多和遗憾少的区别,不会完全没有遗憾。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案件,要想完全“私了”,似乎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在以往的执业生涯中,我也经常碰到很多想要刑事控告他人的人“投鼠忌器”,或者有些人因为以往的不合规操作被其他人抓住小辫子,由于害怕被控告、被举报、被立案、被拘留而不得不答应别人的要求,其中甚至有些已经按照对方的指示给付了利益,也还没能彻底摆脱对方,而是出于一种一直被威胁、似乎没有尽头的状态。
不合规的风险,比群众普遍认知的还要高得多。当一个人实施了一件不合法或者有不合法风险的事,其他人就有办法通过很多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方式去勒索、威胁他/她,这样的风险,本身不算是法律风险,但是从法律风险衍生出来的,从长远来看,其危害经常等同于甚至要超过法律风险。因为很多证据是难以被彻底消除的(除非持有证据的人真心愿意彻底毁灭证据),换言之辫子是很难彻底消失的。
我的一名在30天内取保释放的当事人曾经跟我说:“其实我知道我这个事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我确实不太注意A方面,所以才卷入那起案件,但A方面应该不算是犯罪,这个我一开始就知道。我被审讯了很多次,但我也没有敢怎么说话,因为我怕他们对我有敌意,扩大来查,查A查不出什么就去查B,那我会挺头痛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一开始没怎么说话吧,才会被问那么多次。后来我发现他们真的只想查A,我就放心了。”
“人在江湖飘,防范风险很重要。”很多时候不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而是“有因才有果”,只是看起来可能很小的“因”,也可能会酿成意想不到的比较大的“果”。
回到第一个案件,开庭时,我的当事人哭着说:“我以后再也不做生意了,我就回家带孙子孙女。”我相信她是真心的,因为“犯罪不值得”。我曾撰文一篇《能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了?》,反驳了“犯罪能赚钱”的观点,其实很多时候犯罪不能真的赚到什么钱,即便真的拿到钱,这笔钱也经常只是在手上“过了一遭”。绝大多数犯罪是没有“性价比”可言的。
春节档,有部电影很多,叫《唐人街探案3》,里面文咏珊饰演的小林杏奈的母亲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林杏奈5岁时,父亲抛弃了她们母女,另娶他人。母亲没有稳定的工作,只能靠偷盗养活她。因为小林杏奈眼馋一块草莓蛋糕,母亲不忍她失望,从蛋糕店偷了一块,转眼母亲就被抓到了警察局,不久,死在了监狱里。很多人认为,这个情节是该电影的bug,后来专门有人写了文章,论述日本在当时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和日本遗孤当时的处境,很多人才原来不是电影有bug,而是观众只能理解到自己认知层面的事情。
真正的长期做刑事案件的人,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看起来比较离奇的事,但逻辑上,这些事却可能不会真的不合理。之所以很多人以为某件事看起来很不合理,也有可能是这个人从未深入地理解过这件事的内在逻辑。基于普通群众的法律知识欠缺,他们很有可能不太清楚违规行为和刑事犯罪之间的递进和重合关系以及前者所可能带来的收益和后者所可能带来的后果之间存在多大的差别。
综上,预防刑事风险是现代人的终身课题。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不合规和不合法的区别
●不合规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不合法合规
●合法不合规怎么办
●不合规合同
●不合规是什么意思?
●不合规的现象
●合法不合规的例子
●不合规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不合规经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