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偷盗罪量刑标准2020是多少
偷盗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同时各省有增加规定的追诉点标准。
数额较大的,在3年以下量刑;
数额巨大的,在3年以上10年以下量刑;
数额特别巨大的,在10年以上量刑;
同时,需要根据年龄大小、认罪态度、是否自首、是否是从犯主犯、是否退还赃款取得被害人谅解等因素影响。
二、偷盗罪的判罚标准
个人偷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个人偷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个人偷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 为“数额特别巨大”。
三、偷盗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成为本罪的对象。
偷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偷盗违禁品,按偷盗罪处理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偷盗违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偷盗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所谓窃取,是指行为人违反被害人的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单位)占有。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⑴窃取行为虽然通常具有秘密性,其原意也是秘密窃取,但偷盗不能限定在秘密窃取上,否则会造成处罚的不公正。中国的《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为“偷盗公私财物”,并没有说是“秘密”,可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3。17)却将 “偷盗”解释为“秘密窃取”,于是中国刑法通说就认为偷盗需要秘密窃取,即行为人自认为被害人没有发觉而取得为秘密窃取。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对主体的修改是对本罪修改的重要内容。依原刑法,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少年犯惯窃罪、重大偷盗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法取消了此规定。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行为人明确地意识到其偷盗行为的对象是他人所有或占有的财物。对偷盗后果的预见。如进入银行偷保险柜,就意图偷盗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的财物。进入博物馆就意图偷文物。这样的犯意,表明了偷盗犯意图给社会造成危害的大小,也就表明了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多次偷盗已构成偷盗罪,偷盗的数额的多少并不影响偷盗罪的成立,只影响偷盗罪的量刑。所以,在处理偷盗罪的时候一定要清楚的了解具体的情况再做判断,当然还需要充足的证据。
所以,多次偷盗虽然数额很小依然构成偷盗罪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偷盗罪量刑标准2021是多少万
●偷盗罪的量刑标准
●偷盗罪怎么判刑多少年
●偷盗罪量刑标准2020怎么衡量
●偷盗判刑最新标准
●偷盗罪一般怎么判处
●偷盗案件的量刑标准2021
●偷盗刑事案件量刑标准
●偷盗罪的量刑标准
●偷盗罪量刑标准初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