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证书制作仿真,结婚证书内容模板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郝佳雅

结婚证书制作仿真,结婚证书内容模板

大家好,由投稿人郝佳雅来为大家解答结婚证书制作仿真,结婚证书内容模板这个热门资讯。结婚证书制作仿真,结婚证书内容模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结婚证书的图片

“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不太懂这两句话,但过去的婚书,常有这两句话。意思是,将白头到老的约定书写在纸上,将像红叶题诗一样的天赐良缘记载于鸳鸯谱上。

中国的结婚证书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婚书上的文字、图案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背后是婚姻观念、文化、制度的演变。

传统·礼书

在古代,婚姻要求秉承“父母之命”, 经从“媒妁之言”,经过“三书六礼”才能完成整个结婚过程。“六礼”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在每个阶段都要交相授书佐证——这就是婚书最早的形式。

与“六礼”相对应,婚书包括求婚帖、允婚帖、八字帖、定帖、聘礼清单、迎亲书。

由于这一时期的婚书主要是为了礼仪和记录,大多都是程序化的“应用文”,图案只是用做点缀。婚帖上要写明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籍贯,甚至还有祖上三代的名讳官职、以何人为媒。

上面这张清末的“鸳鸯礼书”,即男方大家长写给女方家庭的求婚帖。求婚帖的另一方不是新娘,而是新娘的祖母与母亲,内容交代了新郎的生辰八字、行礼的吉日吉时。

仔细看落款,主婚人为男方伯父、协婚人为男方母亲、冰上人也就是媒人,第三位从命侄才是新郎本人。正中的“螽斯衍庆”是祝福子孙众多的吉祥话。

可见在那时,结婚是两个家族的事,新郎新娘之间并无发言权。

求婚帖

男方家庭发出的求婚帖为“鸾书”,女方家庭回应的允婚书则称“凤笺”。有“从命侄”,就有“顾婚女“。求婚帖和允婚书一旦提交,就正式了成立婚姻关系,不得擅自悔婚了。

允婚书

一张长条形红纸叠成四折六面,封面印有金色龙凤纹样,因此也被称为“龙凤帖”。龙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显赫的地位,凤居百鸟之首,被看作是一种“天命玄鸟”。龙凤在中国传统纹样中,被视为国家和帝王吉祥的征兆。

龙凤纹、双凤纹样在民间美术中逐渐象征为“喜相逢”,成为夫妻美满婚姻的美好祝福。

古代婚书常见的吉祥图案还有一类是人物神祇,例如神仙福禄寿,或是婚姻神和合二仙。

传承·融合

清末民初受到欧洲婚嫁习俗的影响,兴起“文明结婚”。

举行”文明结婚“的男女双方到纸店或者是书店买两张印好的婚书,婚礼上证婚人当众宣读证书,而后证婚人、介绍人、新郎新娘分别在结婚证上盖上自己的印章。

政府印制颁发、盖有政府印章或贴有印花税票的是得到政府认证的“官制婚书”,证明婚姻关系成立,这时的婚书也就具有了近代婚姻的法制性和契约性。

1945年贴有印花税票的婚书

同时自由婚恋之风渐起。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第一部中华民国《民法》,规定婚约由男女当事人自己订定。

1931年中华苏维埃政府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明确规定:“男女婚姻以自由为原则,废除一切封建的包办、强迫和买卖的婚姻制度,禁止童养媳。实行一夫一妻,禁止一夫多妻。”

“六礼”中的合八字、订庚、择吉、拜堂等迷信风俗被摒弃;注重命相、属相的《龙凤帖》和《鸳鸯礼书》不再用了;婚书的名称开始现代化,演变成 “伉俪证书”“结婚证书”“自由证书”等;婚书中的内容开始出现“今以双方意志相投,性情相契,堪与偕老”,“经双方同意“等词语,表示尊重子女个人意愿。

结婚证上的文字,既延续了古代婚书以诗句祝福的方式,但语言更加简约、质朴,情感丰沛。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珠联璧合欣看红线紧系花好月圆喜卜白头永偕。”

图案上,民国时期的婚书了既沿用了古代常用的龙凤、神祇,也有一些新的元素出现。

仙女在中国神话中总是代表着对理想爱情的追寻,像牛郎与织女、嫦娥的故事总是经久不衰。

在民国时期的婚书中,仙女以送子娘娘的形象出现。下图上的仙女们有的手抱童子,有的手持莲花。莲花与果实莲蓬是同时生长,也暗含生育特征,婚书四周又用莲花点缀,以此借喻“早生贵子”。

下面这张婚书则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丘比特是爱神维纳斯的儿子,随身携带金弓射出爱情之箭。天使也寓意“天赐良缘“,这两只天使手握同心结,而同心结是中国民俗传统结饰,寓意“永结同心”。

喜鹊和梅花常一同出现,寓意为“喜上眉梢”“传春报喜”。

下面这张婚书上同时还出现了月季花,月季在西方传统文化中常与美神维纳斯及爱神丘比特联系起来,是纯洁、仁爱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季则象征“四季平安”“花好月圆”。

传统文化中富有美好寓意的吉祥图案主要分为人物神祇、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和文字符号。

人物神祇主要有和合二仙和仙女等,祥禽瑞兽题材包括龙、凤凰、鸳鸯、孔雀、蝴蝶、燕子、喜鹊、鱼和蜜蜂;花卉果木题材包括牡丹、月季、桃花、萱草、莲花、菊花、百合、水仙和扶桑,以及石榴、葡萄、桃子、卷草纹、缠枝纹和团花等,文字符号题材主要有囍字、十字纹、回形纹、云纹、水纹、拐子龙纹等。

变革·法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结婚证书在版式和文字上大同小异,但图案风格百花齐放。一类是传承传统文化色彩的吉祥纹样,另一类是反映了新中国、新社会和新婚姻法的风貌。

下面这张1951年的结婚证书,还是属于在商店购买的私印婚书,正文内容包括证婚人、介绍人、家长、婚姻当事人的签名和私章。但因为1950年起已经不再对结婚征税了,因此这张婚书并没有贴印花税票。

图案上也延续了民国时期的传统。莲花、鹭鸟、芦苇一起出现的纹图,叫“一路连科”,意味一路荣华。

1950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确立了婚姻自由、夫妻平等、一夫一妻制等原则。

1955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各省市可以根据当地实际需要自行拟定婚姻登记办法》,制定了统一的结婚证书式样,规定了尺寸、版式特征、文书格式、公章内容,但花边花纹还可以自行选定。

与民国时期婚书显著不同的是,新中国的结婚证出现了与新婚姻制度相关的文字。

这张1954年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在名称、格式、文字上均符合《婚姻法》规定。证上文字统一为“双方自愿结婚,经审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相符,应予登记,特发给本证”。背景字体为隶书繁体的“互爱互敬”,也来源于《婚姻法》。“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印”代表着唯一合法性的认可。

图案更显时代特征。正中间的五角星、五星红旗是国家的标志,和平鸽象征“世界和平”,麦穗和钢铁厂象征着“工农联盟”,绶带花边则来源于苏联文化。

1966年至1976年期间,在火热的文化大革命激情之下,结婚证上具有传统吉祥寓意的图案锐减,而与领袖、工农业生产相关的政治意味的图案开始增多。其中与《毛主席语录》为内容的政治标语成为这一时期的醒目特点。

颜色以亮丽的红黄绿为主色调。红色自古以来在中国是喜庆、富有的颜色,近现代以来又是革命的代表色,黄色在古代是皇家、权力的象征,中国人是“炎黄子孙”,这两个颜色也是国旗的组成颜色。绿色是山川树木、农作物的颜色,也是军装的颜色。

穿着绿色军装的毛主席头像和左右各三面红旗居于中心正上方,围绕两旁的是“棉花”和“葵花”,象征着农业丰收,葵花“向阳”的植物属性也被赋予了忠于国家、忠于领袖的含义。

1978年改革开放后,结婚证上的政治符号开始消减,龙凤、鸳鸯、喜鹊、牡丹开始回到大众的视野当中,重新展现婚姻的喜庆。

经过1986年、1991年、2004年民政部三次发布关于统一全国结婚证的式样的函文,结婚证的意义开始向夫妻婚姻关系的法律证明转变。

1986年《关于制法发<结婚证>等统一式样的函》规定了结婚证为6开对折,自此以后,结婚证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小本子”。

1991年《民政部婚姻管理司关于统一引发婚姻证件式样及说明的通知》对结婚证的规格、内容、格式、字号、材料、图案都有详细具体的说明。结婚证采用了护照式样,封面是红色皮革,印有国徽,内芯是粉红色花纹并带五角星水印钱币纸。

2004年《民政部关于启用新式婚姻登记证等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规定“婚姻登记证由国务院民政部门规定式样并监制”,基本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式——枣红色封面,烫金国徽,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监制印章,全国统一编号,防伪性能大幅提高。

“在我国,婚姻不被认为是民事契约,而是作为法律所确定的夫妻关系,它包括夫妻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其中人身关系占主导地位,财产关系依附于人身关系。“现代的结婚证,也是婚姻关系作为一种法律关系的文书,保证夫妻双方的合法权利与义务。

三千年来,结婚证书的形式一直在变化,但我们相信,它承载的美好爱情和对幸福婚姻生活的向往从未变过。

想要订制同款婚书?点击这里《“白头之约,书向鸿笺”生成属于你的婚书》或长按下图,最美婚书你也能有。

(特别感谢上海市档案馆及婚书民间收藏家冯忠宝先生,本文婚书图片来源于冯忠宝先生)

参考资料:《新中国结婚证书的图像研究》陈明强《中国传统婚俗文书研究》赵红艳《我国传统婚书演变研究》许思源《华夏婚书婚俗》储熬生

栏目主编:张陌 文字编辑:曹俊

来源:作者:曹俊 肖书瑶 狄斐

结婚证书样本

8月4日,家住吉林省公主市范家屯镇的刘先生偶然看见一对儿早年间的结婚证书,一时觉得新鲜就买回了家。但是回家后,又考虑到纸质的证书不便于保管,怕不慎在自己手里毁坏了,于是联系二三里资讯(公主岭爆料热线:13944450333),想把这对证书,转售给热爱收藏的有识之士。

二三里资讯(公主岭爆料热线:13944450333)看到这张结婚证书是1950年印发的,但是颁布日期为1960年。

据悉,这个年代的结婚证书实属限量版。

感兴趣的藏友们不妨拨打刘先生电话:18743466077。

希望这对儿结婚证书早日找到有缘人。

(二三里编辑:小新)

结婚证书在哪里可以查询到

1926年的这张婚书内容虽然还是传统礼书,但婚姻凭证的实用功能大于传统讲究礼仪的功能。图片署名: IC photo

1935年到1949年间,上海地区最流行的《福禄鸳鸯》结婚证书,反映了中国人当时的主流审美观。图片署名: IC photo

1941年的结婚证书。当时,为了倡导“简单、经济、庄重”,凡在上海市政府大礼堂参加上海市第十四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典礼的新人都可获由市政府颁发的结婚证书。图片署名: IC photo

1949年的订婚证书,在主婚人、介绍人、证明人、订婚人的共同参与下,一对青年人在上海举行隆重的订婚仪式,文字环绕的是鲜花鸳鸯和喜鹊,五世其昌四个字表明子孙万世代代繁荣的心愿。图片署名: IC photo

结婚证书怎么查询

清末到中华民国初期

古董啊

民国34年的结婚书

这好像是解放前的喜帖

民国37年,马上要解放了。

解放后的结婚证

1956年天津市人民政府颁发的。

这还是50年代的

1961年的结婚证书,竟然在结婚证书上到处写字。

1962年的 不多说了,最后一个皇帝最后的结婚证书。

69年结婚的证书喜气洋洋,巨漂亮的说。

69年的结婚证

71年,结婚也要又红又专

1972年的,为什么上面有苏俄条约一份的字样?

73年 随时都要谨记毛泽东语录

文革时期的结婚证书

文革时期辽宁省的结婚证书

76年的,动乱刚结束,所以还是显得比较粗糙,好像奖状的说。

77年,那时候结婚的说

时刻不忘记的最高指示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20世纪60年代的结婚证书

86年的结婚证

新的,有彩照咯

2004年1月1日最新版结婚证书VS离婚证书 所谓的红本本。

文章整理自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字磕磕天下,用数据唠唠家常。每天为你搜罗趣味商业段子,插播全球新奇资讯!加入九哥的小宇宙,让你更加有料,有趣,有品,魅力四射根本停不下!

关注 “九哥” 微信号【 imjiuge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结婚证书制作仿真,结婚证书内容模板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