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医保全省能不能通用,浙江省医保电话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汤丹慕

浙江省医保全省能不能通用,浙江省医保电话

大家好,由投稿人汤丹慕来为大家解答浙江省医保全省能不能通用,浙江省医保电话这个热门资讯。浙江省医保全省能不能通用,浙江省医保电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省医保局

近日,浙江省医保局等九部门

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完善了参保、待遇相关政策

4月1日起实施

一起来看↓↓↓

主要任务

(一)完善参保政策

切实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全面做好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和享受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工作。

1.切实落实持居住证在常住地参保政策。推动非本地户籍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本地居住证参加当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学龄前儿童可凭父母一方本地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鼓励中小学生、高校学生在就读地参加居民医保。按规定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保工作。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加快推进其他居民持居住证参加居民医保,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2.省内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纳职工医保费的年限累计满20年的,可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后享受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省内视同缴费年限实行跨统筹地区互认。

3.在省内办理职工养老退休手续的人员,如职工医保最后参保地与养老退休地不同的,可以省内职工医保实际缴费年限最长的参保地归集,并按规定办理享受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手续。在省外办理职工养老退休的人员,如退休前职工医保最后参保地为省内,可在最后参保地按规定办理享受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手续,其中在省内缴费未满10年的,可选择一次性补缴或延期缴纳至满10年。养老保险需要延期缴纳的人员,如在户籍地有职工医保缴费记录的,可选择在户籍地或职工医保最后参保地按规定办理享受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手续。

(二)完善筹资政策

健全居民医保基准费率制度,执行筹资标准动态调整、筹资责任均衡分担、医疗救助资助参保等配套机制,稳定居民参保缴费预期。

1.居民医保缴费与统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统筹地区上一年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综合基金累计结存、医疗费用增长等因素,确定具体筹资标准,合理设置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分担比例结构。

2.各级财政将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纳入年度预算,按规定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对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纳入低保或低边的因病致贫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等医疗救助对象参保个人缴费部分按规定给予资助。

3.落实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职工医保(含生育保险)费政策,并确保与参保职工同等享受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遇。

(三)完善待遇政策

建立面向居民医保参保人员连续缴费、统筹基金零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调动参保积极性。

1.自2025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大病保险可报费用限额5000元。对当年统筹基金零报销的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可报费用限额5000元。两项激励累计提高总额度不超过统筹地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参保人员发生大病报销并使用奖励额度后,累计零报销激励额度清零。断保之后再次参保的,连续参保年数重新计算。激励待遇在次年1月1日调整。

2.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医疗救助对象等特殊群体外,未在集中参保期参保缴费的居民,缴费未中断的,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缴费中断的,每多断缴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居民在参保缴费的同时,可通过补缴未参保年度保费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每多缴纳1年,可减少1个月变动待遇等待期;其中,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可修复至等待期6个月。修复缴费标准参照当年参保地个人缴费标准,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跨年度、跨制度转换参保关系,且中断缴费4个月及以上的视为未连续参保,待遇等待期参照前述规定执行且累计计算。

3.职工医保参保中断3个月内转入人员、部队转业(复员)转入户籍或取得学籍次月起3个月内人员、取得本省户籍、居住证、全日制学籍,刑满释放等符合参保资格3个月内人员,因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原因办理参保手续的,不设固定待遇等待期,自参保缴费次月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

原标题:《浙江发布医保新政!本月起实施》

阅读原文

来源:浦江发布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浙江省医保公共服务平台

近日,浙江省医保局等九部门
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完善了参保、待遇相关政策
自2025年4月1日起执行
一起来看↓↓↓





主要任务



(一)完善参保政策

切实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全面做好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和享受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工作。


1.切实落实持居住证在常住地参保政策。推动非本地户籍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本地居住证参加当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学龄前儿童可凭父母一方本地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鼓励中小学生、高校学生在就读地参加居民医保。按规定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保工作。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加快推进其他居民持居住证参加居民医保,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2.省内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纳职工医保费的年限累计满20年的,可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后享受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省内视同缴费年限实行跨统筹地区互认。


3.在省内办理职工养老退休手续的人员,如职工医保最后参保地与养老退休地不同的,可以省内职工医保实际缴费年限最长的参保地归集,并按规定办理享受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手续。在省外办理职工养老退休的人员,如退休前职工医保最后参保地为省内,可在最后参保地按规定办理享受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手续,其中在省内缴费未满10年的,可选择一次性补缴或延期缴纳至满10年。养老保险需要延期缴纳的人员,如在户籍地有职工医保缴费记录的,可选择在户籍地或职工医保最后参保地按规定办理享受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手续。


(二)完善筹资政策

健全居民医保基准费率制度,执行筹资标准动态调整、筹资责任均衡分担、医疗救助资助参保等配套机制,稳定居民参保缴费预期。


1.居民医保缴费与统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统筹地区上一年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综合基金累计结存、医疗费用增长等因素,确定具体筹资标准,合理设置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分担比例结构。


2.各级财政将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纳入年度预算,按规定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对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纳入低保或低边的因病致贫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等医疗救助对象参保个人缴费部分按规定给予资助。


3.落实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职工医保(含生育保险)费政策,并确保与参保职工同等享受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遇。


(三)完善待遇政策

建立面向居民医保参保人员连续缴费、统筹基金零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调动参保积极性。


1.自2025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大病保险可报费用限额5000元。对当年统筹基金零报销的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可报费用限额5000元。两项激励累计提高总额度不超过统筹地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参保人员发生大病报销并使用奖励额度后,累计零报销激励额度清零。断保之后再次参保的,连续参保年数重新计算。激励待遇在次年1月1日调整。


2.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医疗救助对象等特殊群体外,未在集中参保期参保缴费的居民,缴费未中断的,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缴费中断的,每多断缴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居民在参保缴费的同时,可通过补缴未参保年度保费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每多缴纳1年,可减少1个月变动待遇等待期;其中,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可修复至等待期6个月。修复缴费标准参照当年参保地个人缴费标准,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跨年度、跨制度转换参保关系,且中断缴费4个月及以上的视为未连续参保,待遇等待期参照前述规定执行且累计计算。


3.职工医保参保中断3个月内转入人员、部队转业(复员)转入户籍或取得学籍次月起3个月内人员、取得本省户籍、居住证、全日制学籍,刑满释放等符合参保资格3个月内人员,因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原因办理参保手续的,不设固定待遇等待期,自参保缴费次月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



更多信息
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 聚力海洋科技创新!象山县浙海大海洋产业创新研究院成立

● 2025象山马拉松交通管制公告

● 临时管控通告!● 象山松兰山,《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来打卡!

来源:浙江省医疗保障局

一审:陈雨露

二审:方子龙

三审:赵菊香




温馨提示

象山发布


浙江省医保报销比例

近日,浙江省医保局等九部门

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

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完善了参保、待遇相关政策

4月1日起实施

一起来看

↓↓↓


主要任务


(一)

完善参保政策


切实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全面做好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和享受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工作。


1.切实落实持居住证在常住地参保政策。推动非本地户籍新生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和父母一方本地居住证参加当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学龄前儿童可凭父母一方本地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鼓励中小学生、高校学生在就读地参加居民医保。按规定做好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保工作。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要加快推进其他居民持居住证参加居民医保,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2.省内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纳职工医保费的年限累计满20年的,可在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后享受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省内视同缴费年限实行跨统筹地区互认。


3.在省内办理职工养老退休手续的人员,如职工医保最后参保地与养老退休地不同,可以省内职工医保实际缴费年限最长的参保地归集,并按规定办理享受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手续。在省外办理职工养老退休的人员,如退休前职工医保最后参保地为省内,可在最后参保地按规定办理享受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手续,其中在省内缴费未满10年的,可选择一次性补缴或延期缴纳至满10年。养老保险需要延期缴纳的人员,如在户籍地有职工医保缴费记录的,可选择在户籍地或职工医保最后参保地按规定办理享受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待遇手续。


(二)

完善筹资政策


健全居民医保基准费率制度,执行筹资标准动态调整、筹资责任均衡分担、医疗救助资助参保等配套机制,稳定居民参保缴费预期。

1.居民医保缴费与统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统筹地区上一年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综合基金累计结存、医疗费用增长等因素,确定具体筹资标准,合理设置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分担比例结构。

2.各级财政将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纳入年度预算,按规定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对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纳入低保或低边的因病致贫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等医疗救助对象参保个人缴费部分按规定给予资助。

3.落实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职工医保(含生育保险)费政策,并确保与参保职工同等享受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待遇。


(三)

完善待遇政策


建立面向居民医保参保人员连续缴费、统筹基金零报销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调动参保积极性。

1.自2025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提高大病保险可报费用限额5000元。对当年统筹基金零报销的参保人员,次年提高大病保险可报费用限额5000元。两项激励累计提高总额度不超过统筹地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参保人员发生大病报销并使用奖励额度后,累计零报销激励额度清零。断保之后再次参保的,连续参保年数重新计算。激励待遇在次年1月1日调整。

2.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医疗救助对象等特殊群体外,未在集中参保期参保缴费的居民,缴费未中断的,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缴费中断的,每多断缴1年,在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变动待遇等待期1个月。居民在参保缴费的同时,可通过补缴未参保年度保费修复变动待遇等待期,每多缴纳1年,可减少1个月变动待遇等待期,其中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可修复至等待期6个月。修复缴费标准参照当年参保地个人缴费标准,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跨年度、跨制度转换参保关系,且中断缴费4个月及以上的,视为未连续参保,待遇等待期参照前述规定执行且累计计算。

3.职工医保参保中断3个月内转入人员,部队转业(复员)转入户籍或取得学籍次月起3个月内人员,取得本省户籍、居住证、全日制学籍或刑满释放等符合参保资格3个月内人员,因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等原因办理参保手续的,不设固定待遇等待期,自参保缴费次月起享受居民医保待遇。

来源:浙工之家、省医保局官网

编辑:小敏

浙江省医保目录

近日,浙江省医保局等九部门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完善了参保、待遇相关政策,4月1日起实施,一起来看↓↓↓

原标题:《浙江发布医保新政,4月起施行》

阅读原文

来源:杭州发布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浙江省医保全省能不能通用,浙江省医保电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