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案民事怎么判的
诈骗案属于刑事案件,通常不直接进行民事判决。不过,在诈骗案件中,被害人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护自身民事权益。
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法院对犯罪嫌疑人作出刑事判决时,会一并审理民事赔偿部分。判决依据主要是被害人因诈骗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比如被骗取的财物金额、因诈骗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等。法院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判决犯罪嫌疑人返还被害人被骗取的财物。若财物已被挥霍、损毁无法返还,犯罪嫌疑人需进行折价赔偿。
被害人也能在刑事诉讼结束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单独诉讼时,需遵循民事诉讼程序,由原告举证证明被告的诈骗行为给自己造成了损失。法院会依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判定被告承担相应民事责任,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需注意,民事判决旨在弥补被害人经济损失,而刑事判决则是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二者性质不同。
二、诈骗案财物怎么判的
诈骗案中财物的判决主要依据诈骗金额、犯罪情节等因素。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通常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量刑时,还会考虑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若主动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可从轻处罚。若存在多次诈骗、诈骗救灾抢险款物等情形,则会从重处罚。
对于涉案财物,若能查明属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三、诈骗20元会坐牢吗
诈骗20元通常不会坐牢。
从法律角度,构成犯罪需达到一定标准。依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一般是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20元未达此标准,不构成诈骗罪,也就不符合判处刑罚进而坐牢的条件。
不过,即便金额未达刑事立案标准,诈骗行为仍是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这20元的诈骗行为,可能会面临治安管理处罚。
此外,虽然单次诈骗20元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存在多次实施诈骗行为,累计金额达到立案标准,依然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诈骗案民事怎么判的呢
●诈骗民事案件
●诈骗民事纠纷如何处理
●诈骗 民事
●诈骗案的民事赔偿咋计算
●诈骗罪民事赔偿标准
●诈骗案的民事诉讼
●诈骗民事案件
●诈骗案怎么判决
●诈骗的民事案由
●诈骗案财物怎么判的啊
●诈骗的财产怎么处理
●诈骗罪骗取的财物如何处置
●诈骗的财物如何追回
●诈骗财产罪
●诈骗财物归还量刑
●诈骗罪中的财物释义
●诈骗的财产能追回吗
●诈骗财产追回怎么分配
●诈骗罪财产损失谁赔偿
来源:临律-诈骗20元会坐牢吗,诈骗20元能判刑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