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部历任部长,机械工业部三小龙
大家好,由投稿人汪伟伟来为大家解答机械工业部历任部长,机械工业部三小龙这个热门资讯。机械工业部历任部长,机械工业部三小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机械工业部直属高校
对于500-550分段理科生来说,这几所低调的实力派院校堪称"宝藏选择"!它们传承机械工业部基因,手握行业核心资源,校企合作直接对接名企就业,快看看有没有你的目标院校。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500+)
行业基因:二汽工人大学转型,东风/比亚迪深度培养基地
王牌配置:5大省级实验中心+203个实习基地,车间就是课堂
就业直通车:超70%毕业生进入汽车产业链
沈阳理工大学(540+)
军工血统: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国防重点实验室加持
硬核科研:参与国家863计划,高速切削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特色方向: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全国TOP10
湖南工程学院(520+)
机电传承:原湘潭机电高专升级,吉利/三一重工定点培养
实践为王:校企共建实验室数量全省前三,大二进名企实训
智能赛道:机器人工程专业校企联合授课
河南工业大学(520+)
行业开创者:打造全国首个粮油工程装备专业
标准制定者:主持12项国家标准,科研转化率超40%
宇通定制班:车辆工程专业大三锁定offer
南京工程学院(555+)
国际认证:工程教育质量比肩双一流,全球ESI前1%学科
智能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孵化20+智能制造专利
长三角优势:80%毕业生入职苏锡常高端制造企业
这些院校虽非"双一流",但在细分领域有绝对话语权!尤其适合想进汽车/军工/高端制造领域,追求高性价比就业的考生。注意各校王牌专业通常比校线高10-15分,建议结合兴趣方向重点突破!
机械工业部现在的名称
机械工业部1998年撤销后,其直属的20所高校去向引发关注。其中,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归教育部直属,均为“双一流”及211重点高校。吉林工业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分别并入吉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成为985、211院校的一部分。另有16所划归省市,包括燕山大学(原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原陕西机械学院)等,多所院校通过合并升级,如江苏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哈尔滨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仍保持独立发展,部分专科院校合并组建本科高校,如南京工程学院、湖南工程学院。这些高校历经变迁,不少已跻身国内高教第一梯队,成为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视频加载中...
机械工业部部长陆燕逊
沈烈初,1934年2月出生于江苏常州,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60年获民主德国德累斯顿高等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机床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沈阳第三机床厂副总工程师、副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机床局副处长、科技司副局长,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务院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主任,国家机电产品进口办公室主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在全球工业4.0浪潮与中国“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交汇之际,人工智能如何成为电工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在接受《电气技术》采访时指出:“AI技术必须与产业深度结合,通过‘机(机械)电(电子)仪(传感器)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将数据转化为生产力。”
沈烈初强调,“机电仪一体化”是新技术革命的基础,目前的AI浪潮是“机电仪一体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早在1985年,他就提出了中国机械工业“机电仪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其三大特征是装备与工艺密切结合、硬件与软件密切结合、技术与管理密切结合。这一系统化思维打通了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演进脉络,为AI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路径。
沈烈初指出,“机电仪一体化”是工业智能化的必经之路。借鉴“仿人学”的思想,他在早期提出了对于未来三种人的思考,即:完全真实的人;人形机器人;经过DNA优化的人。“所谓的DNA优化,就是通过优化人的DNA系统从而提高人的机体能力,包括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甚至优化人的智商和情商。现在还没有出现,但是已经出现了智能的人形机器人,这证明我当时预测有一定的道理。”
另外,自动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是无人化。但是所谓的无人化,也是需要人类来训练和指挥机器的,彻底的无人化是不会出现的,也不应该出现,人工智能也不会完全替代人类,这是人类文明是否生存的哲学命题。
结合以上思考,沈烈初给出了“机电仪一体化”如何运行的形象解释:“机械系统如同人体的肌肉骨骼支撑形体;强电系统承担能量传输的血液循环功能,而电子系统(弱电)则扮演着神经网络的信息传导角色;智能传感器恰似人的感官系统,持续采集环境信息;智能计算机像人的'大脑'一样对信息进行筛选、推理并得出结论;之后由类似于'小脑'一样的控制系统发布指令,最终指挥人的感官和身体进行动作,驱动执行机构完成动作闭环。正是‘机电仪一体化’到工业智能化的发展进程实现了从感知到认知的飞跃和提升。”
“机电仪一体化”是在自动化、信息论、计算技术、控制论等新兴学科基础上的融合,是具有前瞻性的行业发展思想。它不但在工业3.0时代有力推进了我国工业信息化的进程,而且开启了工业4.0的智能化时代,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指导我国电工装备行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但是,如何推动AI在电工装备行业的落地,破局点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才队伍的培养。“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我们电工技术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沈烈初提出,当前电工行业的AI应用面临“懂技术的不懂算法,懂算法的不懂应用”的矛盾。“因此,不但要有复合型研发人才,要有一大批善于学习和使用AI的应用人才,还要有研发专业小模型的团队,这些人才梯队相结合就能破解落地问题。”
“我们需要一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学者型专家来推进AI应用问题。学校里的教授不但要懂理论,还要能解决工厂和企业应用AI的具体问题。除需要建立通用数据库、通用模型之外,还需要建立各个专业、各个行业的专用数据库,把通用模型跟专业模型、通用数据库跟专业数据库结合起来,落地并推动AI赋能电工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改变。”
对于人才培养这一关键命题,沈烈初特别提到要建立全员AI素养提升工程,让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具备AI工具应用能力,形成"实践-培训-再实践"的动态培养机制。“AI落地不是先培养后应用的单向过程,而要在项目实践中锤炼人才,在人才培养中深化应用,形成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沈烈初注意到,今年年初DeepSeek的出现像一颗大炸弹,引起全世界学习AI的浪潮。DeepSeek突破的核心在于通过算法优化带动算力需求下降,实现训练成本和能耗同步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但其性能却直接对标ChatGPT,这种颠覆性的成本降低使得AI技术不再是科技巨头的专利,广大中小企业也能负担并部署先进的大模型,真正让AI技术走进企业级应用场景。“更可贵的是,这种优化使得国产芯片完全能够支撑大模型运行,构建起不受制于人的算力底座。”
“而且,中文作为表意文字,具有简洁高效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表意性和灵活性,可以让AI模型更好地理解和生成文本内容。DeepSeek通过对中文的深度优化,不仅在中文语境下表现优于其他模型,还在逻辑推理等任务中表现出色,其低耗高效的特性发挥了我们中国语言和文字的独特优势,这也展示了中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独特魅力和广阔前景。”沈烈初表示,“因此,现在完全有可能在电工装备行业全面普及DeepSeek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用国产服务器和国产芯片来部署AI,不用再受国外芯片厂商的制约,从而推动AI从骨干装备企业向产业链全域渗透,全面赋能中国装备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针对技术路径,沈烈初提出“通用大模型筑基,行业小模型攻坚,企业微模型破局”的策略。究其原因,首先,在工业领域、制造业和装备行业的实际应用中,工程师都是通过图纸对产品、装置或系统进行迭代、优化和改进的,但是大模型作为通用语言的模型无法对图纸进行专业化识别,这就需要研发出具有行业特色和专业能力的行业小模型;其次,企业的很多产品存在安全性和保密性的需求,其工艺、参数等都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诀窍。这些诀窍不能公开或内置于通用大模型或行业小模型中,只能是企业自主研发微模型来保障安全性。基于此,通过三类模型的相互结合才能精准解决工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更好地满足特定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
“尽管目前AI与行业融合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相信,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完善AI基础设施建设,培养跨学科专业人才,持续挖掘AI应用潜力,必将让我们的电工装备行业在全球制造业变革浪潮中稳健前行。”沈烈初最后表示,“希望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为智能化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希望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社会组织积极探索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共同推动电工装备工业迈向新的高度。”
本文于2025年2月26日至4月28日撰写并补充修改,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闫卓副秘书长和《电气技术》杂志社王玉胜主任、张鑫编辑共同整理,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机械工业部老八校
破晓前最暗,登顶前最难,坚持住!
▲ 图片上下滑动,可查看全部 ▲
它是我国4所以“电子科技”命名的大学之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有“IT企业家摇篮”的美誉,长期隶属于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重要部门。据悉,在全国IT百强企业中,近1/3企业掌门人为杭电校友,该校毕业生在IT和互联网领域认可度很高。此外,该校还是“卓越会计师沃土”。
该校位于广西桂林市,由工信部、国防科工局与广西共建,是广西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其理工科实力非凡,特别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信息工程等专业,可以媲美国内一流高校,学校的学科实力相当强,重点学科、硕博士点、重点实验室也很完备,被称为“广西小清华”。
它是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信息学科最为齐全的大学,70%的专业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更是市属高校唯一的国防共建校,学校在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学科实力强: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三大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有话语权。
青岛科技大学是我国第一家设立橡胶专业的高等院校 ,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据悉,全国橡胶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近70%来自青科大。学校曾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国家化学工业部,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主管,现为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位于洛阳,它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学校1952年创建于北京。1956年,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1958年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2002年由洛工、洛医、洛农合并组建河科大。它是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 。
山东科技大学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它是山东省属重点高校,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煤矿”是它的特色之一。
学校由陕西省和应急管理部共建,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还是陕西省“一流大学”。
该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也是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陕西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主体迁西安市。现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它是曾直属于轻工业部的8所院校之一,可以说是当时最全面的轻工院校,1968年,学校更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学校现在是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该校历史可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省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省政府+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是“武汉钢铁学院”(原国家冶金部直属),后来合并了武汉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冶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它被誉为“冶金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学校更有着“冶金小清华”的美誉,毕业生非常受冶金央企的欢迎。
江科大是江苏省政府与国防科工局、中国船舶集团共建的高校,被誉为“中国造船工程师的摇篮”,学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在“软科”排名中位列国内第6、世界第15。此外,学校在蚕桑领域做到了国内顶尖水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学校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及相关学科为特色。作为中国“建筑老八校”之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虽说名气不算大,但它却站在西北甚至全国的建筑类院校前沿。
学校位于广西柳州市,在2012年由广西工学院和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而来。学校工科特色突出,在机械、汽车领域实力很强,它还是“网红”推手,你所知的“五菱神车”,该校有参与研究,就连螺蛳粉正不正宗,该校也有话语权……学校现有文昌、柳石、柳东3个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万多人。
文章来源:综合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各校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络、《求学》杂志汇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机械工业部历任部长,机械工业部三小龙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