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杀人自首判多少年,故意杀人罪判刑多久

刑事辩护 编辑:陶佳艺

一、15岁杀人自首判多少年

对于年龄介于15至18周岁之间的未成年人故意杀人行为,司法实践中的判决通常在10年左右。与此同时,自首这一法定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判处的情节亦需被考虑在内。在我国法律框架下,只有年满18周岁后才视为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因此,对于这类限制性民事责任人来说,他们需要为自身的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而我们国家尚未有对未成年人判处死刑的案例。故意杀人指的是出于恶意目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它作为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也被视作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为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

二、故意杀人罪判刑多久

对于故意杀人这一违法犯罪行为,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处理标准亦有所差异,从最轻的三年监禁到最重的死刑不等。对于情节较为轻微者,通常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对于情节特别严重者,面临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甚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而言,以下是可能涉及的几种情形:

1.犯故意杀人罪,情节严重者,可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比如存在如下之情形者:(1)意图获取经济利益、侵害女性合法权益、以所谓的“正义”为名报复他人、销毁证据、嫁祸于人以及实施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等卑鄙动机而实施杀人行为;

(2)采用烈火焚烧、长期饥寒交迫、逐步肢解等极其残忍的手段进行杀人;

(3)针对特定对象如与其朝夕相伴的亲友,知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重要人士等人痛下杀手,从而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严重影响恶劣的杀人行为;

(4)引发多人死亡悲剧,致使受害人家属心理受到极大创伤等严重后果的杀人行为。

2.犯故意杀人罪,情节相对较轻者,应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实际司法实践,此类案件大致包括:(1)因防卫过当而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

(2)在义愤填膺之下实施的杀人行为,即被害人罪行累累且行为已至无法容忍的地步,受害人采取自行裁决的方式结束其生命;

(3)在情绪激动之下实施的杀人行为,即原本并无任何杀人意图,然而在被害者的刺激和挑衅之下丧失理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将他人杀害;

(4)接受被害人委托而实施的杀人行为,即基于被害人的恳求和自愿,协助其自杀等。

三、故意杀人判死缓可以减刑吗

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于那些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来说,只要在服刑期间内未有任何蓄意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那么从服刑的第二个年份起就可以将其刑罚减为无期徒刑。而如果在这期间,罪犯确实能展现出突出的立功表现,也就意味着在经过两年的审核期限后,可以对原有的判决做出调整,将原本的死刑缓期执行变更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是罪犯在缓期执行这段时间里再次犯下故意违法犯罪等恶劣罪行的话,那么这样的情况便需要由特定的部门上报给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核准,并且依照法律程序进行执行死刑的工作。

来源:头条-故意杀人判死缓可以减刑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