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抚证和优待证有什么区别,优抚证住院报销比例
大家好,由投稿人秦杰来为大家解答优抚证和优待证有什么区别,优抚证住院报销比例这个热门资讯。优抚证和优待证有什么区别,优抚证住院报销比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优抚证是什么东西
【退役军人优待证式样图公布】11月27日,司法部官网公布了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征求意见的时间截止到2020年12月26日,并且公开了优待证的式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解放军报
优抚证可以享受什么待遇
来源:央广军事
退役军人优待证终于来了
最近全国各地
有关发放退役军人优待证的工作
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哪些人可以申请优待证
怎么申请优待证
有关退役军人
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的
常见问题及解答,来了
昨天,小编发布的文章:
《权威回应:到底有没有电子优待证?》
得到很多网友的关注
今天来详细解读一下
电子优待证什么样子?
电子优待证以后都能干些啥?
2021年11月15日出台的
《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四条规定:退役军人事务部
适时推出电子优待证
实现持证人信息在线查验
优待项目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
有效衔接等功能
由此可见
电子优待证的功能
在管理办法中专门予以明确
另外在12月14日的
优待证申领启动仪式上
退役军人事务部拥军优抚司司长曹俊
也向媒体披露了
退役军人信息中心
正在研发电子优待证的消息
小编从退役军人信息中心了解到
实体优待证应用受很多局限
同时还需要配套相应终端
也给提供优待服务的单位带来成本
因此
退役军人信息中心正在着力开展
以电子优待证为基础的
全国退役军人
移动服务平台建设
小编了解到
目前退役军人信息中心正在推进
电子优待证APP的研发
制定电子证照相关规范
电子优待证APP将提供亮证、扫码等
手段验证身份
还将逐步拓展服务方式和服务范围
下一步持证人通过下载APP
亮出电子优待证
即可实现亮证享受优待
通过向商家出示动态二维码
商家验证后实现消费支付优惠
工作人员还告诉小编
在不久的将来
打开优待证APP就能享受
餐饮、交通、购物、旅游等
实实在在的实惠
优待证APP
也计划接入第三方商城
战友们线上直接下单
就可享受网上购物带来的便利
和专属优惠
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优抚证怎么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优待证”式样。 谢雁冰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优待证”式样。 谢雁冰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14日电 (谢雁冰)记者14日从退役军人事务部获悉,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开启,持证人凭优待证可以享受全国及本地的优待项目。
当天,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启动仪式,并就优待证有关情况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拥军优抚司司长曹俊在发布会上介绍说,优待证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优待证”、“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遗属优待证”两种,分别面向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和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等其他优抚对象免费发放,是持证人彰显荣誉的载体、享受优待的凭证。优待证采取与银行合作的方式制发,内部芯片设有2个独立逻辑分区,分别存储对象身份类别信息和银行金融信息。
12月14日,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启动仪式现场。 谢雁冰 摄
曹俊表示,优待证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彰显荣誉、身份识别、待遇落实、服务管理”。待遇落实,是指作为享受相关优待的凭证,既可以持证在全国范围内享受《关于加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的意见》基本优待目录清单中的优待项目,也可以享受本地优待项目,也将逐步作为定期生活补助金、抚恤金、慰问金等资金发放渠道。
关于优待证搭载的优待服务,曹俊进一步介绍说,一是国家提供的面向全国持证人的优待服务;二是退役军人事务部与相关合作单位签署的各优待类协议所涉及服务;三是各地提供的面向本地持证人的优待服务;四是社会各界主动提供的优待服务。
“在国家层面,这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荣誉激励方面;部分特定对象,如残疾退役军人,‘三属’(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等,在交通出行等方面享受优待。”曹俊说。
据了解,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印发《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指出,持证人凭优待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公共交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优待服务。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工作侧重点不一样,各地的优待服务会有不同。”曹俊说,我们既鼓励各地提供更多元化的优待服务,也鼓励各地将本地的优待服务向全国持证人开放。
谈及下一步工作,退役军人信息中心主任王安岳在发布会上表示,将推行电子优待证,建设电子优待证APP,制定电子证照相关规范,提供亮证、扫码等手段验证身份,逐步拓展服务方式和服务范围。
“推动优待证制度在内的各项政策待遇落细落地,让退役军人真切享受到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张培祥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优抚证电子版怎么弄
剑客兰山 三剑客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早知道如此,服役时候就该把评残手续办上了,一年几万的补助金,对我个人来说,还是帮助很大的。”
说这话的,是老王,当年服役时候患病住院,但是治疗之后病情稳定,也就再没管。虽然病情给身体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服役期间老王并没有提评残申请,自然也就没有在服役期间因病评残。
退役后好些年了,当他知道伤残抚恤待遇,特别是知道类似情况每年都可以获得伤残补助金的时候,老王有些心动了。于是他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了申请,但是结果却让他失望:因病致残,只能在服役期间申请评定。退役后,不能补评。
这也意味着,他的希望是不能落实了,他期待的补助金也就没法落实了。
这样的回复,肯定不是对他的敷衍或者不落实,这是依法依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义务兵和初级军士因病致残经治疗病情稳定后,符合评定残疾等级条件的,本人或者所在单位应当及时提出申请,在服现役期间评定残疾等级。
军人因战、因公致残,未及时评定残疾等级,退出现役后,本人应当及时申请补办评定残疾等级
所以虽然遗憾,但是目前也无能为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王的教训,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个伤残证的含金量。以2024年最新的上参军残疾抚恤金标准为例,一级伤残,因战达到每年131880,因公是124164,因病是116736。而最低的十级,因战达到14400,因公是11964元。
一年最高13万,最低也要1万元,你能说这个证的含金量、含钱量不高。
记得服役时候,也有人提出过这个事情,说是最好在退役前办一个这样的证件。当时大家的目标,倒不是为了发钱,而是为了坐火车可以半价。但是后来打听了一下有关评残的程序和标准,再加上检查督导比较严格,我们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说:因战、因公致残,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至十级的,享受抚恤;因病致残,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至六级的,享受抚恤。评定残疾等级的,从批准当月起发给残疾抚恤金。
这也是大家关注,也期待可以在服役期间评残拿证,或者说退役后也准备补评的原因所在。
如果从钱的角度,从额度的角度看,这个证的含金量的确很高,也是为数不多在服役期间办上了退役后还能发钱的证件。理论上,比那些职业资格证还更好用、更实用。
但是,这个证,笔者却不建议,也不希望去办。之前看到过一个网友发的帖子,他的意思就是大家最好在服役时候想办法办个伤残证,这样回去之后有诸多的好处,也能发好多的钱。但是这个坐这儿或许只看到人家拿钱,却忘了抚恤金背后的伤痛和付出,到底是占便宜了还是吃亏,还是两可。
先看看可以评残的范围是谁?以因公致残为例:(一)在执行任务中、工作岗位上或者在上下班途中,由于意外事件致残的;(二)因患职业病致残的;(三)在执行任务中或者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受伤致残的;
话说回来,你是希望健康安全呢,还是希望致残后拿证拿钱呢?
还有人说一级伤残确实不错,一年十几万,啥都不干都有一万多的收入,而且一直到去世。可是,如果是你或者家人符合这样的标准,你还觉得拿这个钱是一个好事?你还很期待吗?
1.植物状态(持续三个月以上);
2.极重度智能减退;
3.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
4.重度运动障碍;
5.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含肘关节离断);
6.双下肢高位及一上肢高位缺失(股骨上三分之一、肱骨上三分之一缺失);
7.肩、肘、髋、膝关节中5个以上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8.脊柱损伤后致完全截瘫;
9.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90%,四肢大关节中6个以上关节功能不全;
10.全面部瘢痕并重度毁容;
11.双眼球摘除;
……
就算是最低的十级,你愿意发生在自己身上吗?
1.脑外伤半年后有发作性头痛,住院超过1个月,脑电图异常(3次以上);
2.脑外伤后,边缘智能;
3.脑外伤后颅骨缺损3cm2~9cm2或颅骨缺损≥9cm2行颅骨修补术后;
4.颅内异物;
5.除拇指外,其余任一手指末节缺失;
6.脊柱椎体骨折,前缘高度压缩<1/2,无需手术;
7.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
……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当笔者看到有人在网上有这样的话或者建议的时候,笔者也不知道该如何评论:在部队当兵的时候,一定要努力把这个证件办下来,退伍后每年都有几万块的补贴!
努力办下来,只为了退伍后几万块都补贴!可是为了这几万块的补贴,这些军人需要付出什么、奉献什么、失去什么,他可知道?对于他的家人又将付出什么、牺牲什么,这个作者你可知道,你可愿意?
前几年,单位组织到当地的荣军医院开展活动,也有机会和一位一级伤残军人的家属交流。我们看到,那名伤残战友常年躺在床上,需要他的父母全时陪护照顾。一个几十平方的房间里,就是他们的“家”。尽管有补助金,尽管孩子的所有费用国家都包了,但是对于父母来说,不如一个正常健康的孩子最让人开心、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个证也好,还是十几万的补助金也罢,在那一刻,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位战友说,伤残证是对这些服役期间致残军人的一个身份证明,也是他们领取相关抚恤保障的凭证,是对他们付出牺牲的褒奖。但是这个证含金量再高,也不如自己的健康、幸福更有获得感。抚恤金再多,也无法弥补这些伤痛对于这些军人和家庭的影响。
所以,不要鼓动也不要羡慕,让战友们退役之前办一个伤残证,还是祝愿所有的军人安全健康、幸福快乐。同时,如果战友你真的因为工作原因受伤了,在做好治疗的同时,及时申请评残,退役前拿到这个证。虽然退役后,因公因战依然可以补评残,但是毕竟很多事比较麻烦,也不方便。而因病致残因为退役后不补评,所以一定要在服役期间做好相关工作,不然就失去了唯一机会。
笔者更希望,更祝愿军人的平安健康,大家这个证不拿、少拿,那个钱不拿也罢,不拿也罢。也千万不要为了这点钱,去伪造相关经历,去骗取补助金,那是要追回同时追究责任的,不好!
而对于这些领取伤残补助金的战友,我们不要只看到他们拿了多少钱,拿到了多少钱,他们背后的付出和牺牲是一般人无法想象,也无法付出的。所以对于他们,多一些尊重,多一些敬意,多一些理解才好。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优抚证和优待证有什么区别,优抚证住院报销比例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