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保底消费算不算月租,月保底消费规则是什么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董然爽

月保底消费算不算月租,月保底消费规则是什么

大家好,由投稿人董然爽来为大家解答月保底消费算不算月租,月保底消费规则是什么这个热门资讯。月保底消费算不算月租,月保底消费规则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月保底消费98手机卡什么意思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漳浦盐场纪委紧盯“四个不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走访,同时对巡察整改情况进行回访。

“自来水终于不用保底了。水价还便宜了,这几个月省下来的,够我买一袋大米了。”家住雄厝村的蔡阿婆告诉来访的纪委干部。

用水为何要保底?这事还得从几个月前的一通举报电话说起。

2019年12月,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委巡察一组进驻漳浦盐场开展巡察不久,就接到了当地群众的反映。

“巡察组同志,我们雄厝村的自来水设置了个保底消费。每月用量不足3吨的都要按3吨来收费。很多人都得交冤枉钱。你们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啊!”

巡察组决定先到雄厝村实地走访了解情况。

“家里就我一口人,这保底的3吨水根本用不完,但水费还是得照交。”村里的独居老人蔡阿婆说。据蔡阿婆介绍,自己几个老姐妹家里也是用水量少,但都不得不按3吨保底消费,大家意见很大。

“阿婆,您放心,这事我们一定会核查清楚。”带队的陈副组长当即承诺。

随机走访时,巡察组发现村里养殖户王大叔家还在用院里的手摇井。掀开井盖,随手打一桶水上来,发现水中有肉眼可见的细沙,还有小虫。

王大叔家祖孙三辈十几口人都住一起,算是村里的大户人家。他说:“村的自来水水费太贵了,每吨水三块五,听说比隔壁村整整贵了5毛。我家人多,用水量大。自来水就用来煮饭,平时洗衣洗菜什么的,都从井里打水。这样可以节省一点开支。”

巡察组了解到,在雄厝村,像蔡阿婆、王大叔一样被自来水困扰的群众还有很多。

经调查,雄厝村自来水运营由第三方承包。巡察组找来雄厝村委会、供水承包方负责人一问究竟。

“承包方向我们抱怨说经营自来水,亏损严重,不赚钱。”村委会负责人说。

“雄厝村村民居住分散,入户收费经常吃闭门羹,导致人工成本很高,常年入不敷出。为了增加收入,我们就设置了这个保底消费,也提高了水价……”供水承包方负责人介绍其保本经营之道。

“按用量收费是最基本原则,保底消费不合理也不合法啊。说难听点,这可是霸王条款。”巡察组当面给承包方负责同志提出批评意见。

“你们要盈利无可厚非,但应该在改善经营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比如可以提供手机支付渠道,减少入户收费频次降低成本,不能直接把成本转嫁给村民们。”

事情弄清楚后,巡察组及时将情况向盐场党委反馈,要求督促雄厝村立行立改,解决群众用水贵的问题。

很快,雄厝村的自来水收费管理办法作出调整。自2020年1月起,取消每月3吨的保底消费,水价每吨下调0.5元。据统计,今年以来,雄厝村群众共计用水30525吨,仅水价下调一项,就让群众节省生活成本1.5万元。(通讯员 陈嘉伟 郑焕祥 || 责任编辑 赵宇航)

月保底消费怎么取消

时逢新年,买东西都图个吉祥,不少网页开始推荐出手吉祥号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号码的购买往往包含每月保底消费。对此,市民是否接受?这种做法有没有影响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呢?



吉祥号码的标准一般是约定成俗,带数字8和6,或者方便记忆的连号。运营商强制性的附加出售条件算不算影响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呢?市民姚小姐认为:“吉祥号卖贵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它绑定的条款很不讲理,太过昂贵就不能理解了,不能让消费者一直无辜承担高价。”

码号资源是国家分配给运营商的,按理应该平等出售,能不能因为附加的“吉祥意义”就加价,设定最低消费门槛,某通信运营商人士表明,这种加价的措施是为了抑制私下倒卖,避免有人囤积牟利。

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姚国章认为,运营商的市场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设置保底消费符合市场供需,但要注重保护用户的权益,首先要征得用户的同意,其次要更加合理公平,尽可能有一个合理机制,不能超过用户的承受范围,对用户通过额外支付费用的手段取得的号码,要保护他们的使用权,以及退出机制。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买断了号码使用权,有权加价。电信条例中没有禁止号码值钱或限价措施,靓号存在价值,只要交易透明公开,就不影响消费者自由选择。问题在于,有部分用户提出自己本来使用的号码,用着用着莫名变成靓号,带来困扰。对此,姚国章指出:“对这种特殊的号码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运营商的行为,给市民足够的选择权,同时市民也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是一个公开的、双方自愿的交易,价格可以有高有低。”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关注江苏新闻广播07:00-07:30《江苏新闻联播》、07:30-09:00《新闻早高峰》、18:00-19:00《新闻晚高峰》(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编辑/赵恩婕)

来源:荔枝网

月保底消费0元什么意思

时逢新年,买东西都图个吉祥,不少网页开始推荐出手吉祥号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号码的购买往往包含每月保底消费。对此,市民是否接受?这种做法有没有影响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权利呢?



吉祥号码的标准一般是约定成俗,带数字8和6,或者方便记忆的连号。运营商强制性的附加出售条件算不算影响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呢?市民姚小姐认为:“吉祥号卖贵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它绑定的条款很不讲理,太过昂贵就不能理解了,不能让消费者一直无辜承担高价。”

码号资源是国家分配给运营商的,按理应该平等出售,能不能因为附加的“吉祥意义”就加价,设定最低消费门槛,某通信运营商人士表明,这种加价的措施是为了抑制私下倒卖,避免有人囤积牟利。

南京邮电大学教授姚国章认为,运营商的市场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设置保底消费符合市场供需,但要注重保护用户的权益,首先要征得用户的同意,其次要更加合理公平,尽可能有一个合理机制,不能超过用户的承受范围,对用户通过额外支付费用的手段取得的号码,要保护他们的使用权,以及退出机制。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运营商买断了号码使用权,有权加价。电信条例中没有禁止号码值钱或限价措施,靓号存在价值,只要交易透明公开,就不影响消费者自由选择。问题在于,有部分用户提出自己本来使用的号码,用着用着莫名变成靓号,带来困扰。对此,姚国章指出:“对这种特殊的号码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运营商的行为,给市民足够的选择权,同时市民也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是一个公开的、双方自愿的交易,价格可以有高有低。”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关注江苏新闻广播07:00-07:30《江苏新闻联播》、07:30-09:00《新闻早高峰》、18:00-19:00《新闻晚高峰》(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顾倩颖 编辑/赵恩婕)

来源:荔枝网

月保底消费19元怎么算

营业厅出具的具体最低消费标准。

想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转户给亲戚朋友,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最近,台州的不少电信用户却发现,在过户时需要签一份过户条款,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条款上规定,过户所谓的手机靓号需要预存话费且终身保底消费,在台州椒江区电信部门,比如过户一个有 “ABBA”的号码,需要预存400元的话费,且终身保底消费每月89元。

“以前过户没有这个条款的,很方便就能过户。”台州市民王明(化名)这样说,“我们觉得是霸王条款。”

这几天,台州多地群众到电信营业部门反映维权。

这样的条款有什么依据和法律支持吗?椒江区电信部门销售负责人说,他们是按上面规定执行的。但是,并没有拿出相关的文件和依据。

钱江晚报记者又了解到,由于用户反应强烈,这个新条款在台州多地暂时没有继续推行。

新政策:

号码过户要签终身保底条款

2018年12月27日上午9点多,王明再次来到椒江区电信营业厅,随后,很多人也陆续赶来。

他们是针对电信部门刚刚推出的一个过户政策来维权,已经来了三天了,一直没有得到说法和答复。

钱江晚报记者看到,这个新的过户政策,是在转户时签一份条款,按照不同的号码等级,预存不同的款额和不同的保底消费标准。

营业厅出示的一张表格标明了具体的标准,比如级别最高的10级“*AAAAA”,预存款是50000元,保底消费是每个月889元,消费时间是长期。比如“ABBA”属于第3等级,每月需要保底金额89元,预存款400元。

为什么会出台这个新政策?有什么依据?看到这个条款后,王明他们觉得很难理解。

于是,一方坚持要按新政策办,不签条款就不能过户;一方坚持不签,需要解释。僵持了好几天,有时候,还等到了晚上。

后来,王明的一个朋友还是办了,他的一个“第3等级”的号码预存了400元。

营业厅:

这是上面规定,我们只是按规执行

日前,钱江晚报记者也和几位用户来到椒江电信营业厅。销售部负责人表示,对于用户们的反映,台州电信部门很重视,经过研究后,做出了这样的处理。“首先,这是上面的规定,我们只是按规定执行。”这名负责人表示。

“什么规定?按照什么依据定的标准?文件有没有?”有用户这样向他质疑,“你拿出文件来,我们就按照你们的规定办。”这名负责人回答说,文件这边没有,但他们肯定是按规定执行。“这也是一种趋势。”电信部门有关人士表示,这个政策是为了杜绝号码买卖。

据记者了解,在实际中,有的人是把号码过户给自己的亲友,但也有买卖靓号的人。

这名负责人说,要办过户手续,条款还是要按规定签。但签了以后可以按照老政策办,他们会请领导签字解决。“这样大家都好办。”他说,不过,要在1月15日之前去办理,15日以后就不管了。

“为什么领导签字了就能解决?”有用户这样质疑。

该负责人表示,这是他们的内部程序,不要问得太清楚。他还表示,对于用户们的意见,他们会向省公司反映。

钱江晚报记者随后表示提出采访,这名负责人说,他们没有接到采访安排,要采访,请报社发采访函。

当天下午,王明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记者走后,椒江电信部门领导接待了他们,但是同样没有明确依据,不过,这名领导表示暂时不执行新政策。

律师:

要先弄清楚签约时的具体规定

钱江晚报记者了解到,遇到这个新政策的,不仅是在椒江,台州温岭、路桥等地均存在。

去年12月31日,有多名电信用户向钱江晚报记者反映,他们也遇到了同样的“条款”,在维权反映。

一名温岭用户告诉钱江晚报记者,经过他们的多次反映,当地电信部门也同意暂时不执行新政策。

记者在网上搜索相关公开报道发现,关于手机靓号过户,运营商大都存在一定门槛。成都商报去年曾报道,乐山一位男子想将母亲含有4个3的号码过户给自己,被要求预存7500元话费并且终身每月保底消费289元,“之前无任何保底消费,为啥过个户就要强制保底消费?”对于他的质疑,当地电信回应称,这是公司内部规定。也有人曾因这个问题将运营商告上法庭,据新京报报道,2017年,宁夏梁先生使用的手机尾号为888,原定套餐到期后去联通营业厅变更,被告知自己的号码有终身保底消费的限制。在几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他采取法律维权,主要诉讼请求是要求法院确认靓号终身保底消费条款无效,当时法院以该诉求是公益诉讼为由,驳回了起诉。

就此,钱江晚报记者咨询了浙江永联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峰。

王律师表示,运营商自己出台的政策,在法律层面对客户不发生效力,理由是双方为平等主体,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只受限于国家法律法规和双方的约定。因此公司出台的政策如果没有把内容写在合同里,或者未争取客户同意,对客户不发生效力,当然也就不可以限制用户终身保底消费了。但是如果客户在办理入网手续的时候,协议里明确此号码需要终身保底消费,只要客户签字认可,双方的约定对合同当事人就具有约束力。

也就是说,是否终身保底消费,不是看公司的单方政策,而是看运营商和客户的协议中是否有明确的约定。因此要维权的人首先要看自己入户签约时,有没有相关过户方面的规定,如果没有相关规定,电信方面出台新的政策,是对用户权益的限制,违反了契约。“用户签字同意的话,电信运营商就有了收费依据;如果用户已经违心签字过户的,可以提出撤销或确认该格式条款无效等法律途径解决。”

是否终身保底消费,不是看公司的单方政策,而看双方协议中是否有明确约定。

(来源:钱江晚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月保底消费算不算月租,月保底消费规则是什么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