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主要人员怎么判,诈骗团伙案开庭怎么判的

刑事辩护 编辑:李诺春

一、电信诈骗主要人员怎么判

电信诈骗主要人员的量刑,依据诈骗数额、犯罪情节等因素,按照刑法相关规定进行判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十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若存在诈骗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等情形,酌情从严惩处。

对于电信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为主犯的,按其所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具体量刑由法院根据具体案情和证据判定。

二、诈骗团伙案开庭怎么判的

诈骗团伙案的判决需依据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

首先,会考量诈骗的数额。依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对应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次,会考虑团伙成员在犯罪中的作用。主犯需对整个犯罪集团的全部罪行负责;从犯则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再者,犯罪情节也影响量刑,如是否存在多次诈骗、诈骗特殊群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加重情节,以及是否有自首、立功、坦白、积极退赃退赔等从轻情节。

最后,法院会根据具体的案件事实和证据,按照法律规定作出公正的判决。每个诈骗团伙案的情况不同,判决结果也会有所差异。

三、多次隐瞒事实算是诈骗吗

多次隐瞒事实不一定构成诈骗,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诈骗罪的构成需满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如果多次隐瞒事实的行为具备以下特征,则可能构成诈骗:一是隐瞒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从一开始就打算通过隐瞒事实获取他人财物且不打算归还;二是该隐瞒行为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此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三是骗取的财物达到了当地规定的诈骗罪数额标准。

例如,甲多次向乙隐瞒自己已身负巨额债务、没有还款能力的事实,骗取乙的信任后借款,且借款后用于挥霍,这种情况可能构成诈骗。

但如果只是一般性的隐瞒,未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虽有隐瞒但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为避免尴尬隐瞒一些生活琐事等,则不构成诈骗。所以,多次隐瞒事实是否属于诈骗,要依据具体行为及相关证据综合判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电信诈骗主要人员怎么判刑

电信诈骗成员量刑

电信诈骗从业人员怎么判

电信诈骗主犯怎么判刑

电信诈骗嫌疑人怎么处理

电信诈骗犯罪构成要件

电信诈骗参与者抓到会判刑吗

电信诈骗成员量刑

电信诈骗组织者怎么判刑

电信诈骗工作人员量刑

诈骗团伙案开庭怎么判的呢

团伙诈骗开庭到判决需要多久

团伙诈骗案开庭判决结果

团伙诈骗案件开庭要准备什么

团伙诈骗一般多久开庭,开庭会通知家属吗?

诈骗案团伙怎么判刑的

诈骗团伙立案到开庭需要多久

诈骗团伙开庭是一起吗

诈骗团伙庭审

团伙诈骗案件开庭需要多久

来源:临律-多次隐瞒事实算是诈骗吗,隐瞒事实真相是否构成诈骗罪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