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生联考,华侨生联考报名要求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卫安

华侨生联考,华侨生联考报名要求

大家好,由投稿人卫安来为大家解答华侨生联考,华侨生联考报名要求这个热门资讯。华侨生联考,华侨生联考报名要求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华侨生百科

为何移居海外,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尽相同。有的人是为了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的人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资产,也有的人是为了去到另一个国家体验全新的生活。而对于已经有孩子或准备要孩子的朋友来说,教育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原因。


什么是华侨生联考?
简单来说,这是一项招生考试。只不过,针对的人群有些特殊,不是普通的高考学子,而是教育部专门为海外华侨同胞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一种高考模式,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院校联合招收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


这个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吸引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子女回国参加高等教育而开设的,现如今,也成了部分高净值中产家庭规划子女国内教育的一种方式。


所谓华侨生, 指的是拥有海外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身份还是中国国籍,持有中国护照的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绿卡所在国(住在国)的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该国连续居住两年,两年内累计居住时间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要在报名前2年内在该国实际累计居住不少于18个月。


如果考生本人或父母一方未取得绿卡所在国长期或永居权,但已取得该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该国居住累计不少于30个月,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在该国实际累计居住不少于30个月的,也可以参加报名华侨生联考。


华侨生联考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首先,题目简单。华侨考生的试卷难度要低于国内普通高考试卷,例如数学考试中,试题难度与课本例题相当。


其次,录取分数低。考试录取线低于国内普通高考的录取分数线(平均低至少150分以上),400分就能入读211大学。


再者,语言有优势。因为华侨生联考是专门为从来没有在中国上过学的海外华侨子女设置的,而对于土生土长的国内学生来说,语言上有很大优势。


最后,竞争力小。每年报名人数有限,平均4000~5000人,与高校普通高考招生指标分开,几乎没有竞争。

去年公布的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各批次录取最低分数,结果显示,普通类院校一本最低分数线仅300分,北大清华等一类大学的最低分数线为400分。总体来说,华侨生联考的录取分线要低于国内普通高考100~200分。


分数线是最直观的体现,华侨生联考的优势不需要多言,想必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乘着政策优势的东风“弯道超车”,将孩子送入理想的学术殿堂。


家长朋友们需要提前为孩子规划好身份,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方可报名华侨生联考。
可推荐的方案有:欧洲投资移民(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马来西亚红卡(专业人才方式,孩子附属签证或红卡身份)、日本经营管理签证(孩子滞在签证)、英国首席代表签证转永居。


什么是外籍生?

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加入其他国家国籍的移民人士来说,要想进入中国名校读书,则不能享受华侨生联考优势,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加入别国国籍意味着放弃中国国籍,所以只能按照外籍生的要求入读中国高校。

外籍生不同于华侨生,不需要参加统一考试。一般来说,各大高校都有留学生申请的官方通道,具体要求因校而异。

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本科留学生的招生简章来看,国际留学生申请国内名校的步骤较为简单。以清华为例,清华大学从2017年开始就取消了笔试环节,留学生只需要先申请,然后面试,通过就能被录取。


相比国内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竞争,外籍生入读国内名校的门槛明显低了不少,只需要高中毕业、能够提供汉语水平HSK四级证书、英语水平证书以及满足护照持有时间即可。

如何成为国际生/外籍生?

其实也很简单,获取任何外国国籍都可以助力考生就读一流国内大学,但迫于语言、移民监和时间紧迫的限制,提前规划才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选择一个既快速又适合生活的入籍项目?


欢迎交流!

华侨生联考需要什么条件

5月9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报名资格审核通过名单。


报考人数首次破万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华侨生联考预报名人数为11145人,报名通过的人数为10320人,报考人数首次破万!

近年来,华侨生报考人数逐年增长。2023年华侨生参考人数共7238人,较2022年增长约43%,创下历史新高。而2024年相比2002年,增长幅度超100%。

此前,华侨生考生每年约5000人左右。

由过往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华侨生联考人数增幅明显。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华侨生联考呢?


华侨生联考优势



华侨生联考是平行于普通高考的另一种升学形式,是中国教育部为吸引港澳台以及华侨子女回国参加高等教育而开设的专门高考,可以说是进入内地名校的“黄金跳板”。

华侨生联考具有以下优势:


1.报考人数少


相对于普通高考上千万的报考人数,华侨生联考人数虽有所增加,但竞争压力明显小很多。

华侨生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这意味着华侨生在录取时具有更高的成功率。


2.录取分数低


华侨生联考只考5门,满分750分,录取分数总体低于普通高考100分,这使得华侨生在申请国内高校时有更大的优势。


2023年华侨生联考录取分数线(总分750分)



• 260分以上可就读艺术和体育类院校的本科

• 400-450分能报考本科类院校

• 460-480分能报211院校,500-580就能报985院校


3.考试难度低


从考试难度上看,华侨生联考难度远低于普通高考,考试内容为70%初中知识+30%高中知识,高中部分的难度与课本练习题差不多。

华侨生联考仅考5科,文科生不考政治,理科生不考生物,减轻了考生的压力。


4.录取率高



目前,全国有超过300所高校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共1000多个专业,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

并且华侨生招生指标与普通高考分开,不占用高考招生名额。


5.学历相同



以华侨生考入国内高校,所上的课程、学费等均与普通高考考生一致。

同时,华侨生所获得的文凭与普通高考生相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华侨生联考如果分数不够,可以考预科,只需比正常本科多读一年。


6.不受户籍限制

普通高考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各省份的考题不同,招生人数不同,本科录取率不同,有些省份人数多,竞争十分激烈。

华侨生可以在全国六个城市中任意一个城市报考,并且考题相同、难度相同。


华侨生报名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身份所在地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人员(须为学历教育):

1.港澳地区考生


具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和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

身份规划:香港身份

推荐项目: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新投资移民计划等

父母任意一方通过以上途径申请,18岁以下的子女可随行,一同取得香港身份。


2.台湾地区考生


具有《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华侨生



• 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的,也可参加报名。


身份规划:希腊黄金签证

希腊黄金签证属于永久居留许可,申请人能快速获得永久居留权,如果符合华侨生的居住,即可拥有华侨生联考的资格。



因此华侨生联考虽然有种种优势,但对考生的身份有要求,考生必须有港澳台或者海外华侨身份才能报考。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通过华侨生这条路,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父母应当提前规划孩子的港澳台或者海外身份。

并且考虑至少父母一方的陪同,与孩子在国外至少居住2年,这对整个家庭来说都需要提前做长远的规划。


华侨生是中国国籍吗

5月9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报名资格审核通过名单。


报考人数首次破万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华侨生联考预报名人数为11145人,报名通过的人数为10320人,报考人数首次破万!

近年来,华侨生报考人数逐年增长。2023年华侨生参考人数共7238人,较2022年增长约43%,创下历史新高。而2024年相比2002年,增长幅度超100%。

此前,华侨生考生每年约5000人左右。

由过往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华侨生联考人数增幅明显。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华侨生联考呢?


华侨生联考优势



华侨生联考是平行于普通高考的另一种升学形式,是中国教育部为吸引港澳台以及华侨子女回国参加高等教育而开设的专门高考,可以说是进入内地名校的“黄金跳板”。

华侨生联考具有以下优势:


1.报考人数少


相对于普通高考上千万的报考人数,华侨生联考人数虽有所增加,但竞争压力明显小很多。

华侨生不占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标,这意味着华侨生在录取时具有更高的成功率。


2.录取分数低


华侨生联考只考5门,满分750分,录取分数总体低于普通高考100分,这使得华侨生在申请国内高校时有更大的优势。


2023年华侨生联考录取分数线(总分750分)



• 260分以上可就读艺术和体育类院校的本科

• 400-450分能报考本科类院校

• 460-480分能报211院校,500-580就能报985院校


3.考试难度低


从考试难度上看,华侨生联考难度远低于普通高考,考试内容为70%初中知识+30%高中知识,高中部分的难度与课本练习题差不多。

华侨生联考仅考5科,文科生不考政治,理科生不考生物,减轻了考生的压力。


4.录取率高



目前,全国有超过300所高校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共1000多个专业,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

并且华侨生招生指标与普通高考分开,不占用高考招生名额。


5.学历相同



以华侨生考入国内高校,所上的课程、学费等均与普通高考考生一致。

同时,华侨生所获得的文凭与普通高考生相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华侨生联考如果分数不够,可以考预科,只需比正常本科多读一年。


6.不受户籍限制

普通高考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各省份的考题不同,招生人数不同,本科录取率不同,有些省份人数多,竞争十分激烈。

华侨生可以在全国六个城市中任意一个城市报考,并且考题相同、难度相同。


华侨生报名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身份所在地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人员(须为学历教育):

1.港澳地区考生


具有《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和香港或澳门居民身份证。

身份规划:香港身份

推荐项目: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新投资移民计划等

父母任意一方通过以上途径申请,18岁以下的子女可随行,一同取得香港身份。


2.台湾地区考生


具有《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和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华侨生



• 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的,也可参加报名。


身份规划:希腊黄金签证

希腊黄金签证属于永久居留许可,申请人能快速获得永久居留权,如果符合华侨生的居住,即可拥有华侨生联考的资格。



因此华侨生联考虽然有种种优势,但对考生的身份有要求,考生必须有港澳台或者海外华侨身份才能报考。

所以如果想让孩子通过华侨生这条路,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父母应当提前规划孩子的港澳台或者海外身份。

并且考虑至少父母一方的陪同,与孩子在国外至少居住2年,这对整个家庭来说都需要提前做长远的规划。


华侨生身份认定三个条件

为让孩子参加国内高考,郑先生参加北京某教育咨询公司的培训,然而花费35.8万后,孩子仍未取得华侨生联考资格证。郑先生以欺诈和违约为由将教育咨询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双倍退赔已交费用。

12月26日,该案在北京昌平法院沙河法庭开庭审理。

“我让孩子获取华侨生联考准考证是为了参加国内高考。”郑先生诉称,2016年他花了35.8万与北京某教育咨询公司签订了一份《华侨生联考培训服务协议书》,对方承诺为自己孩子取得华侨生联考资格证,否则将按照已收费用2倍退赔。然而在一通培训后,孩子未能取得华侨生联考准考证,耽误了孩子参加2019年度的华侨生联考。

郑先生称,其后查明该公司根本不具备办学培训资质,根本无法使孩子取得华侨生联考准考证,并参加华侨生联考,“他不具备履行协议的能力,是典型的欺诈行为”,郑先生说自己曾多次要求该公司退回所收费用及赔偿违约金,而对方却置之不理并恶言相向,给自己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故将对方诉至昌平法院,要求该教育公司返还已支付服务费,并赔偿自己等额的违约金共计71.6万元,并由对方承担诉讼费用。

而教育公司则表示,郑先生的孩子未取得华侨生报名资格,是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招生政策在2018年、2019年发生变化所至,并非自己违约。

“我们没有任何违约行为,关于甲方服务内包括为乙方办理在马来西亚读书或菲律宾绿卡,郑先生孩子已经取得了菲律宾的永久居住权,合同约定了就是在马来西亚读书,取得菲律宾绿卡,我们不存在隐瞒欺诈。”公司表示,为郑先生孩子注册了马来西亚中文高中学籍,办理菲律宾绿卡,协助报名考试。注册高中学籍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办理菲律宾绿卡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未能够为其报名考试,是因政策原因。

公司代理人介绍,在2016年、2017年简章只要取得国外绿卡和在外国居住2年即可报名,但到2018年7月4日公司才知道招生政策发生变化,改为要求考生在国外居住2年及父母陪读2年才能取得报名资格。

“如果郑先生配合学校陪读,按照2019年政策,他的孩子还可以继续报名考试,是他自己放弃了,不是被告公司的工作失误。”公司代理人表示,先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是郑先生孩子在马来西亚取得学籍、菲律宾永久居留权,之后回国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培训,“我公司只是提供服务。合同中并未约定由甲方进行培训,合同中甲方的义务是联系马来西亚的学校和回国后的培训。”公司不需要培训资质,不存在培训资质问题。

郑先生则认为,该公司是拿政策作为挡箭牌,称根据该公司宣传,在外国上学2年就可以取得联考准考证,顾客交钱就可以了。但到2018年政策有调整,取得绿卡国家和取得学籍国家必须一致,且需要家长陪同2年,“2年陪同时间太长,我们已经在马来西亚已经待了2年,如果再在菲律宾待2年,就是4年,后来我就自己决定不去了。”郑先生说,这和之前宣传完全不一样。

郑先生指出,该公司在签约前发布虚假广告进行虚假宣传,而且曾因发布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在2018年6月22日被昌平分局给予行政处罚。“另外在签约时,公司安排我孩子办理菲律宾绿卡和马来西亚高中学习,在两个国家办理学习,不符合常理。”郑先生说。

最终法官宣布休庭,该案并未当庭宣判。

文/ 王浩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华侨生联考,华侨生联考报名要求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