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特殊食物而引起醉驾,不影响醉驾的认定,特殊食品处罚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施锦丽

夏日炎炎,一盘冰凉爽口的醉蟹、醉虾,或者酒糟黄泥螺、酒糟毛豆等等,是吃货们的心头好。最近,交警查到一起醉驾,可驾驶员声称没喝酒,只吃了一盘醉虾。莫非,真是醉虾惹的“祸”?

  当晚23时15分左右,交警大队在设卡检查,一名男子驾车缓缓驶过。交警示意摇下车窗并接受吹气检查。经现场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结果为99.2毫克/100毫升,已超过醉驾标准(80毫克/100毫升)。驾驶员邹某表示难以置信,说:“不会吧,我没喝过酒呀!只是吃了一盘醉虾。”还补充道,“会不会因为醉虾是用高粱白酒做的?”

  面对检测结果,邹某直呼后悔。邹某驾驶的车辆为预约出租客运车,返程时吃夜宵,吃了一斤左右的醉虾。

  随后,经抽血检测,邹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03毫克/100毫升。

交警表示,邹某已涉嫌危险驾驶罪,至于是否因为食用醉虾而引起,不影响案件的认定。由于邹某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他将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也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律师提醒:无论是吹气测试还是抽血测试,都是测定血样中酒精含量作为酒驾标准,只要达到20毫克/100毫升便认定为酒驾,达到80毫克/100毫升便认定为醉驾,至于酒精来源于哪里并不影响结果认定。

关于吃某些食物或药品会影响酒精检测结果的说法,一直是被司机朋友们热议的。网上流传最多的就是荔枝。吃荔枝会“被酒驾”这是真的吗?还有哪些食物会让你在无意之中把酒精“吃”进去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可能会让你“醉驾”的食物吧。

荔枝

在多次被报道的测试中,吃一颗荔枝后,立即对酒精检测仪吹气,酒精的显示值可能达到10mg/100ml左右,吃的越多,酒精值越高。如果嘴里含着荔枝吹气,甚至可能直接触发检测仪器。

荔枝的含糖量很高,在一定的存放条件下,会发酵产生乙醇,导致人食用后口腔内乙醇含量陡然升高。不仅是荔枝,其他含糖量高的水果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比如梨子,在相对密闭缺氧的环境下,比如说塑料袋里保存一段时间,也会产生乙醇。但只要稍等一会,随着呼吸作用以及乙醇的挥发,乙醇含量很快就会下降。

蛋黄派

另一个让人意外的食物是蛋黄派。虽然看起来与酒相去甚远,但实际上,蛋黄派的成分里含有酒精。吃下一个蛋黄派立刻用酒精测试仪检测,测试值可以达到酒后驾驶的标准。在查看食物配料时,能看到,蛋黄派里有添加食用酒精,此外,草莓派,欧式蛋糕里也加有食用酒精。

腐乳

腐乳包装瓶上的配料一栏,标有“食用酒精”字样,豆腐乳的配料中含有食用酒精,吃后口腔中的酒精浓度较高,如果吃完腐乳立刻用酒精测试仪检测,数值高达12.6mg/100ml,等到大约10分钟以后,酒精量才能恢复到0。

除了腐乳,果啤(配料里有啤酒花)、醉蟹(螺、虾)、啤酒鸭、酒酿圆子、糟鸡(肉)等都有可能在食用后触发检测仪器。

醪糟(酒酿)

酒糟的“杀伤力”最强,一般的醪糟,喝几口再作呼吸检测,结果甚至可能属于严重醉驾。酒糟有酒,这样的“酒驾”也算是名副其实吧。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等一些中成药的成分中含有酒精,易被测出“酒驾”。一些注射液也含有乙醇,比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多西他赛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食用特殊食物而引起醉驾,不影响醉驾的认定是

特殊食物造成的酒驾怎么处理

特殊食品有

吃特殊食品是什么病

特殊食品处罚

那些食品会造成酒驾误会

食用特殊食物而引起醉驾,不影响醉驾的认定对吗

特殊食物造成的酒驾怎么处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