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手人和经办人的区别,经手人签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萧琬思

经手人和经办人的区别,经手人签字

大家好,由投稿人萧琬思来为大家解答经手人和经办人的区别,经手人签字这个热门资讯。经手人和经办人的区别,经手人签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经手人是什么意思

起伏的线条,红绿的数字,每一次闪动都足以让屏幕前的人呼吸一顿。

过去一个月,资本市场经历了一场盛大的狂欢,但身处漩涡中心的券商内部,并没有外界想象中热闹。多位证券公司内部人士说,尽管市场情绪跌宕起伏,但他们的“内部静悄悄”。

事实上,自去年IPO(首次公开募股)阶段性收紧,股市表现不尽如人意,看着一片片绿色,很多人都表示“麻了”。Wind数据显示,第三季度,IPO市场首次回暖,共有25家企业实现IPO。尽管如此,IPO受理仍处于冰封阶段。同一时间段内,沪深北三大交易所仅受理3家IPO。

交易所受理数量少,不代表券商工作量减少。恰恰相反,监管变得严格,所需要准备的材料变得更多,只能靠大量的人工来完成。在离钱最近的地方,金融打工人被困在了一份又一份的材料报告里。

(图/《欢乐颂》)

在社交媒体上,他们自嘲为金融业“底层打工人”。相关词条在小红书上有过超1亿次的浏览量。他们顶着“清北交复、985、211”的优等生光环,从高考、实习到校招,一路杀进金融圈这个金字塔尖的行业。从此,在光鲜的外表下,是24小时随时待命的日常。

“投行是一个纯乙方,看客户给饭吃的一个乙方。”从业两年多的薛桐认为,金融打工人其实只是一份普通的服务性职业,其间重复的机械化工作,已经让他们看到了被替代的可能。“市面上的简历太多了,很多公司都会压价。他们一边要招很有经验的人,能够直接过来工作,甚至直接拉团队过来;另一边又给很低的薪酬,因为他知道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7×24小时待命

钱多事少、人生赢家,是很多人对金融圈打工人的想象。

乍看起来,邓文的工作状态完美符合这个想象:早上8:30准时出现在某银行总部的写字楼里,点亮2台电脑,再用2部手机交替打几通电话,敲几下键盘,过亿的单子就成交了。偶尔飞往全国各地拜访客户,吃饭应酬,维护关系,高额的绩效随之而来。在这个圈子里,金钱只是抽象的数字而已。

事实上,邓文所承受的压力巨大。他隶属自营部门,需要利用下拨款项在买卖中为所在机构盈利。合理分配这些资金尤为重要,为此必须时常出差和客户打交道。一旦做不出成绩,不仅没有奖金,年末还会被裁员。

出差没有想象中轻松。极限的时候,他一天跑三四个城市,每个地方逗留五六个小时,只能在车、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里随地休息。最具体的场景是:后半夜累了,在机场里找个无人的角落,躺在座椅上眯一会;调好闹钟,安检前醒来,起身排队登机;登机后戴上眼罩,在睡梦中继续奔赴下一个城市。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多。

(图/《我的解放日志》)

就像有人调侃的那样:“每天睁开眼,都不知道自己在哪。”

“那时候年轻,没办法。”有了些资历后,邓文换来了相对“轻松”的工作,长期出差的苦差交给了刚毕业一两年的新人。

和邓文所属的业务部门不同,初级员工薛桐负责另一个环节——承做,也就是长驻项目现场或企业。出差报销额度只跟项目预算有关,机构不会动态调整,而且金额一般不会很高。

薛桐住过四星级酒店,也在一些旅游旺季时,住过半夜停电的家庭招待所,第二天醒来发现床边还有虫子。有时候做保密项目,外卖不能送进园区,就跟工人们一起吃10块钱的盒饭。还有同事驻现场的办公地点,是在工地旁搭建的临时工棚或简易集装箱,无论季节冷热,吹空调都是奢望。

有时现场会遇到熟人,大家就一起苦中作乐:“想象一下,跟你原来清华土木系的同学一起出现在施工现场,大家都灰头土脸的,戴着头盔。”

最夸张的一次,在处理某个大型集团的项目时,薛桐连续工作了40多天没有休息。就算中途从出差地回了一趟北京,她也没有耽误工作。她算了一下,那段时间里,平均每天工作不少于十五六个小时。上级的电话随时可能打来,无论自己在哪、在做什么,都要一秒进入工作状态。

(图/《男亲女爱》)

实际上,24小时待命,是每个金融人入行后要习惯的第一关。

有时,领导会问,为什么周六中午还在睡觉?随后便分派不能拒绝的任务。偶尔遇到非紧急任务,他们会选择先做“作业”,完成后抓紧时间跟家人朋友吃个晚饭,“作业”拖到饭后再交,随后就会迎来修改意见。

潘磊试过在理发店刚洗完头,领导让他上线开电话会议。他只好一边戴着耳机开会,一边剪头发。他的同事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正逢休假,他的同事在川藏线上和家人一起自驾游,突然接到电话要求修改材料。最后只好在路边停车,用半小时改完后再出发。

没有意义的数字

每天看着几十亿元流动的痕迹,邓文只觉得压力越来越大。

几千万乃至几十亿,这些由8到13位数字组成的数据,比对起来需要精神高度集中。按照规定,数据需要精确到小数点的后四位数,元角分厘毫都不能出错。经手人要小心谨慎地逐字核对,每个环节反复确认好几遍后,再由另一位同事二次核查,“一个小数点都不能错,不然要赔钱的”。而一旦出错,这几百万、几千万,个人根本赔不起,还有可能身败名裂,从此被迫远离金融业。

每一笔交易完成后,邓文只能稍微松一口气,又开始新一轮的盯盘。看着屏幕上各种颜色的数字跳动。他从来没觉得这些钱跟自己有关。他更在乎的是交易是否完成,赚了多少差价。这样他的绩效奖金才能多一点,就能在这家公司继续干下去。

三年前,他从银行转到这家券商,为的是能在北京安家。算上银行的从业经历,他在金融圈里待了快十年。每隔一两年,参考项目经验的多少,职称可以往上走一级。现在的邓文算是部门的小领导,但基础工资几乎没涨过,跳槽后也没有获得更高的待遇。对他而言,不涨薪就相当于变相降薪。

从手中流动的数额没变,进入口袋的工资却开始缩水。以因高薪闻名的头部券商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4家国内头部证券公司“三中一华”(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的员工共71017人,人均半年应付薪酬预估30.07万元。也就是说,在包含了去年年终奖金的情况下,“三中一华”今年上半年每月人均薪酬约5万元。

数据来源于10月29日wind金融终端,作者整理。(图/张蔚婷)

三名头部券商的前员工和现员工均向《新周刊》确认,2023年8月起,降薪潮悄悄到来。每次幅度为10%~20%,不同职级的薪资调整幅度不一。

以其中一位受访者为例,他原本每月底薪5万元,2023年8月工资单显示,每月底薪为42000元——扣除税费和六险一金后,到手28000—29000元。他正好在降薪的前两个月离职,但他打听了一下,与他同级别的同事月薪降至34000元,到手23000元左右。而入职一年的应届生降的幅度较低,调整前后的每月底薪均在3万元左右。

部分头部投行里,中层与底层的基础收入差距正在缩小。两名受访的腰部券商从业者表示,目前老员工们的薪资暂无大变动,但近两年新招的应届生,底薪只有8000—10000元。据他们了解,此前应届生入行拿到的底薪至少1万元以上。

(图/《男亲女爱》)

绩效奖金也在无声缩水。一位从业一年多的头部券商员工表示,去年的年终奖,他只拿到了五位数,跟基础月薪差不多。但实际上的绩效标准还没有出,这部分年前提前发的奖金,如果超过标准范围,可能会被要求退回去。

潘磊没等拿年终奖就辞职了。通常情况下,他的前公司会在6月公布上一年度的奖金额,随7月工资发。离职后,他听前同事们说,7月中拿到了上一年度的绩效奖金,普遍比去年又降了50%以上。

除了基础工资和奖金,一些优惠补贴也在悄悄消失。潘磊曾经所在的券商取消了本地打车补助,只有晚上9点后下班才能获得打车补贴。于是,在这些所谓的“金字塔尖”行业工作的人,不少人开始选择骑电动车上班,只为省出一点交通费。

潘磊的一位同事去年结婚,为了攒房子首付,每天一早骑车约一个小时到城市另一边的办公室,熬到夜里一两点下班,再戴上头盔,启动自己的小电驴,再骑一个小时回家。

(图/《我,到点下班》)

因为第二天还要骑车上班——即使遇上恶劣天气或凌晨才收工——不少同事也仍旧选择放弃晚间的交通补贴,骑上自己的小电驴回家,“那个时候在路上骑电动车的,只有外卖小哥和我们”。

寻找最优解:主动转行

薛桐到新公司已经快半年了,她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作息:每晚11点上床睡觉,不用熬很多个通宵做第二天用不到的PPT,不用24小时秒回老板和客户。第一次5点下班时,她惊讶外面居然还有夕阳。

薛桐彻底离开了金融业,她从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快转行,她只是无数转行的金融打工人里的一个。

企业想要的只是一份60分的材料,从小就是优等生的他们,只想交出一份100分的材料;10页PPT能讲完的内容,会按领导的要求做成100页;数十页的文字材料会收到领导过百条的批注,再进行逐一修改。

他们还要给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包括设计人员方案,研究公司治理的相关内容、行业相关内容等。有时,承做们还要承担审计的工作。如果某个子公司的商誉与账面记录不符,甚至与上报给总公司的数据不一致,这时,他们需要从数千份材料中,找出这其中的差异来源。

长期熬夜一定会让身体出问题。有一次,一个星期连续每天工作15小时叠加生理期,薛桐觉得心脏不舒服。医生告诉她,前面有两位也是做投行的患者,跟她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图/《凡人歌》)

近几年的项目也越来越难做,时常推进着就会突然被腰斩。“10个项目中有一两个最后能成功,那就谢天谢地了。”邓文叹道。

这是个结果导向的行业,没有成交,做再多也没有用。

一位去年经校招进入某头部券商的股权承做员说,过去一年里,他真正很忙的时候只有两三个月,每天要花13个小时工作。据他观察,很多团队可能都没有项目在执行,只是待在项目现场或者办公室里画PPT或做一些其他工作,每月拿底薪。

项目越来越少,业绩持续下滑,他预料到迟早会人员优化。最近领导约谈了他。

根据财报,四大券商的人员正持续减少。

数据来源于10月29日wind金融终端,作者整理。(图/张蔚婷)

尽管从年报数据来看,近几年头部金融机构员工总数变化幅度不大,有的甚至还在扩招,但从具体体感来看,人员流动性还是挺大的。薛桐留意到,跟她同届入行的同学们,至少1/3已经离开了。

薛桐想,一切的变化都跟行业的结构变化有关。过去,大家一起把金融业从小金盘一点点做大,做成了大金字塔。过程中,塔上的位置会增多,塔内的人抬头就能看到空位,心里有盼头。但现在,薛桐感觉金字塔底部的人正在加速离开。她猜测,中间层由于房贷压力和尚未被收走的福利,暂时不会离开,“下面的小朋友就会越来越忙,越来越忙,最后形成一个菱形。所以这个时候,底层员工是最痛苦的”。

比起毫无意义的emo,如今薛桐更愿意记住的,是当年拿到最好的offer,用两年时间似乎做了别人六年才能做完的事,“成长了很多”。

离职后,她一点也不后悔,这是属于她的最优解。而那些留下来的人,还在寻找着自己的最优解。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皆为化名)

编辑 萧奉

校对 遇见

运营 鹿子芮

排版 菁菁

经手人签字承担责任吗

渭南政法网(通讯员 肖坤)近日,大荔县法院速裁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得到了原被告一致好评。

2008年原告李某想为自己办理养老金事宜,后经人介绍认识了被告马某,得知马某的同学可以办理,遂委托马某为其办理此事。不成想,随着马某的同学失联,至今事儿都没办了,原告张某与被告马某多次协商,仅追回了部分款项,下剩8000元至今未能退还给被告,为此,双方发生争执,甚至闹到了派出所。原告李某认为“其把欠款交予被告,被告理应退还”。被告马某认为“其仅为经手人,不应承担退还责任”。时隔多年,马某仍未将剩余的8000元退还给原告,原告一怒之下将马某诉至法院。

大荔速裁庭在受理案件后,第一时间采取调解策略,向原告释法:“经手人”的法律地位,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向被告明理:告知被告原告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其双方又为同乡。最终双方都愿意做出让步,由被告马某一次性给付原告李某6000元了事。一起长达十多年的委托纠纷案件得以调解。

法官说法:那么,“经手人”的法律地位是什么?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我们知道,一般债权凭证中都有各种各样的身份,比如:借款人、欠款人,也就是债务人,一般负责清偿债务。出借人,也就是债权人,一般是为债权凭证持有人;担保人,分一般保证人和连带保证人,为债务的清偿提供一定的保证;经手人、证明人、中间人,一般都只是可以起到证明的作用,通常不承担债务清偿的责任。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哦!

编辑:王倩

经手人证明人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光辉。

一桩案,能彰显法治道理。


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推出“小案大道理 时代新风尚”栏目,带您一起回顾那些熠熠生辉的“小案”,回味那些蕴含其中的“道理”,共同感受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所弘扬的公平正义正能量。本期为您带来的是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


“谢谢法官,我终于拿到了汗水钱。”案件当庭宣判后,吴师傅激动地向法官表达谢意。


每逢年关,都是农民工的讨薪维权季。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老板”中,有以上游资金未到位进行推诿的,有拿了钱跑路的,但没想到竟还有“取巧”把自己写作“经手人”,意图规避法律责任的。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法院最终判决该“经手人”向农民工承担付款责任,依法维护了农民工的权益。



吴师傅是一名泥瓦工,他在“鱼泡网”看到被告唐某发布招工信息,便与唐某取得了联系,和数名工友一起到唐某安排的一处工地做泥工。唐某与吴师傅等人对工钱进行了口头约定。施工期间,唐某预支了部分生活费给吴师傅。


某天,唐某微信发送了一张结算单给吴师傅,写明吴师傅的工作量及工钱。结算单的落款处写明“经手人”唐某。


之后吴师傅和工友多次找唐某讨要剩余的工钱,唐某以自己只是经手人,老板另有其人为由进行推诿。但是,吴师傅等工友从未见过唐某所称的“老板”,也没有所谓“老板”的身份信息或联系方式。眼看回款无望,其他工友打算认栽。吴师傅想不通,决心到法院起诉试试。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法院受理吴师傅的案件后,按其意愿安排调解员对案件进行了诉前调解。调解过程中,唐某依然辩称自己只是经手人,不是老板,不愿承担付款责任。案件立案后,唐某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原告吴师傅在付出劳动后,理应获得约定的报酬。被告唐某虽在其发送给吴师傅的结算单中将自己写作“经手人”,但吴师傅是看到唐某发布的招工信息,与唐某联系后到工地做工,工价也是与唐某商定,施工听从唐某安排,生活费由唐某预支,并未与其他案外人联系。唐某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视为其放弃答辩、举证、质证等诉讼权利。综上,法院依法认定与吴师傅建立劳务合同关系的主体为唐某,唐某的合同责任不能因其在结算单中将自己写作“经手人”而免除,判决唐某向吴师傅支付工钱7280元。


一审判决后,双方当事人均未提起上诉,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法官说法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

刘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为人之本。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守诚信之人,在民事活动中投机取巧,意图规避法律责任。本案中,被告发布招工信息将原告等人招去做工,在结算工钱时却耍起了“小聪明”,称自己是“经手人”,想推卸付款责任。如其“算盘”得逞,原告等人的工钱又找谁要呢?


法律层面上来说,本案中被告作为招工信息的发布者及施工内容、报酬的提出人,是本案劳务合同要约的发出方。原告等人接受被告的要约,并根据被告安排完成了施工任务,此时订立合同需具备的约定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内容已经具备,能够认定本案劳务合同的相对方为被告,不以被告在结算单中将自己写作什么身份而改变。


建议农民工朋友在外务工时尽可能签订书面的用工合同,对用工主体、工价、报酬支付时间等内容进行明确约定,以避免本案中出现的被告以非合同主体“狡辩”的情形。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须有明确的被告,在此提醒大家对外提供劳务或签订合同时要养成收集雇主、合同相对方身份信息的习惯,以备将来可能发生的付诸法律手段维权之需。


专家点评


湖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王文胜


我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也有类似规定。我国法律对劳务合同的形式未作特殊要求,当事人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订立劳务合同。本案中原告以口头形式订立了劳务合同,合同已成立并生效,且原告已按照约定履行了施工义务,应可获得约定的报酬。

本案的核心问题在于,合同的对方当事人是谁、谁负有报酬支付义务?被告唐某在结算单的落款处写明自己是“经手人”,是否因此就不再是合同当事人和义务人?对此,应作如下分析:结算单只是双方在对报酬进行结算时的书面凭证,其本身并非合同的载体;本案中合同订立的过程在唐某出具结算单之前早已结束。对合同当事人身份的认定应以合同订立的过程及合同成立的时点来判断。在订立合同时,唐某并未表明自己不是合同当事人而仅是“经手人”。因此,原告的合同对方当事人是唐某,唐某负有报酬支付义务。法院对此作出了准确判断。此外,即便唐某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表明自己仅是“经手人”,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二十六条的规定,本案也仍应由唐某承担报酬支付义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本案唐某试图通过在结算单落款处写明自己是“经手人”的方式逃脱债务,明显违背诚信原则。本案法院的判决不令老实人吃亏,不让不诚信之人逃避应负的法律责任,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作者: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法院 刘强丨漫画:白榕 | 编辑:张玉玲


经手人和验收人谁的责任更大

南都记者注意到,12月2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案件中,唐某在其发送给吴师傅的结算单中将自己写作“经手人”,意图规避法律责任。最终,法院判决唐某向吴师傅支付工钱7280元。

吴师傅是一名泥瓦工。2021年2月,他在网上看到唐某发布招工信息,便与唐某取得了联系,和数名工友一起到唐某安排的一处工地做泥工。唐某与吴师傅等人对工钱进行了口头约定,施工期间,唐某预支了部分生活费给吴师傅。

2021年4月,唐某微信发送了一张结算单给吴师傅,写明吴师傅的工作量及工钱,结算单的落款处写明“经手人”唐某。

之后吴师傅和工友多次找唐某讨要剩余的工钱,唐某以自己只是经手人,老板另有其人为由进行推诿。但是,吴师傅等工友从未见过唐某口中所称的“老板”,也没有所谓“老板”的身份信息或联系方式。

眼看回款无望,其他工友打算认栽。吴师傅想不通,决心到法院起诉试试。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法院受理吴师傅的案件后,按其意愿安排调解员对案件进行了诉前调解。调解过程中,唐某在电话里依然辩称自己只是经手人,不是老板,不愿承担付款责任。案件立案后,唐某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

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报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钱债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支付。”原告吴师傅在付出自己的劳动后,理应获得约定的报酬。

本案被告唐某虽在其发送给吴师傅的结算单中将自己写作“经手人”,但本案中原告吴师傅系看到被告唐某发布的招工信息,与唐某联系后到相应工地做工,工价也是与唐某商定,施工听从唐某安排,生活费由唐某预支,并未与其他案外人联系。被告经传票传唤拒不到庭参加诉讼,视为其放弃答辩、举证、质证等诉讼权利。

综上,法院依法认定与原告吴师傅建立劳务合同关系的主体为被告唐某,唐某的合同责任不能因其在结算单中将自己写作“经手人”而免除,并判决唐某向吴师傅支付工钱7280元。

采写:南都记者 陈燕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经手人和经办人的区别,经手人签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