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制拆除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内容
强制拆除主要有以下法律规定:
1.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2.城乡规划法中明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3.土地管理法规定,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
二、强制拆除的法律规定是多少条
不同类型的强制拆除在法律规定中有不同的条款体现。
对于违法建筑的强制拆除,主要依据《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例如,第六十八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对于涉及土地征收等方面的强制拆除,《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有相应规定。如第八十三条规定,依照本法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对继续施工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有权制止。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责令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总之,强制拆除的法律规定较为复杂,具体情况需根据不同法律和实际情形进行判断和适用。
三、强拆有赔偿吗怎么赔偿
强拆行为如果是违法的,被拆迁人有权获得赔偿。
赔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货币赔偿,按照被拆迁房屋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以货币形式给予赔偿,包括房屋价值本身以及因拆迁造成的附属物损失等。
2.产权调换,提供与被拆迁房屋面积相当、区位相当的安置房给被拆迁人,使被拆迁人能继续拥有居住或使用的房屋。
在确定赔偿金额时,会综合考虑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同时也会对被拆迁人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进行合理补偿。被拆迁人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如房屋产权证明、装修材料清单等,以便在主张赔偿时能够提供有力依据。总之,违法强拆必须给予被拆迁人合理的赔偿,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强制拆除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内容呢
●强制拆除的法律程序
●强制拆除适用的条件
●强制拆除行为违法应当如何处理
●强制拆除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
●强制拆除属于什么行为
●强制拆除是什么意思
●强制拆除的法律程序
●强制拆除的时间是多长
●强制拆除违法吗
●强制拆除的法律规定是多少条
●强制拆除的法律程序
●强制拆除适用的条件
●强制拆除行为违法应当如何处理
●强制拆除属于什么行为
●强制拆除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
●强制拆除的时间是多长
●强制拆除违法吗
●强制拆除有哪些赔偿
●强制拆除是什么意思
来源:头条-强拆有赔偿吗怎么赔偿,强拆的补偿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