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事主体登记查询平台,深圳商事主体信用监管公示平台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庞婷然

深圳商事主体登记查询平台,深圳商事主体信用监管公示平台

大家好,由投稿人庞婷然来为大家解答深圳商事主体登记查询平台,深圳商事主体信用监管公示平台这个热门资讯。深圳商事主体登记查询平台,深圳商事主体信用监管公示平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深圳商事主体登记官网

作为“创业之都”,深圳始终坚持以良好营商环境吸引海内外投资创业者。11月27日,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商事主体登记交出靓丽成绩单: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存续商事主体434万户,其中企业265万户,占全市商事主体总量的61.04%。

据市市场监管局统计,1至9月,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42.5万户。全市新登记企业23.1万户,占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总量的54.24%。其中新登记外资企业5993户,同比升12.31%。全市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9.4万户,占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总量45.76%。

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数量占比为95.78%。据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相关专家分析,从经济行业分布看,1至9月新登记商事主体前六名的行业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幅最高,同比上升111.63%。

为何深圳市商事登记能够呈现如此良好态势呢?记者从深圳市企业注册局采访了解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海内外投资创业者。刷脸对话可注册企业,深圳首创录音录像电子签名新模式,足不出港澳,就可“一站式”注册深圳公司……商事主体登记越来越便利。

走进毗邻香港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市市场监管局的多项创新成果,让企业感受到便利和高效。

创业者李明告诉记者,如今把办理营业执照、免费刻章、发票领用、员工社保登记、公积金开户登记、预约银行开户、签订三方扣款协议、水电气报装共10个环节压缩为1个环节1个平台1次申报1日办结,实在太便捷了!让他更惊喜的是,包含营业执照、公章在内的“开业大礼包”,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和电子发票。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审核通过后,政务服务大厅在2小时内为新开办企业准备好“礼包”,申请人可自行前往大厅免费领取,也可选择邮寄到家,全程“零见面”“零费用”“零跑动”。(记者 何泳 通讯员 王孝有)

深圳商事主体数量

得益于因地制宜搭建平台集聚要素,我市民营经济主体迸发活力。记者日前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我市去年共培育“名特优新”个体户1.44万户,居全省第一;累计“个转企”1.1万户,提前一年半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全市当年新设经营主体中,民营经济主体占98.78%。


深圳的实践表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核心要求。当前,深圳通过系统性改革和创新,打破要素市场壁垒,构建起权责清晰、流转顺畅的要素市场体系,全面支持民营经济向“新”求“质”。


商事主体登记越来越便利


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民营经济创业者。刷脸对话可注册企业,首创录音录像电子签名新模式,足不出港澳就可“一站式”注册深圳公司……在深圳,商事主体登记越来越便利。


走进毗邻香港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多项创新成果让企业感受到便利和高效。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创业者李明告诉记者,如今把办理营业执照、免费刻章、发票领用、员工社保登记、公积金开户登记、预约银行开户、签订三方扣款协议、水电气报装共10个环节压缩为1个环节1个平台1次申报1日办结,实在太便捷了。让他更惊喜的是,包括营业执照、公章在内的“开业大礼包”直接邮寄到家,免费领取,全程“零见面”“零费用”“零跑动”。


新形势下,深圳以新思维激发新动能,进一步破除制约发展的关键堵点。如今,我市经营主体准入、退出流程进一步优化。据悉,我市全面落实新《公司法》和配套法规,建立高风险企业预警和注册资本较大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全国首创音视频“双录”电子签名模式,推行无介质网上办理营业执照,每年为经营主体减负超5000万元;率先全国试点《新兴行业经营范围目录》,全市经营主体选择新增目录超105万次;实现港澳台及外籍人士开办企业全流程网上办理,新增外资企业同比上升18%。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深圳实行全链条的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万智勇说出了企业的心声:“深圳为企业营造了优越的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环境,让企业更安心地进行研发创新。”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也是国际贸易的“标配”。随着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民营企业遭遇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和诉讼明显增多。如何破解难题?


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深圳有8条综合改革试点经验获全国推广。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担的“创新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名列其中。


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和深圳金融法庭。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深圳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开拓海外市场,但面对种种困难一筹莫展,便向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求助。该保护中心专家针对该企业出海痛点及难点,提供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及应对的综合方案。最近,该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保护中心助力,公司不会发展得这么快。”


“深圳聚焦创新主体出海‘主航道’,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法案、政策修订等常态化监测机制,实时监测欧美热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的案件动向,紧盯案件立案、禁令发布、案件审结等关键环节。”该保护中心主任宋洋说。


据介绍,深圳全方位强化海外风险防控,实施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分析,为近400家企业提供海外商标监测预警、海外高频原告和律所风险预警服务。全流程实施案件动态监测,累计监测深圳企业涉外知识产权案件1797件。为涉案企业提供全方位综合解决方案,累计为1820家企业提供“一对一”海外纠纷应对指导,节省诉讼费超5000万美元,减少市场损失超21亿美元。


依法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在深圳创新感到幸福和充实。”云鲸智能创始人、CEO张峻彬说,“深圳的营商环境非常公平,你有能力、企业有能力,就能拿到资源,发展企业。”


在深圳,发展民营经济所需的金融支持、土地供应、设施共享等各种生产要素平等使用,市场环境公平有序,这得益于有关部门持之以恒提能增效、依法行政。


深圳全力打造群众满意、企业称赞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深圳持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开展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执法行动,让公平竞争环境持续优化。”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构建“自我查、集中审、智慧检、外部督”四项机制,2024年,推动24个市级政策制定部门增设内部复审机构,集中会审市、区两级重大政策措施311份,大数据筛查各类文件5.7万余份,全年共对142份政策草案提出修改意见,问题文件事前拦截率达46%,清理存量问题文件51件。我市还开展网络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重点整治互联网平台、直播营销、民生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全年办理涉电商平台案件2657宗。如今,深圳位居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市)市场竞争状况评估第一。


在经营主体权益保障方面,深圳全面加大涉企违规收费执法检查力度,督促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退还违规收费8292万元,确保结构性降费减负红利真正惠及企业。


服务型执法深入推进。深圳市场监管部门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执法新模式,2024年对1400余件轻微违法行为实施减罚免罚,减免罚金额近6000万元。同时,深圳在全国首创“随信综合查”新型监管模式,按照企业信用评级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政企减负率达39%、问题发现率48%,最大限度减轻负担,促进民营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深圳商事主体登记及备案查询官网

据深圳发布,近日,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存续商事主体434万户,其中,企业265万户,占全市商事主体总量的61.04%。据统计,1至9月,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42.5万户。具体来看,全市新登记企业23.1万户,占全市新登记商事主体总量的54.24%。

深圳商事主体年报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近年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出的红利,使深圳发展更具韧性与活力。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3月底,深圳市商事主体突破400万户,达到400.51万户,同比增长4.61%,实现历史性跨越

据统计,在深圳市商事主体中,企业249.37万户,占商事主体总量的62.26%,同比增长2.74%;个体户151.14万户,占全市商事主体总量的37.74%,同比增长7.86%。

主动出击,深圳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

为让更多产业、企业、资本、人才集聚深圳,深圳出台的《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各区积极响应号召,相继召开招商大会,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为各类商事主体创造了更大发展机遇,以真材实料的产业空间、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真金白银的惠企政策、长期向好的营商环境,助力深圳打造创新创业创造、投资兴业发展的最佳城市和首选之地。

在一系列政策的“主动出击”下,国际名企、产业巨头纷纷抢滩深圳,重磅项目加速落地深圳。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深圳经济社会已恢复常态化运行,经济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新设商事主体10.56万户,同比上升19.95%。在背后起支撑作用的,是深圳这座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硬核城市本身。如今的深圳,已成为目前全球发展最快、最具活力、最适宜投资的国际化城市之一,为各类商事主体打开了更大想象空间。

惠企利民 打好商事主体帮扶“组合拳”

作为“创业之都”,深圳不仅有华为、比亚迪、招商银行、TCL等顶天立地的大型企业,更有数百万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更是激励创新、带动投资、促进消费的重要“生力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活跃的市场细胞。数据显示,深圳创业密度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达每千人227.4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深圳积极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着力培育壮大商事主体,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为了助推老百姓创业创新,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深圳立足本土实际,结合商事主体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在降低成本、提升便利、优化服务、助力升级等方面,积极打出政策“组合拳”,出台《关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多项措施,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深圳市各有关部门深入重点产业园区,进行各类帮扶服务活动,为企业服务。政府工作人员通过组织集中走访调研、选派服务专员驻点的形式,收集企业需求和困难,以快速解决企业的问题,更贴心、更深入、更细致地服务企业。此外,还提供政策宣讲、咨询和业务办理服务, 进一步提振了各类商事主体的经济信心,激发了市场活动。

深圳积极推进“个转企”,助力优质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通过优化各项转型升级手续,开通“个转企”线上“一体化服务平台”和线下“一站式办理窗口”,加大“个转企”奖励政策,统一奖励标准为每家1万元等,大大激发广大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热情和积极性。单从经济类型看,今年一季度以个体户为代表的个体经济增长最迅速,全市新登记个体户5.18万户,同比上升45.10%。深圳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政务服务的“加法”,为个体工商户的高质量发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让市场活力充分迸发。

省时省力 打造高质量企业服务窗口

商事主体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企业注册是市场经济生命的“开始”。深圳不断优化市场准入登记服务,加强商事登记窗口建设,提升窗口服务质量,让商事登记从源头上“简单”起来。深圳在各级服务大厅开设“开办企业”服务专区,配备专业帮办导办专员,为办事群众提供“一对一”的政策咨询、辅助申报等的帮办导办服务。

深圳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并行的高效导办服务,加快数字化建设,优化企业开办业务流程。率先搭建“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推进“一网通办”,在全市部署108台商事登记智慧终端,打造“10分钟商事登记圈”,实现“办照不出社区”。开发个体户和内资有限公司“秒批”登记、外资企业全程网办。先后推出涉港、涉澳商事主体简化版公证文书,港澳商事登记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无忧办,大大优化了港澳投资者商事登记流程和材料,今年一季度新登记外资企业972户,同比上升11.21%,增长仅次于以个体户为代表的个体经济。

(原标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出红利 深圳市商事主体突破400万户》)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深圳商事主体登记查询平台,深圳商事主体信用监管公示平台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