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补录志愿填报入口,高考补录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由投稿人岑熙然来为大家解答高考补录志愿填报入口,高考补录是什么意思这个热门资讯。高考补录志愿填报入口,高考补录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补录可以靠关系进去吗
最近各地高考录取结果陆续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些同学因为志愿填报失误或分数擦线,暂时没收到录取通知。别着急,补录机会来了!
每年高校招生都会出现部分专业没招满的情况,这些空缺名额会通过补录环节再次开放。抓住补录机会,很可能实现"低分高就"。
哪些学校常需要补录
从往年数据看,这几类高校补录概率较高:
新开设专业的院校
很多家长考生对新专业不了解,不敢填报
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地理位置偏远的211
像新疆、西藏等地的高校
其实教学资源不错,就是位置吃亏农林类、师范类院校
部分冷门专业经常招不满
但就业前景其实很好专科升本科的院校
刚升本科知名度不够
实际师资和硬件都有提升补录时间要记牢
各省补录时间不同,主要集中在8月中下旬。比如今年:
广东:8月15-20日
河南:8月18-22日
四川:8月16-19日
建议每天早中晚各查一次省考试院官网,错过就要再等一年。
补录三大技巧
分数擦线的重点看二本院校
很多二本院校补录分数线会降10-20分提前联系招生办
直接打电话问缺额情况
有的学校会预留少量机动名额专业选择要灵活
先确保能进学校
入学后还有转专业机会过来人经验谈
去年山东考生小李,542分本来只能上三本。抓住补录机会,最后被某211大学的地质专业录取。"开始觉得专业冷门,现在跟着导师做项目,毕业工作都安排好了。"
河北的王同学更幸运,512分补录进本省重点大学的护理专业。"当时觉得护理辛苦,现在实习月薪都有6000,比很多本科专业强。"
注意事项
补录也要填志愿,千万别随便选。要综合考虑:
学校地理位置
专业就业率
考研保研情况
建议做个表格对比,别光看学校名气。有些二本的王牌专业,比一本的冷门专业更值得选。
现在教育部门监管很严,凡是收费补录的都是骗子。正规补录只在省考试院平台操作,一分钱都不用交。
写在最后
补录是给考生的第二次机会,但信息瞬息万变。建议加入当地高考交流群,多关注教育类自媒体。
如果觉得这篇有帮助,赶紧点赞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吧。关于补录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看到都会回复。祝大家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高考补录是怎么个补录法
近日,收到很多家长和考生关于高考录取档案状态、录取流程,以及退档原因的咨询问题。为此,为大家整理汇总解答一下。一起来看看~
档案状态高考录取期间,省招办将通过各省教育考试院或者招生信息网及时提供考生电子档案运行的六种状态,考生凭高考报名号或准考证号以及身份证号查询。考生也可到各市(州)、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详细情况如下:
1.正在投档
此状态表示考生的分数达到了自己所填报的院校调档线,档案被成功投出,由于院校端口接收考生电子档案需要时间,所以会显示出“正在投档”的状态。
2.院校在阅
此状态表示考生的电子档案已经成功被投到某所高校,院校已经下载,学校正在审阅查看每一位考生的基本情况,这是一个阅档的过程。
3.预录取
如考生档案状态显示为这三个字,恭喜你,大学有望了。记住,仅仅是有望,不代表已经确定成功录取。当院校将它的录取意见传送给考生所在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录取现场时,计算机界面里会显示考生被预录的院校名称和专业;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录取检查,审核后,如果同意高校的意见,随后考生的状态就会变成“录取”的状态。
4.录取
此状态表明考生已被正式录取,确认无误。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考生电子档案状态显示“录取”外。考生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还有一个纸质的录取表。当主管部门把这个录取表经过人工审批后,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把考生的正式录取审核名单发送给录取高校备份。
5.预退档
如考生档案状态显示为这三个字,很遗憾,即将面临退档处理。当院校将它的预退档意见传送给考生所在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经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录取检查、审核后,如果同意高校的退档意见,随后考生的状态就会变成“自由可投”的状态。
6.自由可投
参见上述第5条解释。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自由可投分两种情况,一是考生的档案在某一批次第一次投档时,如未投出(考生成绩未达到院校的调档线),考生状态会显示为“自由可投”。还有一种情况是,考生档案被投进高校后,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受限”等原因被退档后,也会显示为“自由可投”。
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在省考试院公布了投档线以后,去查询录取结果,去查到了“正在阅档”几个字!这是一个什么情况呢?是不是就代表你已经被高校录取了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正在阅档”只表明你已经被高校提档了。如果你查到正在阅档的结果,表明你的分数已经够了高校的投档线,已经被高校提档了,你已经有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门口。
第二、“正在阅档”只表明高校正在录取。其实,这个结果表明了高校还在录取的过程中,还没有录取结束,所以你的具体录取专业是确定不下来的,何况高校录取完还要提交省教育厅进行审核呢,所以它指的就是还没有确定最后结果。
第三、“正在阅档”并不表明一定能录取。刚才也讲看到这个结果说明高校正在录取,没有确定结果,所以就不代表你一定能录取。如果压线或不服从调剂,还有被退档的可能性。当然,现在高校也越来越人性化,有很多都承诺“服从调剂考生,一旦提档不退档”。如果你服从调剂,那你就可以放心了,可以保证你能被录取了。只是被录取到哪个专业无法确定而已。
第四,“正在阅档”结果查询到后,判断肯定能录取的情况。刚才说了一种就是高校服从调剂提档不退档,你恰好服从调剂,你就可以确定会被录取;另一种情况就是分差较小的时候,你的分数超过提档线2-3分,而且你服从调剂,基本可以判断被录取了;第三种情况就是你的分数超过投档线很多,而且你的专业志愿包含了多数分数不高的专业,那确定你能被录取的机率就很大了。
如果查询到自己的录取结果是:“正在阅档”的话,请大家不要着急。但一定要每隔3-5小时再查一次,一般这种情况不会超过2天。所以,查询3-5次后就可以知道录取结果了。另外,一定要注意,万一被退档要及时关注征求平行志愿相关信息!
录取流程录取流程有以下这些步骤:
1、招生办公室(其他省市是相应招生办公室)会将该考生档案投到某某院校。
2、院校下载并审阅信息后,符合院校招生条件的考生,会给出预录取的意见,并上传考生信息;对不符合院校招生条件的做出退档处理,并上传考生信息。
3、省招生办公室审验院校上传信息,对院校的预录取的考生再次检验,如无问题,上传审验意见,并把考生档案状态置为拟录取状态。对院校做出退档的考生检验后,上传审验意见,并把考生档案状态置为自由可投状态。
4、省招生办公室再次进行检录,核查无误后,置考生档案状态为“录取”。
退档原因
1、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
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尽量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
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6、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
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并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
①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
②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
③宣传力度;
④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
①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7、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只选“三热”(地区、院校和专业)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8、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大类。
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9、忽视本科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10、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
①专业志愿要考虑“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
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
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
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
如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
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
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2、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
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
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
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如山西一位家长给孩子报志愿,理想专业是金融专业,为了保证专业并增加录取机会,他在平行志愿的前四个学校都选择经济类专业,
这类专业招生数不足的学校宁肯空着也不填,而且专业均不服从调剂,而在第五个学校也就是最后一个院校填报了服从调剂。
这位家长的想法是,第一个院校进档后如不能被金融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就会进入第二个院校,如第二个院校还不能录到金融专业就会落到第三个院校,直到第五个院校别无选择时再服从调剂。
事实上,这位家长没有把平行志愿投档程序搞清楚,如果该考生符合进档条件被前面任何一个院校投档,经济类专业录取不到又不服从调剂,根本不能进入下面的学校,只能作退档处理。
13、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预防对策: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14、考生定位不准,所报院校总体“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
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
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
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
高校退档主要有这些理由:部分学校调档比例超出1:1,而报考考生总分偏低;单科成绩不符合学校录取要求;身体条件受限;专业不服从调剂等。为避免退档,应注意以下几点:
考生家长关心的问题(1)合理设置志愿梯度,不要盲目“冲一冲”,也许你的档案冲进了某个高校,但由于部分学校调档比例超出1:1,而你刚刚踩上投档线或超该校投档线不多,可能被退档;
(2)一定要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和各高校在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方面的要求,把工作做细;
(3)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为什么档案状态长时间没有变化?
录取工作总体时间内,针对某个院校没有规定统一的审核结束,因各高校招生计划人数不同,学校规模不同,有时受其他省份录取进度影响,导致部分学校录取进度有快有慢。同时,招生办公室对高校上传的数据审核过程有前后顺序,因此院校录取显示时间会有相同,考生和家长只能耐心等待,及时关注档案状态变化。
若急需查询,可前往地方招办服务大厅,或是访问院校官网录取查询系统,来查询自己的录取情况。
档案状态何时会显示“自由可投”?
档案“自由可投”是指考生档案是自由的,自由就是档案没有在任何一个学校。
当所有批次都录取完毕,你的档案状态仍为“自由可投”,证明没有被录取。
如果选择复读,明年平行志愿院校数量仍然不受限制。
“已投档”代表一定会被录取吗?
“投档”相当于预选,只有预选上了,才有被正选的可能。一般预先的人数要多于正选的人数,投档也是这样。
平行志愿的投档比例根据批次会稍有不同。平行志愿一般一次投档,考生一旦被退档,除了征集志愿就没有再次被该批次录取的机会,所以投档非常慎重,本科一批、二批还要经过模拟投档,确定合适的投档比例后才正式投档,只要考生符合院校招生章程的要求,一般是不会被退档的。
换句话说,平行志愿,如果考生符合院校招生章程的规定要求,一旦投档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退档的。
已投档无法填报征集志愿,会再被退档吗?
如果遇到所报考的该批次征集志愿时,档案状态显示“已投档”,“拟录取”,实际上这个时候,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再进行退档,如果仍不放心,可以与校方联系,或者前往地方招办服务大厅,再次确认录取结果。
来源:优志愿(youzy_cn)综合整理自河南省阳光高考(ID:yggaokao)、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填志愿要注意啦!
高考志愿填报,不仅仅是高三考生和家长的事情,更不是高考结束后才需要重视起来的事情!
2020年上海、浙江、海南、北京、山东、天津六省实行新高考模式;2021年辽宁、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也将取消文理分科,实行3+1+2的新高考模式;
与传统高考最大的区别,新高考省份的考生从高一开始,就要面对物、化、生、史、地、政的科目选择;这也就意味着“志愿填报”院校/专业方向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在高一就确定下来了:
选择哪几个科目,可以大概率提升上本科的概率?想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什么科目是必须学习的?不同院校在各省招生的条件有哪些差异?同一专业对于不同省份的考生,在选科上有什么要求?关注张老师的【高考志愿填报】课程,提前了解你必须了解的志愿填报那些事儿,还有100+专业和院校介绍,助力考生规划更明确的未来!
高考补录时间是几号
作者:教育观察者(原创内容,禁止转载)
2024 年高考录取工作已接近尾声,本文汇总全国各省市本科批次院校录取数据(含投档最低分),结合考生人数、政策调整及学科热度,对 2025 年分数线趋势进行预测,为考生提供科学参考。
院校层次 | 代表院校 | 2024 投档最低分(理科) | 较 2023 年变化 | 热门专业分数线(理科) |
顶尖 985 院校 | 清华大学 | 695 分(北京) | +2 分 | 计算机类(710 分) |
中游 985 院校 | 华中科技大学 | 645 分(湖北) | -3 分 | 临床医学(660 分) |
头部 211 院校 | 北京邮电大学 | 635 分(北京) | +5 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50 分) |
省属重点 211 院校 | 合肥工业大学 | 590 分(安徽) | 持平 | 车辆工程(605 分) |
双非强校 | 深圳大学 | 605 分(广东) | +8 分 | 金融科技(620 分) |
行业特色院校 | 重庆邮电大学 | 580 分(重庆) | +6 分 | 通信工程(595 分) |
注:
文科分数线整体涨幅高于理科(如北大文科投档线较 2023 年涨 5 分,理科涨 2 分)。医学、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专业分数线普遍超校本部投档线 10-20 分。院校层次 | 2024 投档分参考 | 2025 预测分 | 核心依据 |
顶尖 985 院校 | 680-700 分 | 685-705 分 | 强基计划扩招放缓,叠加考生 “名校情结” 加剧竞争。 |
中游 985 院校 | 630-650 分 | 625-645 分 | 部分院校冷门专业(如哲学、环境工程)或降分录取。 |
头部 211 院校 | 600-630 分 | 610-635 分 | 行业强校(北邮、西电)因就业优势,分数线持续走高。 |
省属重点院校 | 550-580 分 | 555-585 分 | 新高考省份 “专业 + 院校” 模式下,优质双非院校分数线逼近 211。 |
一本线边缘院校 | 一本线 ±10 分 | 一本线 ±15 分 | 部分院校为完成招生计划,可能降分补录。 |
分数段(理科) | 推荐策略 |
650 分 + | 冲华五(复旦、上交)非热门专业,保底中坚 985(川大、山大)王牌学科。 |
600-650 分 | 优选 211 强校(南航、西南交大)或双非顶尖专业(深大计算机),规避调剂风险。 |
550-600 分 | 重点选择省属重点(江苏大学、浙江工大),关注 “卓越工程师计划” 校企合作班。 |
一本线 - 550 分 | 保底公办本科,优先选择地域强校(如本省师范、医科院校),或报考定向培养计划。 |
2025 年高考录取将延续 “名校竞争白热化、专业选择理性化” 趋势。考生需结合自身分数、兴趣及行业前景,优先选择学科实力强、就业资源优的院校,避免盲目追逐 “虚名”。低分段考生可关注高职本科衔接、定向培养等政策,拓宽升学路径。
(本文为教育观察者原创,数据整理自各省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网,禁止转载或摘编)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点赞并关注 “教育观察者”,获取更多高考升学干货!
高考补录叫什么
眼下正是高考考生报志愿的阶段
考生和家长都挺关心
录取工作什么时候开始?
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
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各省市录取工作一般于7月上旬开始,8月底之前结束。
很多考生和家还有疑问
录取结束后
什么时候能收到录取通知书呢?
答案是
高校一般会在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
向录取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
今年,辽宁普通类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提前批实行有序志愿投档,设置2个有序的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4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本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设置112个“专业+学校”志愿,1个“专业+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最大数量为112个,可以填满所有志愿,也可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
此外,高职(专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设置60个“专业+学校”志愿,1个“专业+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最大数量为60个,可以填满所有志愿,也可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
还有很多考生和家长有这样的疑问,考生如果被投档后有退档风险吗?哪些因素会造成退档?被高校退档影响后续批次录取吗?
对此,教育部门表示,高校招生录取实行“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机制。考生的退档风险主要有两个:一是考生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且不服从专业调剂;二是考生存在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其他要求。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拟报高校招生章程,防止误报而被退档。
一旦被退档会影响后续批次录取吗?教育部门表示被高校退档的考生不影响考生后续批次录取,考生还可以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录取。
在录取结束后一周左右就会向录取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若考生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高校官方网站上查询到了录取结果,一直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可及时联系录取高校公布的招生咨询电话查询本人录取通知书邮寄的情况。
记者:梁超、张洁
来源: 新北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高考补录志愿填报入口,高考补录是什么意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